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冠疫情重创下的英国,私校上演雪崩式的倒闭潮……

2023-09-19 15:15 作者:英伦云小学  | 我要投稿

新冠疫情重创下的英国,其私校即将上演雪崩式的倒闭潮,直至6月已有10家私校官宣永久关闭学校,其中就有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的母校Ashdown House学校,而且这个数字将在暑假和秋季开学急剧攀升。拥有600家私校成员的英国小学私校委员会(Iaps)主席克里斯多夫表示:“如果秋季学期私校仍招不满学生,更多的私校只得关门了事。”  


饱受煎熬的英国私校




   原来英国私校长时间饱受煎熬。以傲人的A-level成绩、世界一流大学高录取率、全人教育闻名的英国私校其实是被冷酷的政府、社会的诟病和财力的不济打垮的。大卫詹姆斯校长撰文写道:“首相的母校只是众多在教育重症监护室ICU里的一位重症患者,估计新冠疫情期间英国私校有30%的死亡率”。

   那么英国政府对英国私校有多冷酷呢?其实从约翰逊袖手旁观的态度,就能看出端倪。公立学校由政府全额买单,私立学校全靠招生引资,即通过学费、校友、家长捐款以及基金会、教育慈善机构、企业财团、教育集团募集资金来维持运营。即使政府对私立学校分文不给,但这个庞大的英国私校集体每年却为英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DP贡献137亿英镑,提供30万个工作岗位,支付41亿所得税。还不止于此,近50万英国学生在英国私校就读,分担了公立学校的学额负担。英国的小微企业在疫情期间也得到了政府大力度的财政支持。而英国私校什么也没有得到,在政府的不作为,冷眼旁观中一个一个默默退市。

  英国私校一直还遭受着社会的诟病,因为他们的代名词是“精英学校”“贵族教育”。大多数人认为,英国私校学费高昂,生源阶层固化,有钱有势家庭的孩子们扎堆就读,社会最优越的资源都由他们掌控利用。这一社会偏见由来已久,很难消除。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英国私校委员会(ISC)朱莉罗宾逊副主席解释道:“委员会里1300所私立学校,大部分学校都是小规模而且学费低,有些可低至每年6000英镑。” 每所学校都会为特殊需求学生提供资助。大部分都是中产家庭的孩子就读,他们将教育作为家庭头等大事,就像中国的鸡血爸妈一样。这些家庭,父母双方都工作,其中一方的收入用于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

  英国私校财力不济早在2008-2009年的金融风暴就已经开始,至2012年私校人数减少近1万人,50所私校关闭。2015年出现了一年46所私校关闭的惨状。2018年走读学校的平均学费£13,026,较2008年上涨£4,000,住宿学校的学费大约是走读学校的两倍。但逐年上涨的学校行政管理费用,不断流失的生源,再加上2019年通过的“教师养老金计划”规定雇主为每位教师缴费上涨43%,致使很多私校在新冠疫情前就出现了亏空,新冠疫情爆发后更是雪上加霜,直至演变成雪崩式倒塌。据BBC最新报道,英国首相约翰逊的母校Ashdown House学校,建于1842年,学费£30,000,招生数可达173,但招生不足,就读学生仅104,历年赤字,直至本学期关闭时已高达500万英镑的亏空。




声誉、人文积淀和优质教育资源  






 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的英国私校有其独特的荣耀。19位首相毕业于伊顿公学,几乎所有私校都是王室成员、贵族、政商人士的母校。1997-2018年统计的英国私校名人单有:前首相布莱尔毕业于Fettes、英国银行总裁艾迪乔治毕业于Dulwich、戴安娜王妃毕业于West Heath, 查尔斯王子毕业于Gordonstoun、戴安娜哥哥毕业于伊顿公学、超级明星威尔杨毕业于惠灵顿公学、前首相卡麦龙毕业于伊顿和圣保罗公学、现任首相约翰逊毕业于Ashdown和伊顿公学、甚至皇室中的小可爱乔治王子和夏洛特公主也在私校就读。




 这份荣耀还体现在私校遥遥领先的学术成绩。A-level(英国高考)成绩,私校学生获得A+和A的比例是50%,而全国平均水平是20%;GCSE(英国中考)成绩,私校获得A的比例是65%,而全国平均成绩是23%。这傲娇的成绩就是通往世界一流大学、抵达上层阶级,成为精英的通行证。在英国,这几年牛津大学私校毕业生录取率43%,剑桥大学录取率37%,74%的法官都是英国私校毕业,其中32%的法官成为议会议员。再者,这些最好的教育还富有历史的积淀和人文的滋养,每所私校都致力于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道德素养。孩子们的领导力、服务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思辨力、德育美育体育在私校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可谓全人教育的最佳蓝本。




 难怪中国教育集团会热衷于将英国私立学校引入,因为其代表的不仅仅是荣耀和声誉,还是真正意义上的优质教育资源。很多英国私校由中国资本注入后,不但发扬英式教育特色,而且融合中国元素。中国资本的注入还是学习活力的注入,现在的英国教育亟待提高教学质量,融入中国教学理念是明智之举。英国私校委员会列农主席表示:“教育将成为中英关系良好发展的纽带,中国教育集团不但注资英国私校,更为英国私校注入了文化财富。”世界的未来,在孩子们的教育里。未来的世界,需要孩子们具有国际视野、社会担当、和开拓创新精神。今年4月中国君子集团通过财力、人力、物力的投资,齐心协力恢复Abbots Bromley私校的昔日荣光,成为21世纪中英融合教育体系的开端。由此可见,不久的将来英国私校将成为中英人文交流的沃土。


新冠疫情重创下的英国,私校上演雪崩式的倒闭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