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从漫威宇宙观到哲学造神运动

2023-06-08 10:27 作者:阿诺维奇z  | 我要投稿

一、从Marvel宇宙五神到荒诞哲学的造神运动

随着Marvel漫画公司不断将超级英雄的故事搬上大银幕,并且不断扩充其电影宇宙,各路人间之神深入人心。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MCU(漫威电影宇宙)将北欧神话纳入了其现实的世界观,奥丁、托尔、洛基这些存在于北欧史诗中的神话人物,在电影里面成了平均寿命5000年、拥有魔法与先进科技的外星种族,浸满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星霜雪雨的羊皮卷轴,在漫画编辑的笔下变成了太空歌剧的剧本。

但是如果观影者以为在真正的Marvel漫画世界观中,北欧神就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神明了,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北欧神话、希腊神话、埃及神话、中国神话、印度神话、凯尔特神话、苏美尔神话,都被Marvel公司纳入了自己的世界观,而奥丁、宙斯、荷鲁斯、玉皇大帝、湿婆、鲁格、安等各个神话中的至高神王在Marvel世界观里都属于同一个实力级别,他们被统称为“天父”,这一实力级别也被成为天父级别。所以很多人都会问一个问题,既然这么多神话都同时存在,而每个神话都说自己统御人间,那么地球到底归哪个神话管辖呢?

答案是不归上面任何一个神王管辖。这和Marvel漫画的宇宙观有关。

在Marvel漫画的宇宙观中,并不只存在一个宇宙,而是存在无限多个相互平行的宇宙,每一个平行宇宙里都有一个地球,每一个地球上的人和事相似但又有不同。每一个这样单独的宇宙被称为单体宇宙。举例来说,每一个单体宇宙中都有一个蜘蛛侠,但是每一个宇宙中的蜘蛛侠又有各自不同的故事。

每一个单体宇宙都有自己的编号,Marvel主线剧情主要发生在主宇宙Earth-616上,终极宇宙的编号是Earth-1610......我们所处的现实宇宙的编号是Earth-1218,在这个宇宙中没有超能力,超级英雄都是只存在于漫画和电影中的虚构人物。

而无限个相似的单体宇宙的总和构成平行宇宙。

读者需要对这一概念保持清晰的认识,因为平行单体宇宙之间的关系远比想象的要复杂。比如说,第233号宇宙中的某位高中生在做一道高考选择题时,在选项A和选项B之间犹豫不决,请注意,就在这个高中生犹豫不决的时间内,第234号宇宙已然在开始酝酿了,或者说,此时第233号宇宙正处在一个不稳定的叠加态上。假如这道题的答案是A,那么当这位高中生选了A,他就可能会因为拿到这5分而考入理想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人才,最后统治地球也说不定;当他选了B,那么就会遭遇完全不同的人生。

假如他最终选择了A,那么在他选定的一瞬间,233号宇宙将成为他统治地球的一个宇宙,234号宇宙也会在瞬间诞生,然后成为他碌碌无为的一个宇宙。而如果他选了B,那么当他选定的一瞬间,233号宇宙就成了他碌碌无为的那个宇宙,而234号宇宙则成了他统治地球的那个宇宙。无论他最后选择什么,在他作出选择之前,都无法判断233号和234号之中到底哪一个是他最终会统治地球的宇宙。

有很多读者已经在暗自揣测这是一个类似于“薛定谔的猫”的情况,但是笔者想告诉读者的是,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上面所举的那个例子也包含大量的漏洞。漏洞之一就是,当他选B的时候,234号宇宙不一定会诞生。笔者举上面那个例子只是想告诉读者,平行的单体宇宙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宇宙中存在不确定性事件,这种不确定性事件既包括个人在面临选择时的决策,也包括太阳系究竟会不会产生这种由非主观因素决定的事件。所以笔者进一步想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某件不确定性事件的每一种可能性都会诞生出一个平行宇宙,还是拿刚才的例子来说,那位高中生分别选B、C、D并不会相应的诞生出三个平行宇宙来,因为选B、C、D都对应着一种结果——选错,而仅仅依靠B、C、D之间外形笔画上的差异是绝对不足以产生平行宇宙的。相信有些读者已经了解,这种因为可能性之间“殊途同归”而不足以产生平行宇宙的现象类似于分子轨道理论中“简并度”的概念,而这种类似于“薛定谔的猫”的情况实际上是另一位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费曼的“历史求和理论”,这一理论的艰深晦涩程度惊人,当然不是用在这的,用在这里的只是这个理论的部分思想,即“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只是把所有可能性作求和之后的结果,也就是说在某些可能性中,存在两点之间直线不是最短的情况。”

换句话说,我们知道,任何一件不确定性事件,都包含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可能性,比如说“今天会不会下雨”,就包含“会”和“不会”两种可能性。然而是不是一件不确定性事件的每一种可能性都会诞生一个平行宇宙呢?很显然不是的。可以产生单体宇宙的,不是这些可能性的单纯数学概率,而是在将所有条件求和完毕之后,在考虑简并度的前提下,还有多少可能性之间的分歧程度足够小,以至于能够产生平行的单体宇宙。还是拿上面那个例子,如果那位高中生是位学霸,那么他选A的概率就远远高于25%,导致234号宇宙有可能根本不会因为这件事而出现,也就是说求和之后两种可能性之间概率悬殊极大,使得这道选择题几乎变成了一件确定性事件,不再具备产生平行单体宇宙的能力。

所以笔者希望读者明白,平行宇宙绝非无限个大同小异的宇宙,也绝非无限个完全迥异的宇宙,无限本身就包含了各种可能性。

接下来就是咬文嚼字和脑洞大开的时候了,需要读者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

如前所述,无限个设定类似的单体宇宙的总和,构成平行宇宙,但是这句话不够准确,准确的说法是,无限个设定类似的单体宇宙的总和,构成一个平行宇宙。 

从语义上,任何人都能立即做一个毫无难度的推理——存在不止一个平行宇宙。但是这个逻辑上合理的推断又和笔者刚刚给出的信息相背反:平行宇宙已经包含了无限个单体宇宙了,理论上就包含了一切可能性,“其他平行宇宙”这个词语似乎在根源上就是不成立的。

从Marvel公司的角度来说,Marvel漫画的主线剧情是在616号宇宙展开的,所以与616号宇宙设定类似的无限多个单体宇宙,就能构成一个平行宇宙。那么616号宇宙的设定是什么?存在超能力,存在无法普遍适用的超科技,存在星际文明,存在魔神,存在天父,存在额外维度,存在口袋维度。换句话说,就是存在版权属于漫威的超级英雄、以及可供其冒险的场地。

所以很明显,划定不同平行宇宙之间界线的,就是设定。所以除了Marvel平行宇宙,还有DC平行宇宙,还有黑暗之魂平行宇宙、海贼王平行宇宙、火影忍者平行宇宙等等等等。所有平行宇宙的总和,被称为多元宇宙(Multiverse)。

值得一提的是,读者千万不要误认为,多元宇宙就是所有人类YY作品的集合,那是不充分的,只能说,将所有人类的想象力集中起来,只是多元宇宙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就是真实存在的,但是现阶段囿于技术手段无法感知到的其他平行宇宙(也有可能根本探测不到)。

总结来说,多元宇宙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穷尽人类的想象力能想到的一切东西的总和,这其中自然包含人类自己居住的宇宙;第二个部分就是穷尽人类想象力也没能想出来其设定,但是却真实存在的一些其他平行宇宙,既然它真实存在,就有被我们认知的可能,虽然那可能是一个跟我们完全不一样的宇宙,比如说那个宇宙可能只有鬼没有人,但是总有一天人类会随着科技的进步探索到这些闻所未闻的宇宙,那时人们的认知也必将掀起滔天的巨浪。

而多元宇宙之上,就是超大宇宙(Megaverse),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多元宇宙的总和。虽然我应该像刚才那样,描述一下不同多元宇宙之间的区别,不过遗憾的是,其他多元宇宙是不可描述的。因为所谓的一个多元宇宙,不管是想象力的集合还是未被探索到的真实平行宇宙,二者的总和,就是这个多元宇宙内生物的认知极限。

凡是能被想出来的都会被算作本多元宇宙,凡是没想到而被探索到的也被算作本多元宇宙,那么其他多元宇宙的东西,本质上是本多元宇宙内一切生物永远都无法认知的,所以笔者自然给不出其他多元宇宙的描述。

而所有多元宇宙之和,被称为全能宇宙(Omniverse)。它是一切存在和不存在的总和,一切的法则、想象,稍纵即逝的念头、无限循环的梦境,一切的YY和无法被YY,一切的现实和永远不会发生的现实,概率大于1的事件、概率小于0的事件......咳咳,吹地有点过头了...

言归正传,宇宙观说完了,那刚才所提到的那些神王们在多元宇宙中属于什么级别呢?答案是单体宇宙级,也就是说他们跟我们普通人一样,每一个宇宙中都一个张三,有无限多个张三,而每一个宇宙中都存在这些天父,有无限多组这样的天父,他们有些居住在自己的口袋维度里,有些居于正常维度却几乎从未露面(编辑懒得画)。

所以现在更进一步的问题出现了,既然神王们偶尔会因为剧情需要相互联动并与地球产生联系,但是他们实际上没有参与多元宇宙的管辖,那么在Marvel的漫画中,多元宇宙之上到底存在不存在一个或者多个至高神明呢?

答案是肯定的,不仅存在,而且相当复杂,复杂的地方恰恰在于这些神明都已不再是单纯力量上的分级,而是各自代表了抽象的概念,虽然只是漫画中的角色,但是这些神明的设定已然上升到了形而上学的角度。  

Marvel宇宙神明的分级是这样的,因为天父处于口袋维度不参与管辖多元宇宙,所以每一个单体宇宙需要一组存在于正常维度的神明来管辖,他们被称为天神组,是一群宇宙中极其古老的种族,身形巨大,穿着盔甲,相貌不为人所理解。但是他们仍为具体的生物。

天神组之上,就是多元宇宙唯一的宇宙五神,多元宇宙唯一,顾名思义,整个多元宇宙只存在这样5个至高神明,他们分别是永恒(Eternity)、无限(Infinity)、死亡(Death)、湮灭(Oblivion)、行星吞噬者(Galactus),其中:

永恒

是宇宙大爆炸瞬间产生的整个宇宙时间总和的具象化和人格化,是时间之神;

无限

是大爆炸瞬间产生的整个宇宙的空间的总和和人格化,是空间之神;

死亡

是宇宙所有生命灵魂终结的具象化,顾名思义就是死神;

行星吞噬者

(以下简称吞星)是宇宙大爆炸之后唯一幸存的生物,是五神中唯一不那么抽象的存在,在宇宙大爆炸之前他是某个星球上普通的居民,经过一系列机缘巧合他成了大爆炸后唯一的幸存者,他异常强大,需要不断吞噬现实宇宙中的物质来填饱他的饥饿,这也是他名字的由来。

而五神中最少出手和最少露面的则是

湮灭

,他是整个宇宙“不存在”的象征和人格化,是一切存在的对立面,甚至是他自身的对立面,五神中最小也几乎最强大的神明,因为几乎没有东西能面对他,一旦有东西站到湮灭的面前,湮灭立马就会变成那个东西的对立面,这还只是他的本来属性。

现在可以看出,五神中除了吞星之外的四神,几乎都是抽象概念的人格化,当然在这些概念面前谈论强弱是很无聊的行为,但是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Marvel所创造的这五个神明,和人类古老史诗中的神明有着很大的差别,五神在一定程度上,是先验的,是无法被人类思维理解的。

没有人可以想象永恒——整个宇宙的时间总和的人格化——站在你的面前是一种什么感觉,整个宇宙从濯濯童山到星河壮阔再到寂难永劫,对于他来说都没有意义,因为他就是时间本身,他的体内无时无刻不在创生多元宇宙,也无时无刻不在毁灭多元宇宙,他一个人占据了时间的起点,也占据了时间的终点,我想仅就我有限的阅读经验,在古老人类的史诗中,还没有出现过这种神明。

这明显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造神运动。

生命法庭是被TOAA授权管理全能宇宙,除超越神族以外无敌的存在。

Marvel漫画中统辖整个全能宇宙的最高神明,叫做TOAA,即The One-Above-All(万物上神)的缩写,这个神明的设定是:整个Marvel宇宙里的一切,都只是TOAA的一个念头,一个想法。

他可以只用动一个念头,就随意抹除任何时间坐标、空间坐标,甚至抹除整个全能宇宙,也可以只用一个念头就创造全能宇宙。他能修改因果律,让儿子和母亲生出父亲;修改逻辑,让1+1=2,而这一切也只是他动动念头的事情,应该说如此至高的神明,几乎强大得超出任何人的理解,但是Marvel在这个神明的设定旁边加了个小小的注脚:“……拥有编辑权限”,原来强到人类想象力顶峰的至高神明,不过是编辑把自己画进了漫画里,而现实生活中编辑只不过是个普通人,从至高神明到普通人,二者相差几乎都不足用甚远来形容,但是二者却又没有缝隙的结合在了一起。

浅谈从漫威宇宙观到哲学造神运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