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获得你想要的一切-原子习惯读书心得

2022-04-18 13:08 作者:跨境小学生  | 我要投稿

hi 大家好 我是Shawn


上次给大家分享的书反馈不错,有几位小伙伴还给我发了比较长的感触,能给大家带来不同角度的思考我也挺高兴的。所以今天将另一本对我来说受益匪浅的书分享给大家——Atomic Habits(原子习惯),作者是美国人James Clear,同样也有中文版和英文原版有声书。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跟我一样,当想要获得某种结果的时候,会设立个目标,然后去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如三个月减肥5公斤,新的一年收入增加10万块等等。

虽然我们经常会设立这种目标,但最终统计下来,结果常是失败多于成功。至少我自己就是一个在减肥这件事上,陷于设立目标、完成目标,然后反弹回原先体重这个循环的连续减肥者。


直到在书中看到这样一段话,我才发现有可能我想要某种结果,却往往得不到,恰恰是因为我设立了一个目标

“Winners and losers have the same goals. Every Olympian wants to win a gold medal Every candidate wants to get the job and if successful and unsuccessful people share the same goals then the goal cannot be what differentiates the winners from the losers”

赢家和输家有相同的目标。 每个奥运选手都想赢得金牌 、每个候选人都想得到这份工作,如果成功和不成功的人拥有相同的目标,那么目标就不能成为区分赢家和输家的关键。


全书精髓

我个人对本书的总结 :

目标是用来指引方向的,最终的成功结果需要一个系统来去完成,作为个人来讲,搭建这个成功的系统无疑是把这个系统变成你的习惯,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企业和社会组织


全书重点梳理

第一部分  复利的巨大作用


长久的、微小的提升,日积月累可以带来巨大的变化。

如下图所示书中举例,如果自己在自律这件事上每天提升1%的效率,一年后你会发现比现在的自己变强了37倍。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每天自律的程度比现在降低了1%,则在1年后你可能什么都没有剩下了(如果大家对复利这个主题感兴趣,推荐看另一本书:The Compound Effect

复利效应,也有中英文版本)



作者还举了一个英国自行车队的故事。

2003年以前,英国国家自行车队已经很久没有赢得过奥运相关赛事,而且例如环法自行车赛事,英国国家自行车队更是110年从未染指过冠军,而这一切都在2003年新任主教练Dave Brailsford的到来后得到巨大的改观。

这位教练将涉及到自行车运动的全部环节都进行了拆分,将这些拆分后的环节都做1%的调整提升。例如他们调整了自行车座椅让运动员乘坐更加舒适;他们将轮胎上擦拭酒精,让车胎的抓地力变得更强;教练组还测试了不同的赛后按摩凝胶,以便得出哪一款凝胶可以让运动员肌肉获得更快的恢复;他们还甚至聘请了专业的外科医生来教运动员如何更高效的洗手,以尽可能的降低感冒概率等等。这一系列微小的1%的提升,带来的结果是惊人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英国自行车队获得了60%的金牌项目,在四年后的伦敦奥运会,他们获得了9块奥运金牌,打破了七项世界纪录。同年,英国自行车队的bradley wiggnins 成为了第一个获得环法冠军的英国人,此后他的队友Chris Froome 连续赢得了2013、2015、2016、2017的环法冠军 ,他们帮助英国自行车队实现了6年5获环法冠军的佳绩。


这个道理同样可以应用在我们做亚马逊上面,无论是选品时的数据调研,还是在后期产品差异化时的微小提升(如包装、配件、材质等等),或是在站内运营时的listing打造、站内外流量的获取及广告投放选词的处理,微小的累积都将对最终结果起到非常大的影响。



第二部分 如何提高自己的认识、让习惯更好形成



作者举例了三种层面上的行为来改善认知

第一种:以结果为导向 

例如以减肥为目标,以出版一本书为目标,或者以赢得某个冠军为目标


第二种 以创建系统或体系来改变行为

例如为健身创建一套流程,或整理桌面以便创建更好的工作流程


第三种 以改变自己的身份认知为指引

改变自己的世界观和信念,进而去改变自己的行为


回到前文提到我自己的减肥目标,就是在以结果为导向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是在改变行为的认知层面,是最表层的选择。而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行为改变,其最终结果往往是不可持续,因为你没有在内心去改变自己的世界观和认知,即使达成了目标也会很快反弹回去。

因为以结果为导向的话,当结果达成,我们就认为大功告成了,不知不觉中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习惯,多吃少动,周而复始。


所以作者认为,只有当一个人将其习惯的行为变成其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时,才会保持持久的动力。


相对于我想要某种结果和我就是某一种人来讲,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仍以减肥为例,只有我自己在认知层面认可自己是一个有着健康饮食习惯的人那一天起,我才能有更持久的健康饮食习惯的改变动力。而为了让自己变成你想要变成的某一种人,那么创建一个体系或系统来帮助自己达成这种目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那么如何搭好这个系统,创建习惯?


第三部分 如何创建好习惯 搭建好系统


创建好习惯的四条法则:

1.让提示变得明显

人体的大脑是一部预言的机器,我们自动从周遭的环境中提取各种信息并加以分析,进而触发下一步的动作。在特定的环境中,重复某一动作,可以下意识的让我们形成某种习惯,这种习惯的形成,可以有效的提高我们从事某件事的效率。


作者举例了一个医护人员在一次家庭聚会时,对自己的岳父说,我不喜欢你脸看起来的样子,岳父以为她在打趣,也回复到说,嗯 我也不喜欢你脸的样子。直到这位医护人员说,你需要马上去医院检查下你的心脏。

几小时后,幸亏这位医护人员的判断,否则这位老人就会因为血管动脉阻塞而导致急性心脏病。而这位医护人员就是因为长期接触心脏病人,工作中养成的习惯让她可以快速通过一个人的脸部供血情况,判断出病人的心脏状态。


所以当我们想要形成某一种新习惯时,重新设计你周遭的环境,让一切可以触发新习惯的提示变得明显,打造易于养成新习惯的环境。


例如,如果你想要减肥,就将你的健身器材放置在明显的地方,将运动鞋放置在明显的地方,当你开始穿上运动鞋那一刻起就代表你要下楼慢跑30分钟,然后就要开始不断地去重复想要养成新习惯的种种动作。


2.让新习惯形成的过程更加吸引人

在这条法则中,作者举例了一个鲱鱼鸥幼崽的例子。

成年的鲱鱼鸥有一个红色斑点在其喙上,当成年鲱鱼鸥觅食回来后,小鲱鱼鸥幼崽获得食物时,就会啄这个成年鲱鱼鸥喙上的红色斑点,然后就获得了食物。


科学家们在成年鲱鱼鸥离开巢穴后,在巢穴内放置了一个假的鲱鱼鸥喙,原本以为这些小家伙会认出这不是真实的妈妈,但结果却是这些小家伙仍旧疯狂地去啄这个假的鲱鱼鸥喙上的红色斑点。

而且当实验人员将这个喙上的红色斑点做得越大,小鲱鱼鸥越兴奋。显然小鲱鱼鸥已经将这个红色斑点与获得食物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啄成年鲱鱼鸥喙上的斑点成了其吃饭前的习惯。


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

一名在都柏林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非常喜欢看奈飞,但同时他也知道,他需要更多的进行身体锻炼。这名学生将自己锻炼身体与看奈飞结合起来,只有他将进行锻炼的自行车维持在一定的速度时,才可以让奈飞正常放映,一旦他降低了速度则影片就会暂停。

通过书上的启发,我在实际生活中,当频繁想要看数码产品测评,或喜欢的网红拍摄的vlog时,只有在我踏上跑步机时才可以观看。截至目前来看,至少在触发运动习惯养成的这一步来说,对我非常有帮助。


3.让新习惯的形成更加容易

如果已经确定下来要开始一项新习惯,那么在最开始的时候,一定要从最简单的部分着手,或者说,不要人为拔高难度。

习惯形成的第一步是你要开始采取行动,不用事无巨细的策划好你习惯形成所需的一切准备,重要的是你要迈出第一步,而且为了促进你迈出第一步的动作,可以降低你行动的门槛。


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

在佛罗里达的一所大学里,教授在学期开始的第一课中将班级里的同学分为两组。

所有在教室左侧的同学被划分成数量组,在学期末的打分中,他们的学分将主要依赖于他们产出的作业数量为考核标准。

与此同时教室右侧的同学被划分为品质组,学期后的评分将主要依据于他们提供作业的优秀程度,不要求具体的作业数量。


学期结束后,教授发现最优秀的作品出自于数量组的同学。数量组的同学在整个学期过程中不断测试拍照,不断在暗房里测试不同的方法,在错误中学习经验教训,在上百次的照片创作过程中磨练了他们的技术。

而品质组的同学则在沉迷于如何构思出最完美的作品,很少付出实践去验证他们的想法和理论。

换句话说我们如此专注于找出最好的方法,以至于我们从来没有采取行动。


4.在新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尽快给予奖励

通过上面的三条方法,我们知道了如何尽快开启一项新习惯所需的初始条件,但如何让新习惯的形成过程更加连续稳定呢?


及时反馈无疑是一个让新习惯形成的有效办法。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在新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及时获得良好的体验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获得持续的好体验,才有动力去重复你为了养成新习惯而继续的动作。


作者在书中举例了这样一个例子,在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大约60%的居民生活在贫民窟。那里人口密集,卫生状况恶劣,由此导致的疾病非常多。

研究人员发现,养成洗手的习惯对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改善非常重要。他们发现当地居民已经意识到勤洗手的重要性,但大部分居民对洗手比较随性,很多人洗手时只是快速地在水龙头前过一遍,或者只洗一只手,还有很多人在准备食物前忘记了洗手。

许多人都知道洗手重要,但是没有养成认真洗手的习惯。换句话说是新习惯养成的连续性出现了问题。


直到研究人员将当地的普通香皂替换成了舒肤佳香皂,在当地舒肤佳香皂是一种更高级的香皂,易于起泡,洗完后双手感觉非常舒服,就这样简单地提升了洗手后的体验感。

研究人员发现,当地人变得更加乐于重复洗手这个动作,促进了新习惯的养成。


当研究人员提供免费的香皂给这些居民,待他们离开后的第6年返回卡拉奇后,发现当地95%的居民都已养成了洗手的习惯。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在新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尽快给予奖励的重要性。


写在最后

读过《百万富翁快车道》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这两本书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概念:建立一个系统。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环境的产物,单纯凭借有限的意志力和自控力去达成某个目标绝非易事,也并没有憋着一股劲儿完成一件大事后未来就能高枕无忧的好事。唯有通过科学的方法,一次又一次的尝试,随着时间和已有结果的不断更新,建立出来属于自己的运转系统,才可能实现所谓的连续性的成功。


如何获得你想要的一切-原子习惯读书心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