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免疫荧光代做】

2022-01-04 15:18 作者:吉田bio  | 我要投稿

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免疫荧光代做】

【造模机制】酒精可使动物肝脏氧消化率增高,增加血窦血的氧消耗,从而减少对小叶中心肝细胞的氧供,引起该区域的肝细胞退化与坏死,并发生脂肪变性。

【造模方法】

1.方法一Wistar 大鼠,体重 100~150g,造模时用高度白酒(60°左右)每日上午灌胃一次(0.5ml/100g),连续 75 天,在此期间给予营养缺乏饲料(面粉、次粉、草粉、豆粉,按2;1:1:1比例配方,另加少量豆油及食盐),于每晚八点之后绝食,至次日上午空腹灌胃后再喂饲料。75 天后处死动物,取肝脏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

2.方法二选用健康 SD 大鼠,体重(165土10)g,每日上午灌胃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另外间断给予高脂饲料。其中白酒的摄入量为 8~12g/(kg-d),随时间延长而递增;玉米的摄入量为 2g/(kg ・d);吡唑的摄入量为 24mg/(kg·d)。造模时间为 12 周。

【模型特点】造模过程中,动物体重增长缓慢,饮食量明显下降,大部分动物在不同时间内出现大便溏泄。病理组织学观察到肝细胞水肿,呈气球样变,胞质内广泛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脂肪滴,并可见嗜酸性规则或不规则小体形成,即酒精性玻璃小体。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并可见胶原纤维增生,肝窦内皮细胞肿胀。

【应用范围】可用于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过程、病理生理学、病理组织学改变的观察与研究,并可用于相关药物治疗的实验研究。

【注意事项】

1.白酒需用高度酒(60°左右),过低不易成模。

2.造模过程中每晚禁食,可使造模动物处于饮食不节的生长状态中,但酒精在本模型中起主导作用。

【模型评价】本模型模仿人类慢性酒精性脂肪肝情况,在饲喂固体饲料的同时,给大鼠胃内灌人酒精,成模后可观察到肝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及一定程度的肝坏死、纤维化,且死亡率低,说明该模型科学、可行。

文章转载于北京吉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免疫荧光代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