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玉明公开课】5.1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古典诗词鉴赏

划重点【春江花月夜,月亮在等谁,每一个人都是被这个世界所等待的人】
开篇
强调:不要把诗体看成是简单的形式,会影响诗的抒情,在每种诗体中选最好的进行讲授,从而来理解每个诗体不同。
第一个是齐言诗,《春江花月夜》

1.没有严格的声律限制(古体诗发展后期,诗人也会有意识的押韵,但不是强制性的)2.四句一转韵,音乐美的变化比较丰富。
七言:委婉曼妙,声调柔和,韵不断转换,用来写唯美性的主题,诗歌的情绪变化不是跳跃性的变化,而是转折的变化,一层一层的转折,转折空灵才好

第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月亮怎么升起,月亮可以在各种环境里面显现,在海上,足够壮观,足够华丽,一个宏大的世界。

第二句:海上月亮升起,月光投向大地,每条江,万物皆有月明,会有一种哲学的意味:世界统一于某种力量,一种无法摆脱的力量。

三、四句《春江花月夜》五个要素全部出来,可以用电影的长镜头来表现
月色是一个奇妙的东西,月光下的世界特别美好,带有一种神秘性,月光的朦胧会带来一种幻想。如《陈风 月出》
接下来的句子,就来写月亮,在看月亮的时候
推动到人与世界的关系,

接下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世界的宏大和人的渺小会引发两种结果:一种对人的压迫,它会是生命显得孤独、焦虑、无望。
“不知江月待何人”,月亮在等谁,每一个人都是被这个世界所等待的人,生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你用你的方法去认识了世界。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法赋予世界以意义,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极其珍贵的,因为我来了,世界才是如此的美好。ps王阳明的哲学。
下面又转,转的巧妙:从抽象的哲理性感受,转入到具体的生活环境,不指具体人,只是一种实在的生活。
有月亮就有云,云会飘,飘到哪个地点,地点会有人。

谁是游子,谁是思妇?先说思妇(捣衣,连接思妇与游子的是衣服,寒衣),月美,也引起相思之愁,“相望不相闻”,望是思念
下面又转,把思念转到游子,把思念化作一缕月光飘向你的窗。可惜“光不度”,把飞的月光转为飞的大雁,不能穿越,“鸿雁长飞光不度”,看到水域的变化。
下面过渡到游子。
思念(大雁)转为落花飘下来,“江水流春”江水不断地流,春天不断消逝,月亮快要落了,月亮要回到海里去了

碣石代表游子的漂泊之地,“北漂”;潇湘代表女人的居住之地。
不知道有多少人趁着月光匆匆赶回去,“有一个人在世上等你”,要赶紧回去,因为时光很快会过去。不长久才美好
特别是 “不知江月待何人”,对生命的珍惜和美好,月升时,世界充满月光;月落时,世界充满爱情。我们更愿意是这样的:我们为人所爱,也爱我所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享受世界的美好。
此诗要点:【不是奇妙转折,诗歌里面有一种出人意料的自然。】

恶趣味:回到家中,女人已经是别人的了:生命总是遭受很多严酷打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