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理想a圈--回溯性建构的概念:去中心化
写在文章之前:建设理想a圈,我想把它写成一个系列,算是我给自己给我的同伴所画的一个饼吧,还有我一点可怜的表现欲。


本文算是我的个人心路历程,关于对去中心化的理解。
对我来说,未曾接触a圈的时候我是没有去中心化这个概念的。因此来到这个群体之后,这个概念是被灌输进来的,它对我而言只是字面上的理解:没有中心。
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去中心化的概念也在我的意识里丰富了起来。去中心化是我们的什么呢?共识?标签?还是别的什么?
我是有些疑惑的,甚至当我深入的思考a圈的去中心化时,却发现这个去中心化是围绕着什么的去中心化。这个概念似乎是自悖的,我这样想到。
随着不断的思考,我发现,这所谓的去中心化其实是平等的中心化,即(非霸权的中心,或者是不存在的中心)和它周围均质化的个体共同构建的。
而此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对我来说,“去中心化”的这个符号的意义似乎一变再变,那这个符号到底能代表什么呢?
借用一种回溯性建构的理论来解释的话。
“去中心化”符号所代表的的意义是一种总结,是现在的我对于我所把握的au群体的现象的一种回溯性建构。它既不能代表a圈,更不能代表未来的a圈,它只是只会也只能成为我们的一个知识或理论储备,而 不是囚禁我们的框架。
我们不必非要触摸它的边界,“去中心化”只是我们对于我们所在群体的一个总结,它不是一个律令,是如同吃饭喝水一样自然的行为,反而真正的去追求去中心化的行为,就成为了另外一种中心化,陷入了形而上学的迷宫。即:追求去中心化的中心化。
这是不必要的预设,我们是自由的,是不需要所谓的去中心化或中心化规训的。
至此,我对于中心化的理解告一段落。
这同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先于我们而诞生的定义或律令,对我们来说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时段的我们所理解的对于某个词某个符号的定义,都是当时的我们对过往的理解的一次回溯性建构 。就像我们的错题集,我们的笔记,它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这个世界,每个时段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拥有不一样的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