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走进《诗经》,领略古典文学之美,我们应抛弃这种陈腐的观念

2020-12-24 15:37 作者:晋公子8  | 我要投稿




本期话题

自古以来,儒家便传说,《诗经》的作者总是于盛世中撰写歌颂之词,而在乱世中抒发哀怨之意。“美刺”因此成为了后来人理解《诗经》的不二法门。


但是,倘若我们理解美刺观念的时候,将它与时代的盛衰进行机械地对应,恐怕会闹出不小的笑话来,比如对《何彼襛矣》这首小诗的理解便是。


周一去学校上早课。走过校门口的时候,我照例把车窗摇下,配合门岗的执勤人员检测体温。他看见我只穿了一件单薄的羊绒衫,还把袖子挽到胳膊肘那儿,惊讶地感叹了一句:“身体这么好!”


虽然一大清早就得了“表扬”,但这个“表扬”让我有一丝丝的尴尬。之所以不愿意穿上外套开车,是因为臃肿的外套碍着我打方向盘,会造成潜在的安全风险。这么些年来,我的习惯总是一上车就把外套脱掉的。


今天的冬天是真冷——尤其那天适逢冬至。开车进了校门,我看见草坪上满是白花花的严霜——我能想象一早在门岗执勤,冻得瑟瑟缩缩,该有多辛苦。毕竟,在这样的天气里,哪怕我在讲台上站一上午,脚底也还是冰凉。


但门岗先生似乎忘记了,我坐在车里是可以开空调的,只穿一件单衣,绝不是因为我“身体好”。


说起这件事儿,我并没有一点儿要笑话他的意思。只是他的一句话提醒了我,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思维惯性:用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去为别的人或事儿杜撰一份意义。


有时候,这种意义一旦披上学术研究的外衣,还会显得煞有介事,挺能唬人。《诗经》里边儿有这样一首小诗:


何彼秾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雝?王姬之车。

何彼秾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诗·召南·何彼襛矣》


这首诗究竟有何意义?程俊英、蒋见元二位先生撰写的《诗经注析》一书是这样分析的:


这是描写贵族女子出嫁车辆服饰侈丽的诗。方玉润说:


“《何彼襛矣》,讽王姬车服渐侈也。(中略)何彼襛矣,是美其色之盛极也;曷不肃雍,是疑其德之未有称耳。”(中略)


诗的主人公是王姬。当她结婚的时候,诗人以旁观的立场,比兴的手法,问答的形式,描绘她容貌浓艳,车服侈丽,地位高贵。


“曷不肃雍”两句,是全诗的枢纽,提出王姬结婚的车马怎么没有严肃和谐的气氛,以车代人,隐含讽刺,表现诗人立言之妙。


——《诗经注析》


在现代学者解释《何彼襛矣》这首小诗的诸多著作中,上述观点是颇有些代表性的。它把这首诗的意义理解为批判现实。而这个意义本身又建立在对另一重意义——具体地说,就是对《毛诗序》——的解构之上。


《毛诗序》说:


何彼襛矣,美王姬也。虽则王姬,亦下嫁于诸侯,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犹执妇道以成肃雍之德也。


——《毛诗正义》




为什么同一首作品竟会出现如此针锋相对的解释?《毛诗》理解作“美”(赞颂),《诗经注析》又理解为“刺”(批判),两家的观点各有什么依据呢?


其实认真说起来,两家解诗,他们的功夫都不在诗内而在诗外。


以此诗为“美”的一派,立论的基础是认定这首诗诞生在西周之初的文、武盛世。可是无论以周文王还是周武王时的历史去考证,“平王之孙、齐侯之子”两句诗都无法与史实相印证。


倘若我们将这首诗设定为周文王时的作品,那文王在位的时候,齐国的开国之君姜太公都还没有被封到营邱为侯呢,又哪儿来的“齐侯”之子?


那换一种思路,将诗中的“平王”理解为“文王”(这样一来,“平王”就得做太平之王解了),那文王之孙和齐侯之子的周、齐联姻就该发生在周武王或周成王执政时期。


可问题是,周武王的王后邑姜正是齐侯姜太公的女儿。邑姜的女儿假如嫁给姜太公的儿子,那岂不是舅舅娶了亲外甥女为妻吗?诗人又怎么可能作文歌颂一场如此荒唐的婚姻呢?


鉴于上述原因,近代以来,学者们普遍不再相信诗中的“平王”是传说中的盛世明君周文王,而更愿意把他视为迁都洛邑的东周天子姬宜臼。


文王换做了平王,《何彼襛矣》就得从西周之诗变成东周之诗,从治世之诗变成衰世之诗了。《诗大序》说: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诗大序》


对于《诗经》的美刺,儒生们早将它与时代的盛衰做了机械地一一对应。美必于盛时,刺生于乱世。春秋在儒家的历史叙述中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所以对《何彼襛矣》这首诞生于春秋的诗歌,学者们也就顺势把它的主旨往着“乱世之音怨以怒”的方向去理解,这才有了《诗经注析》里边儿的那段评论。


表面上看,《诗经注析》是极力想要超越《毛诗序》的观点,力图表现出某些思想上的“现代性”。


但其实它的解释与《毛诗序》也只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始终跳不出画地为牢的美刺观念,当然也就无法穿透诗句的叙述,去接近诗人的原旨了。


参考文献:
孔颖达《毛诗正义》;
蒋见元、程俊英《诗经注析》。

本文系晋公子原创。已签约维权骑士,对原创版权进行保护,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欢迎分享转发,您的分享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

— THE END —

文字|晋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图片|网络


走进《诗经》,领略古典文学之美,我们应抛弃这种陈腐的观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