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金豪战购物节,酷冷至尊全家桶Assemble

2021-05-31 21:54 作者:我乃饼丶神  | 我要投稿

随着购物节的以及新显卡的准备发布,自上年矿潮以来DIY市场第一次有了那么一点生息,各大厂商一改这段时间的沉默,全部都动员起来为即将到来的市场复苏做好各种准备,至少我们玩家也终于有点盼头了,装一台带有最新显卡的新电脑貌似也不再那么的遥远了。在这个新品不断推出,厂家们不断在价格方面加大力度的关键时候,我手里的钱终究也还是忍不住的要逃窜出钱包,憋了许久,计划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酷冷至尊豪华全家桶装机在这个时间点也终于可以开动了。

一、装机配件开箱

由于这次装机主打豪华感,那么机箱方面自然首要是选择目前身处酷冷至尊机箱产品线金字塔顶端的酷冷至尊COSMOS系列中的C700P Black Edition--COSMOS C700P黑色特别版,这机箱的外包装体积是真的巨大无比,可以对比一下灌装百事可乐的体积,这个外包装一个人几乎是抱不起来的。黑紫色的标志性主格调不但透露着神秘的气息还让人一下就知道这是来自酷冷至尊的产品。

COSMOS C700P Black Edition延续了经典不变的流线型超跑造型,整体外形与银色版本的C700P保持一致。

COSMOS C700P Black Edition把机箱外部三种材质均进行了黑化处理,顶部的铝合金对称手柄部分塑造了其显著的流线型造型,也给日常的搬运带来了便捷。

而前部面板与箱体的钢质漆上了纯黑色,触感方面温润细腻,哑光的黑色也使得箱体质感更加出类拔萃,我个人感觉是要比银色版本更要来感觉。

机箱顶部的边缘嵌套着RGB灯带,不过比较可惜的一点是COSMOS C700P Black Edition并没有把RGB灯带更新到现在主流的ARGB灯带,还是有点遗憾的。面板接口部分由4*USB 3.0、USB 3.1 Gen2 Type-C*1和HD Audio音频组成,顶部还有风扇转速控制以及灯光控制按钮。

COSMOS C700P Black Edition的前面板依旧是分为内外两层,外层是大家现在看到的箱体塑形面板,其中间的LOGO也还是旧版的,现在看多了新版的简化六边形LOGO再来看看这个LOGO不禁感觉一阵唏嘘啊,时间是过得真的快。

机箱前部最大支持360水冷。

拿掉外层的塑形面板面板后就可以看到箱体内层的防尘冲孔铁网了,用户完全可以按照这个状态来进行使用,其塑形面板内部还有一层静音棉。

机箱顶部依旧保留了充满着年代感的光驱位,还是两个,现在的新机箱基本都不存在光驱位这种东西了。

酷冷至尊COSMOS系列机箱令人着迷的还有其侧面的双曲面钢化玻璃,气质直接蹭蹭的往上涨,在黑化钢化玻璃那若隐若现的感觉中得到了升华。

不过稍有遗憾的是COSMOS C700P Black Edition并没采用双面侧透的设计,另一面则是同样曲面设计的钢板背盖。

机箱底部的铝合金底脚顺着箱体的弧度弯折,有点像机箱踩在雪橇上的感觉。

下面就打开那惊艳的双曲面玻璃来继续深入观察COSMOS C700P Black Edition。

COSMOS C700P Black Edition内部最大支持ATX主板,依然是COSMOS系列可玩性极高的全模块化设计,眼所看到的主板支架、硬盘支架、电源仓等等均是模组化、可拆卸的。

在拆掉电源仓侧板以及上盖后机箱内部的结构就更加清晰了。

COSMOS C700P Black Edition内部的硬盘支架标配了4个HDD硬盘安装支架以及两个充当理线盖的SSD安装支架,也可以用来安装分体水的部件。也可以更换成全部的HDD硬盘支架,最多可以安装同时安装11个HDD硬盘,小姐姐的别墅要多大有多大。

电源仓上盖还有一个同样的SSD安装支架。

顶部的光驱位置是可以拆除的,毕竟现在没多少用户需要内置光驱这种东西了。


机箱背仓带有理线挡板。

还有两个外挂的SSD硬盘位,不过其中一个已经给机箱的控制器所占用了。

COSMOS C700P Black Edition自带的风扇灯光控制器。

卸下理线挡板后背仓结构一目了然。另外得益于前面给大家提到的模块化设计COSMOS C700P Black Edition可以变换3种安装方式,下面就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第一种自然是我们常规的正向安装方式。

第二种则是垂直风道也就是90度旋转安装。

这时候机箱内部风道就可以更改成利用烟囱效应的垂直风道来进行散热了。

机箱背部的挡板也可以更换成垂直风道专用的款式。

另外一种则是180度的倒置主板安装方式,不过转换这个安装方式则需要把机箱内部所有模块都猜个精光来进行方向的调整,可以看到这时候的机箱内部已经完全被我掏空了。

这还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零件。

最后的倒置安装效果,这时候机箱也会由原来的左侧透改为右侧透,适合机箱需要放在左手边的用户。

机箱到这里也看完了,下面就接着来看看其他装机配件。

CPU是锐龙R7 5800X,现在得益于AMD的供货量上来了,锐龙5000系列CPU的价格均回落到了建议价并且更低了。

主板是华硕ROG STRIX X570-E GAMING,本来是想买一块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的,但是想了想这么贵,然后传闻有X570S芯片组会更新出来,再者AM4接口这极有可能是最后一代了,没必要买到这么贵的板子了,干脆选这款好点。

固态方面本来是准备了XPG的旗舰S70 2TB以及主流级S50 Lite 1TB来组成全PCIE4.0固态存储系统的,但是奈何S70自带的散热马甲与主板的马甲产生了冲突,导致安装不上。

最后无奈只能选择先上XPG S50 Lite 1TB了,后面把S70马甲处理下才能安装上,华硕这块ROG STRIX X570-E GAMING的芯片组马甲设计是真的有问题,得狠狠吐槽一下。

XPG翼龙S50 Lite是定位在主流级的PCIE4.0 Nvme固态硬盘,从照片中可以看到XPG翼龙S50 Lite使用了一片经过拉丝处理的铝合金散热片,表面上还有几何棱线勾勒出来的图案。这块铝合金散热片厚度方面不算高,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对使用环境兼容性的问题,比如我现在碰到的情况就是这样。

XPG翼龙S50 Lite 1TB使用的是ADATA自封装的3D NAND颗粒,正反面各2颗。目前XPG翼龙S50 Lite系列提供了500GB、1TB、2TB三种可选容量,其官标TBW可写容量分别为370TB、740TB、1480TB,结合官方5年售后质保时间的数据上来看XPG翼龙S50 Lite的颗粒寿命还是不错的。


XPG翼龙S50 Lite 1TB是一块带独立缓存的方案,用于存放数据位置的FTL映射表。SSD的读写操作都需要查询这张记录表,要想读写速度快,就需要把这张映射表存放在高性能的DRAM内存颗粒中,得益于这个设计XPG翼龙S50 Lite 1TB的随机读写官方标称达到了490K/540K IOPS,随机读写性能非常强悍。

内存方面选择了XPG D50 DDR4 3600 8G*4套条。

这四根内存插满一共32G的容量,还全都是3600的频率,想想都觉得爽。

龙耀D50的散热装甲厚度达到了整条内存厚度的50%!!!高达1.95mm,上手就是一股结实感,摸起来的质感也远超一般的马甲条,毕竟一般的马甲条散热马甲往往都比较薄。

内存顶部则是纯平设计,并且有ARGB灯条贯穿整个内存长度,内部灯珠数量还是非常多的,因此整体亮机的效果灯光很均匀。

我买的这两套XPG龙耀D50是3600MHzMHz 特挑海力士颗粒的双通道套装,时序是CL18-20-20,工作电压1.35V。

CPU散热选择了酷冷至尊冰神G360幻境(MasterLiquid ML360 illusion)一体式水冷,不愧是MasterLiquid系列的产品,充这个产品包装图就看得出这款水冷的灯光效果绝对不简单。

值得一提的是酷冷至尊冰神G360幻境一体式水冷采用了第二代ARGB灯光控制系统,相较于现在主流的第一代ARGB灯光控制系统其优势在于可以单独控制每一把风扇以及冷头的灯效了,现在主流的第一代ARGB灯光控制系统是没办法单独控制每一把风扇和冷头的灯效。至于第二代ARGB灯光控制系统会带来怎样的效果等下就可以看到了。

作为一款360冷排,酷冷至尊冰神G360幻境的本体并不算很重,整个造型也是一个冷排的形状。

不过冷排的整体做工以及外表涂层非常顶级,摸起来令人爱不惜手。

根据酷冷至尊官方介绍,酷冷至尊冰神G360幻境的冷排增加水道宽度并降低了流动阻力,还额外增高了散热鳍片,也就意味着他与空气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提高传导效率,使得冷排的散热性能进一步加强。

在冷头方面酷冷至尊采用了半透明上盖设计,通过将12颗灯珠融入其中,以加强ARGB灯效的显示效果,顶盖的LOGO也采用了任意旋转的设计,拯救强迫症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冷头内部酷冷至尊采用了第三代双腔水头设计,双腔水将冷头内部的组件至于冷水层空间,实现单向流通防止热水的回流,大幅提高冷头的换热效能。

酷冷至尊冰神G360幻境水冷搭载的MasterFan MF120 Halo散热风扇也是其一大卖点,风扇均使用了24颗的第二代ARGB灯珠分成双光圈灯区,360度都能观赏到风扇的灯效,搭配冷头食用效果更佳。

组装完整后的效果。

酷冷至尊冰神G360幻境水冷还标配了一个第二代ARGB的灯光控制器,可以搭配自家的MasterPlus+软件使用,也或者可以像我这样直接使用支持第二代ARGB的主板来直接控制酷冷至尊冰神G360幻境水冷的所有灯光设备。

比如我所用的华硕主板奥创灯光控制软件,可以在主板灯光接口设置界面看到GEN2的选项,在选择后主板会自动侦测到3把风扇各24个灯珠以及冷头的12个灯珠,接下来就可以进行单独控制了。

酷冷至尊冰神G360幻境水冷的水冷管采用了EPDM工业级车用材质,有着更低的水冷液蒸发率和更强的耐腐蚀性。另外酷冷至尊在这段时间发布了一个针对水冷管改装使用的灯光效果配件,能让水冷管也实现RGB效果,就是下面的这个产品。

酷冷至尊A1-10mm 水冷发光管。

这款产品目前有两种规格分别对应12mm以及10mm的水冷管直径。

配备了3个线夹子。

一堆防脱夹。

产品本体为硅胶材质,其实这水冷发光管的原理还挺简单的,就是柔性ARGB灯带搭配上这个硅胶外套,可以随便的弯折,单根内置了30颗ARGB灯珠,灯光均匀度方面还是值得期待的。

整个安装过程也是很简单,直接往水冷管上套并且固定住即可。


机箱风扇我购买了两套黑色的联力积木风扇。

联力的积木风扇同样也是一款可玩性很高的产品,最主要的还是他能够一根线就能够控制多把风扇,在装机和理线的时候能够带来很大的方便,特别是装现在这种高端主机,线材能省一根是一根啊。

黑色的铝边同样也是很搭COSMOS C700P Black Edition。

来点夸张点的玩法?直接6把串联在一起。

显卡方面就展示用着华硕ROG RTX3070 O8G GAMING来亮机吧,希望下个月的新显卡大家都能够买到啊。

电源方面选了同样来自酷冷至尊的金牌V850 GOLD电源,额定功率850W,全模组线材设计,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

酷冷至尊V850 GOLD的风扇格栅采用了辨识度很高的六边形设计,侧面也做了凹型设计以突出立体感,颜值以及质感都令人相当满意。

电源配置有135mm散热风扇,支持低负载智能停转功能。

其中风扇低负载停转开关设计在电源的背面,如果玩家希望风扇在运转过程中持续运行以确保最高的散热效能,也可以通过位于AC输入端的开关将风扇切换为常规温控模式。

全模组线材设计。

酷冷至尊V850 GOLD额定功率为850W,采用主动式PFC+半桥LLC谐振拓扑+同步整流+DC to DC结构,单路+12V输出设计,其中+12V最高电流为70.4A,相当于844W额定功率;+5V与+3.3V均为额定20A输出,联合输出功率为额定120W;+5V待机输出电流最高3A,-12V则为额定0.3A输出。从输出参数来看, 酷冷至尊V850 GOLD应付当今高端PC平台是没什么压力。配件到这里就介绍完毕了,下面直接来看看装机效果吧。

二、装机效果展示

装机完毕后的内部效果,我还特地加了联力的霓彩线,整机的配件基本以黑色为主,局部点缀一两个白色的来突出一下。

继续来看看亮机后的效果吧。

三、亮机效果展示

不得不说酷冷至尊冰神G360幻境水冷冷头的灯效是真的魔幻,好看得不得了。

水冷管发光管的实际效果也远比照片的好看。

大家在这里可以看到酷冷至尊冰神G360幻境水冷三把冷排风扇的灯效是不一样的,这并不是灯光没有同步,恰恰这是第二代ARGB灯控的特点所在,3把风扇均为独立的个体进行灯光展示,不再像以前那样三把都一样的效果。

机箱自带的RGB效果同样为整机的灯光氛围增添不少。

在使用的时候也可以把机箱塑形前面板拆卸掉留下铁孔网,这时候就可以看到机箱前部风扇的灯效了。

下面就来简单做个温度测试吧。

由于我所在的地方室温达到了将近30°C而且也没有空调,因此整机跑下来的温度并不是很好看,在持续一段时间后CPU温度达到了79°C,核心温度达到了90°C,全核心频率维持在4.5Ghz,温度方面对于R7 5800X来说算是正常范围;显卡方面最高温度达到了67°C,这个温度表现倒还可以,总的来说机箱散热没什么问题,主要是室温真的太高了,导致温度表现平平。

性能表现就随便跑个3D MARK吧,现在没新卡测性能都没啥意思。

四、结束

这次的装机到这里也就基本结束了,接下来还是祝愿大家都能够以正常的价格购买到即将到来的新显卡吧,随便买不用抢的那种,也期待DIY市场能够早日恢复以往的生气。好日子总会来临的!


重金豪战购物节,酷冷至尊全家桶Assemble

重金豪战购物节,酷冷至尊全家桶Assemble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