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考上了梦中情校,但TA骂了我

最不应该接这个任务的是我,因为我已经把之前的班主任微信删掉了。
任务其实也就是初登场DEBUT让我写一个买家秀。
最开始报名课程时联络的老师找到了我,因为拟录取,我属于初登场的荣誉吧……
考研报名以后的复习就算是板上钉钉了,同时南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变考纲换参考书的事情也发生了,我挺没底,尤其对于理论以及理论能考到多少的把握……而且是几个方向一起考,因为不是第一次考试,之前的训练目标性很强,现在意味着要操心的更多。
所以我希望多要一些相关的真题和模拟题做参考,多练习,就问所谓的班主任要了资料,但是几乎一瞬间被一位值班班主任回怼“这么初级的要求还要找他”,考纲变样,参考书也有变,要资料问问题我觉得很正常。。。很后悔考完试之后立即把他微信删了,没保留截图,原PO的话更难听,大概是我是没手没脚等着老师伺候之类的,我虽然没有上什么好本科,但我觉得我不算烂泥懒人,整个本科期间以及学生生涯里没被老师这么训这么挖苦过。
我不愿意多揣摩这么跟我说话的人,他的心理出发点是为我好还是嫌我烦,我觉得接下来离考前的好几个月还得打交道挺不爽的,并且还得忍着……之前听说过这家机构不是给糖式的,但我作为消费者,并不接受这样的服务。实打实给东西和好好说话不冲突。
以上算是差评扣分项吧?
我是冲着他们有两个很厉害的老牌讲师报名课程的。一个是电影的创作老师,没一句废话,试听课的时候就很吸引我,但是脾气不太好,隔着屏幕也能感觉他的气场很冷酷,当时点评作业的时候他一语点醒我:虽然我本科是相关专业,听起来是不算跨专业的,但其实本科阴差阳错积累的东西多数跟戏剧相关,电影方面的基础挺不扎实的,尤其视听语言的部分,应该把自己当做一个跨专业的学生来备考别有所谓的侥幸心理,这倒是挺出乎我意料的,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视听语言肯定算是过关的。但上课做题的时候露出了马脚。
另一个据说已经是某机构研究员?口癖多一些,但是干货也挺多的,声音好听也有些沧桑,不太像是很年轻的老师。这个电影学的老师有一套电影史论学习方法性质的课给了我挺大的启发,这算是我的“入坑课”吧,更是穷学生的福音!即使第二次复习还是给了我少有的提纲挈领茅塞顿开的体会。最开始是在B站发现了他在初登场的“样课”,觉得初登场是宝藏UP。对于当时备考的我来说,挺希望别人发现不了这样的东西的,即使是课的小样。这种心理挺正常吧。
起很大作用的是冲刺阶段,跟专业课的老师直接要了不少做题的方法和资料,作业的批改也没有随意应付,虽然不知道我的作业是不是那上课的老师批改的……我真的很感谢那位化名曹老师的老师!没有加到他的微信,也一直很想跟他表达我的谢意。不装、不藏着掖着,有啥就给学生!不会让学生有求着老师的感觉,他和冷面cm老师让我觉得我这个穷学生的钱花的值。
考试前我犯了非常乌龙的低级错误,我把两门专业课的顺序记错了,头天晚上的复习其实是下午考的专业课二,导致我当时拿到卷子的时候有些心慌、乱了阵仗,但是好在题目做起来比较顺手,都碰到了练习时的原题。考完曹老师的真题讲解课上提到,并不存在所谓的押题,只是因为学校的考法在线,出题的老师在线,没有胡考乱考“丑人多做怪”。这个更加肯定了我的选择挺对的,我看中的学校是在线的。
以上算是没有参杂情怀的好评。
选南艺的原因有几点,一是喜欢南京这座城市,气候、人文合我意,父母也不希望我去北方城市发展。我认为南艺很全面,比好多所谓的艺术类院校甚至名校都全面,跟电影相关的音乐、美术、舞蹈都有独立的专业设置,这个很适合我这种贪心的想什么都学一点儿的人,还有就是非常现实的,我觉得我在三年内考取名校的胜算不大,喜欢的城市+喜欢的学校+一点点自知之明,综合这样子吧。
我的初试分数并没有排名很靠前,只能战战兢兢备考复试。好在战战兢兢换来了一个好的结果。我不觉得这个算是一种荣誉,比起我上岸头部名校的同学,我也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但家里人确实很自豪,爸爸说走路都轻飘飘的。
一些我真实的体会,上岸了,一些东西说开了我也无所谓。
涉及隐私相关啥都不要给我放。谢谢。






知乎、小红书、B站、微博、豆瓣等全平台账号:@初登场debut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科荟路33号,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国奥集团
单聊或入考研群:请后台添加实名制企业微信or(debutmark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