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习作66 |《传承》



传 承
作者:昊喆同学 指导老师:永波老師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民间技艺,缤纷多样。有人擅长玩游龙板,把板子转的飞快,令人应接不暇;有人擅长画糖画,糖勺走的飞快,糖稀厚薄适中;而我,独喜爱其中一项古老的技艺:核桃雕刻。
②我姥爷有一位专门从事核桃雕刻的朋友,姓陆,名金水,我一直叫他陆姥爷,陆姥爷年逾古稀,满头银发,精神矍铄,一双眼眸中深藏阅尽人世沧桑后的深邃。我的核桃雕刻技艺正师从于他。
③听爷爷讲,陆姥爷从二十几岁就入行雕核桃,风雨五十载,技艺已至炉火纯青。他有一间专门的工作室。小时候一有空,我就去溜进他的工作室玩。陆姥爷时常聚精会神地端坐着,时而凝神屏息手执微型电钻,时而挥舞着小刻刀在核桃上飞快游走。这令我十分着迷,一发不可收拾。陆姥爷知晓我对此饶有兴致,便开始手把手教起我来。
④想学雕刻,得先认识雕刀。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光是雕刀就分几百种:有的刀是方口的,有的是尖头的,有的用于塑形,有的用于打磨,还有的专门用于镂空雕刻,可谓各司其职,方寸不乱。
⑤刚好学校有一场工艺品展,老师要求我们自己动手,做一件工艺品。我思量再三,反复摩挲着手里的刀与核桃,暗暗下定决心,要在陆姥爷指导下做个精美的核雕作品出来。首先,我把准备雕刻的图像在纸上一笔一划勾勒出来,那是一个手握宝刀的人,一个英雄形象。紧接着,我再按比例将图像大概轮廓用笔在核桃上描画出来,为接下来正式的下刀做准备。在陆姥爷指导下,我先用平口刀按轮廓线将人物及宝刀的大致形状雕刻出来,然后改用微型电钻及尖刻刀对人物面部、衣服及刀具进行细微处理。不多时,一个威风凛凛的英雄形象便初步显现出来。我压抑着欣喜,在陆姥爷的指导下,继续耐着性子,对整个雕刻的细部用尖形刀做修改、完善并进行打磨处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一个宝刀雪亮、令贪官闻风丧胆的英雄人物出现在我的手中。最后,我在核桃顶部小心翼翼穿了个小洞,挂上流苏,一个完美的核桃雕就此诞生了!
⑥时常会听到陆姥爷忧心忡忡地说这样的话:现在的年轻人哟,都喜欢去大城市做轻松的活,没有几个人愿意干这种收入不高又费时费神的工作咯。这老祖宗传下来的玩意儿,可能很难再传下去了!每每说完这样的话,陆姥爷总会长长叹一口气,眼神写满了落寞与悲戚!
⑦听老师说,在我国,有着众多类似核雕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移世易,潮起潮落,作为年轻人的我们,定要好好向老一辈人学习,不要丢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更不要丢了宝贵的匠人精神,唯有我们携手努力,才能将传承发扬,续写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同主题例文:《学生习作02 | 新瓷》 《学生习作30 | 精雕细刻》

【附:初稿】
传 承
①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技艺。有的人擅长玩游龙板,把板子转的飞快,令人应接不暇;有的人擅长画糖画,糖勺走的飞快,糖稀厚薄适中;而我,最擅长一项古老的技艺:核桃雕刻。
②我姥爷有一位专门从事核桃雕刻的朋友,姓陆,名金水,我一直叫他陆姥爷。我的核桃雕刻技艺就是跟他学的。
③陆姥爷从二十几岁就开始雕核桃,至今已经雕了50年的时间了。他有一间专门的工作室。小的时候,一有空,我就去他的工作室玩。看着陆姥爷聚精会神的一会儿用微型电钻,一会儿用刀进行核桃雕刻的样子,让我十分的着迷,并且一发不可收拾。陆姥爷知道我对此很有兴趣后,便开始教我。
④想学雕刻,要先认识雕刻所用的刀。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光是刀就有几百种。有的刀是方口的,有的是尖头的,还有专门用于进行镂空雕刻的刀。
⑤刚好学校有一场工艺品展,老师要求我们自己动手,做一件工艺品带到学校。我拿起刀和核桃,在姥爷在指导下开始雕。首先,我先把准备雕刻的图像在纸上画出来,这次,我画的是一个手握宝刀的人。再按比例将图像的大概轮廓用笔在核桃上画出来。接下来就是正式在核桃上进行雕刻了。我先用平口刀按轮廓线将人物及宝刀的大致形状雕刻出来,然后用微型电钻及尖尖的刻刀对人物面部、衣服及刀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一个威风凛凛的英雄形象便初步显现了出来。在陆姥爷的指导下,我又对整个雕刻的细部用尖形刀进一步修改、完善并进行打磨处理。一个宝刀雪亮、令贪官闻风丧胆的英雄人物便雕刻好了。最后,我在核桃上穿了个小洞,挂上了流苏,一个完美的核桃雕就此完成了。
⑥陆姥爷忧心忡忡的说:年轻人现在都喜欢去大城市,做轻松的活,没有几个人愿意干这种收入少,费眼又费神的工作了。这种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可能,很难再传下去了!哎!陆姥爷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满是无奈与悲哀!
⑦听老师说,在我国,有着众多类似核桃雕刻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我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向老一辈人学习,将这些文化遗产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上一篇:学生习作65 |《希望》
愿做你成长路上的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