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底部挖洞穴,最薄处仅12米?全球最难造水电站,中国建成了

一直以来,中国的基建工程,最擅长的就是创造奇迹,无论是桥梁,输电网络,还是高铁,水坝,就没有中国基建人创造不出来的奇迹,而除了三峡大坝这样全球最大的水坝之外,中国基建人还在峡谷底部挖掘洞穴,建设水电站,这个洞穴内部距离江水,最薄处仅有12米,全球最难造的水电站,中国建成了。

这座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水电站名为乌东德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上游,是作为梯级开发水力资源的总体规划当中的一部分建设的,由于河流上游落差明显,流速较快,河面较窄,在上游开发利用水电资源的经济效益更好,同时,建设水电站,还能起到一定的防洪防沙的作用。
得益于金沙江上游的湍急水流,乌东德水电站总投资仅仅967亿元,就实现了1020万千瓦的总装机容量,但是,建设这一水电站时,遇到的困难就超乎想象,光是前期筹备工作,就花了三年时间,而正式施工的工期则长达八年,克服了落石,陡坡等一系列困难,在1800米深的峡谷当中建设了一座水电站。

由于大坝下方土质松软,为防止塌陷,乌东德水电站下方浇筑了55-77米厚的覆盖层,而混凝土防渗墙的厚度则达到了史无前例的95米,堪称世界之最,而发电机组,泄洪洞和导流洞,都被设计在一个地下洞穴之内,这个独一无二的洞穴,成为了乌东德水电站最大的技术亮点,洞内最薄处,距离头顶上的江水仅有12米。
该洞穴长330米,款32.5米,高89.8米,面积相当于三个标准足球场,在开挖时遇到的困难之大,一般人难以想象,尤其是某些支撑岩柱在先期施工时不能开挖,必须待洞室开挖完成,支柱建设完毕之后再将其拆除,让洞室连接起来,这进一步复杂化了人工洞室的空间组成,直到采用精细化定点爆破和快速支护施工的全新技术之后,工程进度才大大加快。

乌东德水电站建成之后,光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一点,就足以值回前期的全部投资,一个三峡就足够发出小半个中国使用的电量,而乌东德水电站的发电能力,已经达到了三峡的一半,更不必说带来的蓄洪等防灾减灾的潜在效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