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湖北师范大学中国史740历史学考研真题

2022-12-12 11:56 作者:弘毅历史学考研  | 我要投稿

湖北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80分)

 1.甲骨文(湖北师范大学2022,渤海大学2018、2022,中国政法大学2020,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2020,西南民族大学2020,社科院2019,河北大学2019,渤海大学2018,鲁东大学2015、2017,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南昌大学2016,兰州大学2013、2015,江西师范大学2015,内蒙古大学2014,江苏师范大学2013,陕西师范大学2002、2013、2014复试,四川大学2006)★★★★★

商代刻在占卜用过的龟甲、兽骨上的记录文字。一般认为1899年始被学者王懿荣发现其价值。1928年后对殷墟进行多次发掘,先后出土甲骨十余万片。是商王朝利用龟甲兽骨占卜时写刻的卜辞,以及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为盘庚迁殷至纣亡二百七十三年间的遗物。已发现单字约四千五百字,可识的约一千七百字(据《甲骨文编》)。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近年在陕西扶风、岐山一带周原等地又发现一些西周时代的甲骨文。甲骨文是研究商周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代表学者有罗振玉、王国维等。

 

 

2.公车上书(湖北师范大学2022,西南大学2019,渤海大学2019,中山大学2019,山西大学2018,延安大学2017,河北大学2017,赣南师范大学2017,中央民族大学2016,南京大学2003、2014,湖南师范大学2014,苏州科技大学2014,首都师范大学学科历史2012,首都师范大学2006)★★★★★

1895年在京会试的举人为反对《马关条约》举行的上书请愿。1895年4月,康有为在京参加会试期间,传来了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康有为起草了《万言书》(即《上清帝第二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建议,并详细论述富国、养民、教民等变法图强的具体措施。5月1日,各省举人齐聚松筠庵开会讨论,有1300多人在这封万言书上签了名。康有为发动举人上书事件,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群众性的爱国行动,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潮逐渐转变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3.南书房(湖北师范大学2022,华中科技大学2021,统考2009,福建师范大学2008)★★★★

清朝的内廷机构。原为康熙帝书房。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帝选调一批品学兼优翰林等官入乾清宫南书房当值,称为南书房行走。除陪皇帝写字作诗外,也秉承皇帝意旨拟写谕旨,发布政令,实际上是皇帝处理政务机要的秘书班子,权倾一时。南书房的设立,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后,不再参与国家政务。

 

 

4.宣政院(湖北师范大学2022,华中科技大学2021,山东师范大学2020,西北师范大学2015,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2016,河南师范大学2013,统考2011,首都师范大学2006)★★★★★

元代掌管全国佛教及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1264年忽必烈始置,初名总制院。1288年因所统藏族地区军民财赋事关重要,改称宣政院,院使秩从一品。宣政院设于大都,在西藏境内设宣慰司。遇地方有事,设行宣政院驻地方处理;重大军事,则由宣政院与枢密院合议处理。宣政院是中央政府最早设置的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机构。

 

 

5.国民宪政运动(湖北师范大学 2022)★★★

1939—1940 年中国人民要求制定宪法实施宪政的民主运动。1937 年 8 月,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提出召集真正代表人民的国民大会。1939 年 9 月召开的国民参政会一届四次会议上,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党派民主人士提议,一致通过了召集国民大会实行宪政案。10 月,由张澜、沈钧儒、董必武等 25 名参政员发起,在重庆召开几次宪政座谈会,公推 85 人为筹备委员,筹组宪政促进会。在人民的压力下,11 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召开国民大会的许诺。实施宪政的要求提出后,全国各地热烈响应,重庆、成都、桂林、上海等地相继成立宪政座谈会和宪政促进会。各党派各阶级的代表人物在会议上和报刊上纷纷发表关于宪政问题的言论,一时形成了全国瞩目的宪政运动,最终宪政运动被国民党压下去。事实证明,国民党完全是在玩弄“宪政”骗局。经过宪政运动,人民加深了对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个人独裁反动本质的认识。

 

 

6.侯景之乱

 

7.黄埔军校

 

8.三元里抗英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

1.简述张居正改革

2.太平天国运动历史意义

3.中共七大内容和影响

4.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三、材料题(每题30分,共60分)

材料一: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之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

(1)句读 :

(2)焚书坑儒的原因

材料二:亲爱的同胞们!..…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1)这个讲话实在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2)指出《宣言》对于中国组织抗战的主要意义有哪些?

 

四、论述题(每题40分,共80分)

1.宋代科举制度特点及影响

2.结合史实谈辛亥革命影响及局限性


湖北师范大学中国史740历史学考研真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