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风流”太后那些事儿

2021-03-03 09:42 作者:新周刊硬核读书会  | 我要投稿


刘晓庆在电影《一代妖后》里饰演慈禧。

文/杨津涛


公元前 265 年,弥留之际的秦宣太后想起了情人魏丑夫。她 希望情人永远陪在自己身边,立刻下令 :“我死之后,一定要让魏 卿殉葬。”魏丑夫吓坏了,托人劝说宣太后 :“太后,您也知道,人 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为什么还要白白牺牲自己所爱的人呢? 如果人死后还有另外的世界,您还要陪伴您的丈夫秦惠王,还有 闲暇同魏丑夫谈情说爱吗?”一番话竟说得宣太后改变了主意, 可见她对魏丑夫的爱是真实的。 


不知道宣太后有没有想起义渠王——那个钟情于她的美貌, 和她私通生下两个孩子的男人。然而,当义渠王最后一次满心欢 喜地来到秦宫,等待他的不是情人的拥抱,而是大秦甲兵。义渠亡 国了,宣太后会不会觉得自己愧对义渠王?


宣太后,或者是“芈八子”,这个我们已经没法确定其名字的 秦国太后,掌控秦国整整 40 年,留下的不只是风流故事,还有一 个称雄列国的大秦。如果没有她,她的玄孙嬴政能不能成为秦始 皇,也是未知数。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太后,宣太后为后世留 下了一个有为但“荒淫”的经典范本。


周锡山作品《临朝太后 : 从吕太后到慈禧》


太后 :艰难的“皇权守护者” 


历史上有多少个太后曾掌握政权?据《临朝太后》一书作者 周锡山统计,从战国时的秦宣太后,到晚清的慈禧老佛爷,中国历 史上临朝或干政的太后达 43 人。其中东汉最多,先后有 7 人 ;北宋 次之,有 5 人。西汉吕太后、东汉邓太后、北魏冯太后、唐朝武则天、 辽国萧太后、清朝慈禧太后等,无论知名度,还是治国能力,都超 过了历史上大多数男性皇帝。这些实权太后的出现,有其必然性。 


在皇位世袭制下,常会出现皇帝驾崩时,太子只有几岁、十几 岁,甚至身在襁褓的情况,那么就需要有人替小皇帝暂时行使权 力。能承担这个职责的,首先是年长的皇族,但他们本来就是皇权 最大的威胁,是重点防范对象,极少有机会出来摄政 ;其次是有 名望的大臣,这些人手握大权后,又很可能上演“禅让”大戏,干 脆改朝换代。数来数去,能托付大事的只剩下小皇帝的母亲—— 太后。同皇族和权臣相比,太后的地位来自丈夫、儿子,维护王朝 正统,最符合她的利益。 


女人干政本来是为儒家礼法所不容的,但在“家天下”的观 念下,国事其实也是皇帝的家事。太后作为皇帝的母亲,在丈夫去 世后,以家长身份,替儿子处理政务,可谓理所当然。因此,那些信 奉儒家理念的大臣,并不质疑太后摄政的合法性,他们只会拿不 同于往常的标准,非议自己的女主。 


比如,皇帝在位久了,大臣们都想他活到“万岁”,要是太后 当权的时间长了,他们便忧心如焚。比如范雎看秦宣太后长期掌 权,就唆使秦昭襄王夺回权力 ;在东汉殇帝、安帝时临朝称制 16 年的太后邓绥,治国有方,又注意约束同族,但因为她生前没有归 政给安帝,称制到死,备受非议。


电视剧《北魏冯太后》


北魏太后 :多情的未亡人 


冯淑仪 15 岁当上北魏文成帝的皇后,24 岁丈夫去世,太子 拓跋弘即位,是为献文帝(北魏实行“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弘 的生母早已被赐死)。最初辅佐小皇帝的是权臣乙浑,但他上台后 排斥异己,图谋不轨。冯太后当机立断,诛杀乙浑,控制了朝局。冯 太后并不贪恋权力,仅仅过了 18 个月,就宣布归政了。 


意气风发的献文帝一掌权就迫不及待地赶走了冯太后任用 的人。这还不够,他竟然还要干涉太后的私生活。大臣李弈长相俊 美,最被冯太后宠爱。在另外一些大臣看来,这无疑“有伤风化”, 要求献文帝出手“整治”。很快,献文帝借一个由头,处死了李弈, 而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则获得高升。 


冯太后很不高兴,发起反击,逼迫 18 岁的献文帝禅位给了 5 岁的太子拓跋宏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太上皇献文 帝没有就此屈服,他依旧批阅奏章,下发诏书。冯太后越发不爽, 终于发动宫廷政变,毒杀献文帝。她被尊为“太皇太后”,又一次 面对朝臣,代替孙子孝文帝管理国家。 


这时冯太后找情人,再没人敢说三道四。太原王叡相貌堂堂、 陇西李冲风度翩翩,被冯太后相中,成为其情人兼心腹。需要说明 的是,这两人都颇有能力,都是北魏的一代名臣。因为冯太后有这 么几个情人,并有毒杀献文帝的“劣迹”,以致被史家剥夺了原本 属于她的功劳—— 所谓“孝文帝改革”,其实主要由冯太后策划 和推动。 


515 年,孝文帝的孙子孝明帝元诩即位,胡太后临朝称制。论 能力,她不比冯太后差,但奢侈无度,又确属“荒淫”。胡太后第一 个情人是孝明帝的叔叔清河王元怿,元怿人长得帅、有才华,在朝中很有名望,被胡太后“逼而幸之”。另一名大臣郑俨日夜在宫中 陪伴胡太后,即使是放假,胡太后也要命一个太监随郑俨回家进 行监视。于是郑俨只能和妻子聊聊家事,而不敢有什么亲昵举动。 


将军杨白花与胡太后发生私情后,害怕引来杀身之祸,一路 南下,投靠了梁朝。胡太后思念心上人,作了一首《杨白花歌》,让 宫女时时演奏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 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 子,愿衔杨花入窠里。” 


胡太后的这些作为,引起大臣的不满。北魏宗室元顺在朝上 直言 :“妇人死了丈夫,自称‘未亡人’,要不戴首饰、不穿华丽的 衣服。太后母仪天下,现在都快四十岁了,还打扮得这么娇艳,让 后世怎么看?”胡太后回到宫中,斥责元顺 :“我千里迢迢地把 你找来做官,难道就是让你当众侮辱我吗?”元顺回答 :“太后 您连天下人的耻笑都不怕,难道还怕我这一番话吗?”胡太后无 言以对。北魏政局此时已然大乱,权臣尔朱荣起兵杀入京师,胡太 后及幼主元钊一起葬身黄河。


作家苏童写过一部小说《武则天》。


女皇武则天的两个丈夫、四个情人 


武则天 13 岁入宫,25 岁丈夫唐太宗去世 ;27 岁再次入宫, 丈夫是小她 4 岁的唐高宗。武则天先后嫁给父子两人,这当然很不 合礼法,但在这两段婚姻期间,武则天都没有外遇。683 年,唐高 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尊武则天为皇太后。 


货郎出身的冯小宝长相英俊、身材健美,被千金公主偶然发 现后,献给了武则天。武则天对冯小宝一见钟情,为了方便以后见 面,就让他削发为僧,改名薛怀义,让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绍称他为“叔父”。薛怀义从此和各位大唐高僧一起宣扬佛法,出入宫中。武 则天后来修建了一座白马寺,由薛怀义做住持。 


在武则天宠爱薛怀义的这十年间,她自己成了大周皇帝,而 薛怀义几次奉命征讨突厥,幸运地建功,最后官至右卫大将军, 封鄂国公。薛怀义这时已经厌恶进宫,更喜欢住在白马寺,显然 是不耐烦去讨好 70 多岁的女皇帝了。他选拔数千名力量过人的 和尚,招到寺里。御史周矩判断这是阴谋作乱的前兆,提醒武则 天,没想到反被薛怀义诬陷,丢了官职。 


老太太回护情人,但总也不见情人来,寂寞难耐,又看上了 御医沈南璆。薛大将军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失宠了,一怒之下,放 火烧了两座宣扬佛法的殿堂。武则天知道是情人耍小性子,并没 有 追 究,只 是 令 薛 怀 义 监 督 重 建。谁 知 薛 怀 义 变 得 愈 加 有 恃 无 恐,让武则天对他日益厌烦。不久,薛怀义的阴谋被告发,武则天 下令勒死了这个情人。 


薛 怀 义 死 后,太 平 公 主 给 母 亲 推 荐 了 张 昌 宗,张 昌 宗 又 让 兄 弟 张 易 之 一 同 侍 奉 女 皇 帝。张 易 之 当 时 20 多 岁,史 称 他“ 白 皙 美 姿 容,善 音 律 歌 词 ”,是 一 个 多 才 多 艺 的 美 男 子。兄 弟 俩 平 时 脸 上 涂 着 粉,身 上 穿 着 华 丽 的 衣 服,到 宫 中“ 侍 寝 ”。他 们 的 官 职 一 升 再 升,很 快 追 上 当 年 的 薛 怀 义,当 上 了 国 公。好 景 不 长,705 年 张 柬 之 等 发 动 政 变,迫 使 武 则 天 恢 复 大 唐,张 昌 宗、 张易之被杀。


武则天见于史书的情人,也即所谓“面首”,仅有以上这四 人。她动过“多选美少年”到宫中陪伴的念头,但经大臣一劝, 也没有坚持。正如赵翼所说 :“人主富有四海,妃嫔动至千百,后 既身为女主,而所宠幸不过数人,固亦无足深怪。”


范冰冰饰演的武则天。


萧太后 :同情人一起建设大辽 


对于萧太后,中国人并不陌生,她是《杨家将》故事里的重 要人物,宋朝的最大对手。萧太后名叫萧绰,小名萧燕燕,嫁给辽 景宗耶律贤,父亲是辽国的北府宰相。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政治 婚姻,萧燕燕被迫离开了自己钟情的韩德让。韩德让的爷爷韩知 古是被契丹人掠来的汉人奴隶,后来凭着本事,官至中书令。 


辽景宗体弱多病,登基后不久便将大权交给妻子萧燕燕,并 允许她在诏书中自称“朕”。正是在萧燕燕的坚持下,辽军在高梁 河大破宋军,稳定了幽云十六州。982 年,辽景宗病重,留下遗言 : 军国大事听皇后命。随后 12 岁的辽圣宗耶律隆绪即位,30 岁的 萧燕燕以太后身份临朝主政。 


萧太后需要有人帮她一起管理朝政,韩德让当然是最好的人 选。萧太后话说得很直接 :“吾尝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 亦汝子也。”意思是说 :咱们本来就有婚约,现在我的儿子,也是 你的儿子,咱们一起辅佐他。萧太后为再续情缘,甚至不惜下毒杀 死了韩德让的发妻。在这对情侣的配合下,大辽国势蒸蒸日上。 


王学权在《“铁血巾帼”—— 萧绰》 一文中举了萧太后与韩 德让“秀恩爱”的几个例子。说是涿州刺史耶律虎古是韩德让父 亲的仇人,韩德让在大殿借故公然打死耶律虎古,萧太后不闻不 问。又有一次,大臣们一起打马球,韩德让技不如人,被大臣胡里 室撞下马来,眼看情人受伤,萧太后二话不说,当即下令斩了胡里 室。萧太后还为韩德让赐姓“耶律”,让他成为小皇帝的“叔叔”。 


1009 年,56 岁的萧太后去世 ;一年多后,韩德让也随之而 去。辽圣宗将他安葬在萧太后的陵墓边,为世人留下了一个浪漫 的传奇。



本文选自新周刊作品集《显微镜下的古人生活》

《新周刊》杂志社 编著 / 岳麓书社 / 2020-6


“风流”太后那些事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