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韩城南门:消失多年,霸气重现!

2022-05-28 14:48 作者:申威隆l关中拍客  | 我要投稿

韩城市位于关中平原东北,黄河西岸,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不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出生地,而且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存下来了大量的文物古迹,素有“关中文物最韩城”的美誉。可惜,不知什么时候,这里的城墙被拆除,一点儿遗迹也看不到,一张照片也没有留下——

 

2019年3月12日,我再次来到韩城,发现这里变化很大。南北向的金城大街,被改造为了步行街,恢复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走到金城大街的南端,高大的城楼赫然呈现,我瞬间被吓了一大跳:这里是韩城吗? 

2018年1月16日,韩城南城门楼工程正式竣工,随后举行了“中国-韩城国际灯光艺术节开幕式”,引发广泛的关注,成为韩城的标志。


仰望城楼,高约30米,前方有三座并排的石拱桥,下方是石块垒砌的券形门洞,上方是木头搭建的高大城楼,三重檐二层歇山回廊式,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通过仔细观察,经过反复对比,我怎么觉得这座门楼特别像平遥古城的南门(迎薰门)呢?

 

跨过石拱桥,穿过城门洞,进入一座半圆形的瓮城。迎面又出现一座城楼,与前者外观一模一样,门洞上镶嵌着“溥彼韩城”四字匾额,出自《诗经·大雅•韩奕》中的记载:“溥彼韩城,燕师所完”。其中,“溥”是广大的意思,表达韩城的宏伟。 

西周初年,周武王的小儿子,即周成王的弟弟,被封为韩候国的国君。在建造韩侯国的时候,因为国君年少势单,所以周成王派召公率领燕国的人马来修筑韩候国的城池。这里的百姓感激不已,于是便传唱:溥彼韩城,燕师所完……

 

另外,门洞上还有“适此乐国”和“文运其昌”等匾额,引经据典,意义深刻。不仅赞美韩城适合人们居住,而且赞美韩城的文化繁荣昌盛。如今,作为一座极具文化内涵的建筑,韩城南门与澽水河上的毓秀桥相互辉映,让古城的格局显现,重新焕发历史底蕴。

 

韩城古城始建于隋唐,金大定四年(1164)土筑城墙。明崇祯十三年(1640),当朝宰相薛国观奏朝廷批准,倡议地方官员和绅士捐资改土城墙为砖城墙,并且题写四座门楼的匾额:东门为“东带黄河”,西门为“梁奕西襟”,北门为“龙门胜地”,南门为“溥彼韩城”。


韩城南门:消失多年,霸气重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