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已有信息中对纳塔内容的考据

2023-08-25 20:04 作者:成文化蝶  | 我要投稿

总算零零碎碎把枫丹的主线过完了……作为美洲神话人于是立马开始寻找关于纳塔的资料,进行一个据的考并分享给各位,把目前可供深入研究的文本分为了三部分 ①在枫丹前已知的纳塔部分信息汇总 ②那维莱特立绘中的评价者希巴拉克 ③最新纪行武器聊聊棒中的文本内容 事先警告:本考据中含有大量国内迄今未引进的冷门神话传说的个人翻译,很不严谨,但是文本量巨大,每一个字都是笔者的心血,请耐心观看 那么话不多说我们先进入故事的第一个正题

【已知信息汇总】

纳塔(Natlan),作为游戏原神中虚拟的国度,从入坑伊始便备受我的关注,其名字中的【Tlan】在纳瓦特尔语中意为“在……之地”,就像蒙德参考东欧,璃月参考中国,纳塔也很明显是参考了美洲原住民文化的国度,当然应该还会有参考非洲原住民,证据来自于原神《足迹》pv中的未来卫星角色伊安珊

与国内一些营销号简单地将伊安珊称为风暴女神不同,我将结合维基百科与约鲁巴神话网站进行一个简单的综合介绍。 伊安珊(Iansan)的名字来源于西非约鲁巴神话中的风暴,闪电,死亡与重生的神灵奥娅(Ọya),她是尼日尔河的守护女神,一位乘风作战的卓绝女战士,也被称为Ọya-Ìyáńsàn-án,“九个孩子的母亲”,其原因在于她共孕育了九个孩子,却均是死产无一存活,一生无育。 而《足迹》中出现的角色伊安珊,穿着风格便尽显部落风情,头骨,兽牙,贝壳,羽毛,与项链末端看上去很像捕梦网的坠饰,不过本人在服装造型上确实没什么造诣,目前仅凭一张图也看不出其他细节,更多的内容只有等到伊安珊落地再进行探索啦(前面的区域,以后再来……)

战争的规则刻写在生物体内,败者成为战火的余烬,而胜者重燃。

——《足迹》pv

戴因斯雷布叙述纳塔的内容文本,我本人大胆猜测其或许捏他了中美洲阿兹特克人的日月神话(好耶,终于到我擅长的内容了,想必我不会让大家失望的吔!),大多数人印象中的阿兹特克帝国或许最突出的便是血腥人祭,野蛮而愚昧,但是在了解一个古代文化时,首先请不要以现代人的思维审视、批判当时人们的观念,而是深入了解其哲学思想后再设身处地地构想。在阿兹特克的宇宙观中,献祭是为了喂养,抚慰神明,保证太阳的能量与光亮,让它能够每日都平稳地运行,照耀世界。 接下来我们言简意赅地概括一下日月神话的内容:

前四个纪元陨灭后,地位卑下的脓疮畸形之神纳纳瓦特辛(Nanautzin)与尊贵骄傲的雨神之子特库希斯特卡特尔(Tecciztecatl)共同争夺第五纪元的太阳神之位,他们被要求在特奥蒂瓦坎的金字塔前禁食守夜,四天之后,在众神面前,二者将跃过“神的炉灶(篝火)”自焚成为新的太阳。

然而,生来的尊贵并不意味着伟大,卑微也并不意味胆怯,勇气与诀心才是值得赞扬的品德,特库希斯特卡特尔四次走到火堆前,又四次退缩,反而是勇敢的纳纳瓦特辛一举跃入熊熊火焰,并在之后从米克特兰(冥府)中归来,重生作为新生的光耀之日托纳提乌。心有不甘的特库希斯特卡特尔则随后进入了剩余的灰烬中,成为了较黯淡的月亮(有些传说中,他其实也变化成了具有同样光亮的天体,但众神认为天空中并不需要两个太阳,于是朝他的脸上扔了一只兔子以削减他的光芒热度,因此他才成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月亮。兔子:首先我没有做错任何事)

(纳纳瓦特辛)

(特库希斯特卡特尔) 至于在此故事之前的四纪元轮回,烟雾镜羽蛇神两兄弟的相爱相杀,纳纳瓦特辛劈开雨神的粮食山,以及之后他变化的托纳提乌发电杀死金星神之类的故事,在这篇考据中就不多赘述(因为不重要,等日后游戏里涉及到再进行科普),至于胜者与败者的关系,我个人认为也许了参照了阿兹特克人的战争观,战士会食用自己俘虏的肉,从而获得他的力量,兆示胜利。而一些神话版本里,他们的主神,战争之神左蜂鸟也在杀死了与自己为敌的哥哥姐姐后吞噬了他们的心脏。 以及本人的地理知识储备不足,关于纳塔的火山喷泉地貌考据就交给其他大佬了,如果想额外了解阿兹特克的火山神话,可以见以下链接: https://chengwenhuadie.lofter.com/post/30ace4d2_2b6d5eaae 以及关于大家都关注的温妮莎的部分,嗯,只能说在原神里,后出的国度设定对比开服初肯定是大改过的(尤其是须弥,枫丹,纳塔),早期漫画里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依旧是等到纳塔上线再进行分析。 最后再贴一张2022年原神官方在西语推特上发布的亡灵节贺图,也许也是参考美洲的另一种证据?

(图中可以看到墨西哥亡灵节传统的皮纳塔,万寿菊以及剪纸) 那么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阶段的分析。

【希巴拉克其名】

Someday, when they return, their true ordeal shall begin.

—Xbalanque, One Entombed With the Primal Fire

(希巴拉克之言的英文文本)

希巴拉克,也即Xbalanque,其名字来自于玛雅神话中英雄双胞胎中的弟弟,在基切玛雅人的圣书《波波尔乌》(会议之书)中,他们是玉米之神胡胡纳普与西巴利巴(玛雅神话中的地狱)领主集血的女儿西基克之子。胡胡纳普与兄弟乌库布—胡纳普在与西巴利巴领主们的较量中落败被杀,他的头被放在一颗树上,之后这棵树上便结满了葫芦,某一天西基克在经过树下时,胡胡纳普的头颅突然探了出来,与她交流,在她的手心里吐唾沫,因此神奇地使她怀孕了。 六个月后,怀孕的事情已经无法隐瞒,于是西基克受到了父亲与领主的的追杀,但是通过贿赂追杀自己的猫头鹰,西基克成功逃脱,来到婆婆西穆卡妮的住处向她寻求庇护,并在通过考验后安定下来,生下英雄双胞胎胡纳普与希巴兰奎。 在双胞胎长大后,又通过一系列奇异经历(也包括赶走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们,嗯,看来任何神话都逃不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最终也步入父辈的后尘前往冥府冒险复仇(详细的过程各位可以去买一本波波尔乌),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胜利,狠狠地羞辱了仇人们,最终在离开冥府后升上天空(一些传说中称他们杀死鸟妖后爬上巨大的木棉树顶部,成为了太阳和月亮)。无论如何,二者在玛雅人的传统中都被尊为拥有极高地位的传奇人物。

(胡纳普与希巴兰奎) (至于游戏文本中的“随葬源火者”,个人推测或许是mhy的编剧将其于上文中阿兹特克的日月神话进行了融合,在某些版本中,正是火神修堤库特里引荐纳纳瓦特辛成为特库希斯特卡特尔的竞争者,火焰与生命在阿兹特克观念中总是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里只是对玛雅神话中的希巴兰奎(希巴拉克)进行一个简要的科普与讲解,如有对其感兴趣的可以自行购买书籍入门,接下来我将讲解武器“聊聊棒”故事内容中的人名以及一些大胆的个人推测

【颠覆的史诗传说】

图源百度,接下来我们将逐段分析武器故事中出现的人名以及象征,并将这个故事与阿兹特克人的起源——阿兹特兰传说相结合分析 (这是目前版本我能找到唯一完整的,纳塔有关的故事了) (1)

当特诺切遥望燃烧的原野,浊黑的潮流从天边涌起。

他便吹起青铜号角,将万钧重的黑曜石棒扛在肩头。

特诺切(Tenoch),是阿兹特克历史或传说中,阿兹特克人(其实他们当时的自称应该是墨西卡人,也就是墨西哥国名的来源,而在此之前是特诺奇卡人)从阿兹特兰远所寻找居所途中的一位领袖,在介绍这个人物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阿兹特克人的迁徙故事。 在美洲这片神奇的地方,最初,有七个部落共同居住在天堂般的阿兹特兰山脚下的“奇科莫佐托克(七洞穴之地)”,这里被认为是纳瓦特尔人的共同起源之地,后来,部落的众人在神明引导下纷纷离开故乡,去往更遥远的地方开疆拓土,但是主神左蜂鸟只选择了现在被称作阿兹特克人的这一支,在数年的寻找,作战,逃亡之后,疲惫不堪的阿兹特克人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神谕所兆示的领土,在特斯科科湖上的一片岛屿,雄伟的天空之鹰落在仙人掌上,他们认为那鹰便是左蜂鸟也即民族的象征,于是便在此正式定居,着手建立自己的帝国。 (至于途中什么与各个国家为敌,骗来别国国家的公主却把她剥皮献祭,土地是由左蜂鸟侄子的心脏化成什么的,因为太过繁琐所以不多赘述,有兴趣了解的可在评论区留言) 而特诺切便是墨西卡人安居之前,旅居途中的一位首领,他的名字由纳瓦特尔语中的岩石(Tetl)和仙人掌(Nochtli)组成,墨西卡人后来建立起的首都特诺奇蒂特兰便是为纪念他而命名,“岩石与仙人掌之地”。

(门多萨手抄本中描绘的特诺切) (2)

「如今危机渐现,诸部族的头人却依然在争吵不休」

「不如让特诺切带『聊聊棒』去,为大家调解一番」

「特诺切已不再属于任何部族,但怒火仍燃烧不熄」

特诺奇不属于任何一方,自成势力,私认为这段或许对应墨西卡人被神明选主,从诸部族中独立 (3)

就这样,孤独的特诺切将万钧重的黑曜石棒扛在肩头,

穿越那驰龙奔行的原野、遍布温泉与熔岩的崎岖之地。

在迁徙时,墨西卡人也途经了许多地方(此处再次召唤地理大佬),黑曜石棒(聊聊棒)或许是捏他了中美洲的传统武器马夸威特,两边镶有黑曜石片的木棍,据说无比锋利,在西班牙人记载其甚至可以斩下马头

(现代复制品) (4)

第一位前来迎接英雄特诺切的,是善奔的万杰鲁与她聒噪的伙伴卡乌克,

她黝黑的皮肤仍留存着与英雄一同冒险的证据,深深的伤疤仍清晰可见。

虽说各大部族彼此争扰不休令人疲惫,但特诺切的邀请让她再焕发活力。

即将为纳塔炽热的大地而投身激战,万杰鲁与族人们又有何拒绝的理由?

万杰鲁(Wanjiru),是来源肯尼亚基库尤人的一个女名,在他们的传说中也多次以这个名字的女孩作为主人公,包括嫁给食人妖的万杰鲁,被人们献祭的万杰鲁等等,这里节选一段最具有知名度的,被人们牺牲以换来洪水的万杰鲁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基库尤的土地上曾发生过饥荒,奶牛与山羊纷纷死去,最后只剩下人类,可即便是幸存下来的他们,也是命不久矣,现在人们自问道:“我们应如何是好?”他们诀定把最美丽的女孩万杰鲁献给神明,以祈求他们降下雨水。 她被带到大河之旁,这时她唱道: “雨落下了,让这山脊,让这山脊变得青翠,我父亲说我应迷失,应迷失,我母亲说我应迷离,应迷离。我应迷途,让这雨水落下,让这山峦青翠!” 她双膝跪下,继续歌唱: “雨落下了,让这山脊,让这山脊变得青翠,我父亲说我应迷失,应迷失,我应迷途,让这雨水落下,让这山峦青翠!” 水淹到了她的脖子,她仍继续唱道: “雨落下了,让这山脊,让这山脊变得青翠,我父亲说我应迷失,应迷失,我母亲说我应迷离,应迷离。我应迷途,让这雨水落下,让这山峦青翠!” 最终水淹没了头颅,地面开始下起了大雨,植物生长,人们拥有了食物,生活逐渐变好。现在,当万杰鲁死去的时候,她发现了那些在她之前离去的亡者,这些人养了许多奶牛和山羊,当他们问她想要什么时,她说她想要奶牛和山羊,于是他们给了她,然后让她躺在一个地方。当她再次醒来时,她带着那些牺畜来到河边,自己原来已经回到了她的人民身边,众人见到她,就大大欢喜。】 但是由于描述中“善奔的”一词,或许也是参考了自杀身亡的肯尼亚运动员塞缪尔.万杰鲁。 卡乌克(Kayeke),或许是出自Tshangand.Kayeke,非洲传教士。 (5)

第二位前来拥抱英雄特诺切的,是勇猛的孟尼力克与他忠诚的伙伴恩古布。

「来吧,来吧!尽管诸部族已将你逐出族人的视野,即使我们总是不合」

「但在孟尼力克眼里,持棒的特诺切始终是壮士中的壮士,兄弟中的兄弟」

孟力尼克(Menelik)埃塞俄比亚皇帝的名字,其中据说孟力尼克一世是所罗门王与示巴女王马科达的儿子,埃塞俄比亚的第一任皇帝。 而更接近近代的孟力尼克二世则是在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战争的抵抗中作为组织者与领导者,被誉为民族英雄,在今天,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便有一座为纪念他以他名字命名的广场及竖立的雕像。

(孟力尼克二世的雕塑) 恩古布(Ngoubou),据说在喀麦隆稀树草原游荡的神秘怪物,据说它看上去像是犀牛的缩小版,长着六个角及蹄子,脾气暴躁,甚至会与非洲象争夺地盘,有人认为它或许是一种幸存至今的角龙类生物。 (6)

第三位被英雄特诺切寻到的,是狡诈的桑哈杰.康波雷与他难以捉摸的伙伴马汉巴。

桑哈杰过去曾被「聊聊棒」说服,英雄答应让出战利品,他才终于加入战士的队伍。

康波雷预见到特诺切与自己的壮烈结局,与日后被称作「烬寂海」之地将如何诞生。

「然而无妨,无妨,或许以毒蛇般精明闯出名声的恶棍,理应有那样逞英雄的一天」

桑哈杰.康波雷(Sanhaj Kompore),这个名字很难找到,我的能力有限,只能推测或许前半部分是来自于曾经最大的柏柏尔部落联盟桑哈贾(Sanhaja) 马汉巴(Mahamba),仍然是一种可能潜伏于刚果利夸拉省湖泊沼泽中,长达15米的巨大鳄鱼怪物,但还有另外来自于南非与中非的Chokwe人的解释,他们认为马汉巴是一种祖先或自然的无形精神。 (7)

第四位自愿追随英雄特诺切的,是年轻的布基纳与他那莽撞的伙伴康加玛托。

布基纳未曾经历过特诺切的苦战,但雄伟的黑曜石棒引他走上了凶险的前途。

战争在特诺切身上留下的无数伤疤,让布基纳确证了自己接下来要走的道路…

变革本应是年轻人的命运,为炽热的公义流血,也好过在安逸的草榻上腐烂。

布基纳(Burkina),也许是搞自西菲内陆国家布基纳法索的国名(Burkina Faso) 康加玛托(Kongamato),据传出没于赞比亚、安哥拉和刚果的类似翼龙的神奇生物,康加玛托在当地语言中译为“船只破坏者”。 (8)

第五位被英雄特诺切说服的,是矿山的首长松伽塔与他稳重的伙伴穆胡鲁。

「当年为了诸部的稳定,为避免再起争端,我曾向火神请愿投票将你放逐」

「如今你却仍不放弃血战…也罢,或许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后的战斗了吧」

「既然你决心一意孤行,那么我没有理由不来奉陪,但不要牵涉我的族人」

松伽塔(Sundjatta),记录西非马里帝国创始人桑迭亚塔的口头诗歌,篇幅有些长需要补的知识也很多,各位之后有耐心的话我会单开一帖来进行科普,在此依旧是先忽略不计。 穆胡鲁(Muhuru),来自肯尼亚的神秘生物,拥有许多巨大三角形背板的灰色蜥蜴,其头部细长,看上去很像鳄鱼。(同样也有学者认为其是剑龙的后裔)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迁徏的墨西卡人也曾流落到许多别国领土,并在生活不定时间后最终被驱逐。 (9)

第六位与英雄特诺切同行的,是他年轻时的死敌巨人图帕克,没有坐骑能承担他庞大的身躯。

特诺切提着大棒来到图帕克栖居处想找他聊聊时,他正细数着身上被挑战者留下的众多伤痕。「三百多处疤痕,二十多处骨折,还有一百枚黑曜石碎片深深嵌入了皮肉,小小的珠宝一样」「两百来处轻伤,两根肋骨破碎,一只眼睛再也分不清远近,你给我留下的战利品同样丰厚」

图帕克(Tupac),克丘亚语词源的男性名字,是印加帝国的一种皇室头衔(意为“皇室之物”),历史上有许多印加皇帝(萨帕印卡)将其作为自己的称谓,比如帝国第十任皇帝图帕克.印卡.尤潘基。

(图帕克.印卡.尤潘基) (10)

曾经的两位敌手哈哈大笑,就此联起手来。

就这样,特诺切从六大部落召集齐了盟友,

如明亮灿烂的野火般,与黑色的山岳相撞…

此处应点播一首星铁的boss曲《野火》……(bushi) 在了解了墨西卡人的起源以及特诺奇蒂特兰的建立传说后,再回过头来审视这把武器的文案,六大部落与不再归属任何一方,自成一派势力的特诺切,似乎恰是可以对应奇科莫佐托克的历史,只不过从原本的背离改为了汇聚(这里插播一句,实际上墨西卡人是认为,神明对他们的领导即是令他们在其他部族中脱颖而出的体现),而我们并不知道六部共同对坑“浊黑的潮流(或许是深渊?)”的结果是好是坏,此番考据只是将我个人找到的资料与猜想一一讲述,并不具备任何参考价值,不过,在纳塔上线后,诸位若仍想看到此类文章,我仍然会在玩完游戏后第一时间进行分析写作! 【最后的一点后记】 是谁大七夕的不写cp文跑来整搜索考据,是我啊(苦,苦苦),全篇一共6000字左右花费三天时间,甚至有许多国内没有的资料需要专门烤生肉,笔者真的下了许多辛苦,也致力于将美洲非洲的神话传说写的简单易懂,总之喜欢的各位,如果愿意请留下一个反馈,您的喜欢与评论就是对我的最大鼓励!

从已有信息中对纳塔内容的考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