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黄衫加身,终生无悔青春——十大黄衫一日游车手(下)

闲言少叙,书接上文<------没看的可戳链接。
6.马利尼斯·瓦赫特曼斯(Marinus Wagtmans,1971)
荷兰人瓦赫特曼斯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穿走了主将莫克斯身上的黄衫,但只穿了三分之一个赛段!
1971年莫克斯王朝正处于全盛时期,这位前两届环法冠军在环法之前(又双叒叕)赢了米兰-圣雷莫和列日-巴斯通-列日,并且他新加盟的莫尔泰尼(Molteni)车队也签下了包括1967年环法亚军范-施普林格尔和前两年环法总成绩分别是第6和第5的瓦赫特曼斯等超级副将。即使路易斯·奥卡尼亚在环法几周前的环多菲内有着统治级的表现,但面对这套豪华的阵容,奥卡尼亚们挑落“食人魔”莫克斯夺得环法总冠军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莫尔泰尼车队在第一赛段的团体计时赛就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并让莫克斯在比赛刚开始就穿上了黄衫。
为了给大巴塞尔地区(Basel Region,由于历史原因分属三个国家)申办首届欧洲运动会造势(但最后欧运会的计划还是流产了,直到2015年才在地理上不属于欧洲的阿塞拜疆举办了首届欧运会,作为奥运会的发祥地,却成为最晚举办洲际综合性运动会的地区,可以说是很有趣了),第二赛段被拆成了三个分赛段,从法国的牟罗兹(Mulhouze)出发,造访瑞士的巴塞尔(Basel)以及德国的弗莱堡(Freiburg)后返回牟罗兹。车手们在当天拂晓就发车了,第一个分赛段埃里克·勒曼(Éric Leman)毫无悬念地赢下了第一个分赛段,但瓦赫特曼斯这个赛段在车队中排名最靠前,所以稀里糊涂地就穿上了黄衫。

随后瓦赫特曼斯穿着黄衫比巴塞尔到弗莱堡全长90km的第二个分赛段,但“食人魔”对队友依旧十分贪婪。莫克斯在比赛刚出发7km的途中冲刺点就发动了突袭并抢到了5秒减秒,随后一路猛拉扩大和身后黄衫队友的时间差距,夺回了瓦赫特曼斯只穿了2小时29分31秒的黄衫。但他还不是穿黄衫时间最短的车手,有几位仁兄只在计时赛穿过黄衫。帕特里克·塞尔屈(Patrick Sercu)只在1974年环法哈雷尔贝克(Harelbeke,这个地名在春季古典赛中如雷贯耳)的短个人计时赛上穿了11分钟的黄衫,是历史上总成绩领骑时间最短的车手。在有了这一神奇的经历之后,他在第二天前往南希(Nancy)的赛段中砍下一胜并最终以总成绩第16名完赛,不过离莫克斯差得远着呢。
7.亚历克斯·斯蒂达(Alex Stieda,1986)
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参加环法时却身背最后一位号码布——210。但这位加拿大车手在第一个大组赛段就抢先勒蒙德(Le Mond)一步成为第一位穿上黄衫的北美车手。
1986年环法开赛前车迷们关心这么几个问题:La Vie Claire(一家保健品连锁店,直译为“明亮的生命”,不过鉴于其没有官方中文名,所以不译,其实可以叫“明生”?)车队如何处理最后一次参加环法的五冠王伊诺以及超新星勒蒙德之间的紧张关系?话题要扯到前一年的第14赛段,热苏斯·埃雷拉(Jesus Herrera)早早进攻,而伊诺却状态不佳而掉队,但他的队友勒蒙德却跟在埃雷拉集团过线。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他在最后1km的下坡高速摔车,虽然经过检查身体没有大碍,但满脸是血的画面也确实十分恐怖。第三周进入比利牛斯,第一个山地赛段伊诺再一次掉队,勒蒙德觉得自己赢环法的机会来了,向领队请求进攻,但被严词拒绝,因为五冠王的历史地位就在那里。最后勒蒙德只好跟着对手们一起过线,并在后一个赛段中帮助伊诺撑过了高山。伊诺清楚这个冠军是勒蒙德让给他的,所以他承诺第二年要帮助勒蒙德拿环法冠军。但是六冠王的诱惑这么大,他真的能坐怀不乱吗?另外埃雷拉和法比奥·帕拉(Fabio Parra)两位哥伦比亚猛将有没有希望问鼎冠军?Système U(法国的一家零售店公司)车队和他们的主将洛朗·菲尼翁(Laurent Fignon,3年后将是环法最惊心动魄的逆转的背景板)能否浑水摸鱼?也有些十分好奇的车迷想看获得外卡参赛的第一支美国车队7-Eleven(各位该不会不知道这个公司吧)会有什么表现,他们队中最让人期待的就是1980年普莱西德湖奥运会上包揽男子速滑全部5个距离金牌的埃里克·海登(Eric Heiden,要知道当年美国作为东道主只拿了6枚金牌)能否顺利完赛。只有极少数的硬核车迷会注意到之前最重要的战绩仅仅是英联邦运动会的4km个人追逐赛铜牌的斯蒂达。
在第一个大组赛段,斯蒂达就单飞突围,他的原意只是想争夺那时候环法特有的途中冲刺积分领骑衫,结果“不小心”也把途中的减秒吃掉了。尽管在到终点索镇(Sceaux)之前他被后面攻出来的5个人追上最后只获得赛段第5,但这足以让他穿上黄衫了。这位前医学生的成功是环法全球化的重要里程碑事件,他居然抢在像史蒂夫·鲍尔(Steve Bauer)、勒蒙德这些资历比他深、名气比他大的车手之前成为北美第一个穿上黄衫的车手。
但一个小时之后从默东(Meudon)到伊夫林省圣奎坦(Saint-Quentin-en-Yvelines)长达56km的团体计时赛,斯蒂达和他的队友的喜悦之情就化为乌有。他们车队此时厄运不断,发生了4次爆胎和1次摔车,甚至有一起波及到了黄衫使得他最终只能单独过线。他们车队的成绩也在21支队伍中名列倒数第二。虽然斯蒂达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一天,但这年环法对北美车手来说是大丰收。第二天美国车手戴维斯·菲尼(Davis Phinney)成功砍下赛段冠军。两周之后,星条旗飘扬在巴黎的上空,勒蒙德成为第一位(按照官方记录也是至今唯一一位)来自北美的环法冠军。
8.让-弗朗索瓦·博纳(Jean-François Bernard,1987)
这是他第二次参加环法,也是他第一次以主将的身份代表东芝(Toshiba)车队(就是上一节提到的勒蒙德和伊诺所在的La Vie Claire,只不过主赞助商变成了第三冠名赞助商)出战。他在风秃山上表现惊人,但第二天就遇到了大麻烦。
法国人在1987年夏天期待英雄。伊诺去年刚刚悬车致仕,菲尼翁状态不佳,这几年深受法国人的勒蒙德也因为被猎枪误伤而无法参赛。沙利·莫泰(Charly Mottet)、佩德罗·德尔加多(Pedro Delgado,咦?他是不是中国人[手动狗头])、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che)等人都希望在环法抢班夺权。但在第18赛段这个休息日之后折磨车手的风秃山爬坡计时赛,另外一个热门横空出世。从前伊诺的副将在卡尔庞特拉(Carpentras)到风秃山脚下的平路路段吊打全场,征服普罗旺斯巨人(Giant of Provence)时又碾压一众哥伦比亚爬坡手。这使他从总冠军外围竞争者一跃而为法国人的英雄。博纳一流的表现让人想起同样在风秃山赢计时赛并且穿上黄衫,最后一直穿到巴黎的沙利·戈尔(Charly Gaul)。
第二天早上队报头条的标题令人激动:"博纳:伊诺附体(Bernard à la Hinault,伊诺的名字正是博纳,这就是他们两个人的缘分)",让人回想起原来那个博纳(伊诺)的光辉历史就能预见这个博纳的远大前程。皮埃尔·沙尼(Pierre Chany,队报的资深记者)在专栏如是评价这个勃艮第人的飞跃:“他用耀眼的表现证明了他是在香街最终获胜的最大热门,也许没有之一。在将近一个半小时的骑行中他将天赋和所有出色的车手都有的兽性般的狂野,如果没有兽性,天赋再高也无济于事。”但此时他的领先优势还不稳固,罗奇、莫泰和德尔加多落后他不到4分钟,而后面还有4个阿尔卑斯山地赛段的考验。
之后一个赛段,黄衫遇到了一连串的麻烦,而他的对手也毫不犹豫地趁火打劫。一切都是离终点大约100公里快到图尔尼奥山口(Col de Tourniol)开始的。“那太疯狂了:我的车突然就爆胎了,我停下来换轮子然后往回追”,博纳事后再次唤醒了他最痛苦的记忆,“然后我的对手在补给区进攻,而我被堵在了集团后方,没办法第一时间回应,然后又在巴泰勒山(Col de la Bataille)上掉了链子。那时我几乎要疯掉了。我一直尝试将时间差距控制在1分钟到1分半钟,但最后10km我的油箱完全空了,只好放弃了。”最终他落后赛段冠军德尔加多4分16秒过线,总成绩榜上也落后新晋黄衫罗奇1分39秒。虽然他在倒数第二赛段第戎(Dijon)的个人计时赛上再次获胜,但这也只能让这位勃艮第车手站在总成绩领奖台的最下端。
9.罗曼·费吕(Romain Feillu,2008)
他只在绍莱(Cholet)附近的团队计时赛上穿了大约40分钟黄衫,虽然短暂但也很刺激。
2008年的环法并没有明确的热门车手,不过人们普遍认为会是澳大利亚人卡戴尔·埃文斯(Cadel Evans)和卢森堡的施莱克兄弟对决。法国此时在爬坡和冲刺两条战线上都青黄不接。既然无法和顶级的爬坡和冲刺车手正面对抗,许多法国车手选择不断尝试突围来碰运气。从圣马洛(San-Malo)到南特的第三赛段刚一发车,美国人威廉·弗里施科恩(William Frischkorn)的进攻就带出了意大利人保罗·隆戈·博尔吉尼(Paolo Longo Borghini)以及法国人萨米埃尔·迪穆兰(Samuel Dumoulin)和费吕。储蓄银行(Caisse d'épargne)车队对保护亚历杭德罗·巴尔韦德(Alejandro Valverde,写全名还有点不适应)的黄衫显得并不上心,这让四位突围车手看到了希望。最终科菲迪斯(Cofidis)车队的迪穆兰在小集团冲刺中率先撞线,领先主车群两分多钟的时间差距也让费吕成功穿上了黄衫。
那时费吕还是个年轻的冲刺手,他在前一个赛季由于弓形虫病发作,几乎整个赛季都在卧床休养。这下他从连赛段胜利的边都摸不着到突然穿上了黄衫。“我一直盼望着能够穿上黄衫”,他在穿上这件梦寐以求的衣服时说,“但这只出现在我最大胆的梦里面。我是从小看着安杜兰和勒蒙德长大的。显然山地赛段我是抢不到黄衫的,但是平路赛段抢到也是极好的。”他是继西里尔·德赛尔(Cyril Dessel)之后两年第一个穿上黄衫的法国车手,但要像2004年的托马斯·沃克勒(Thomas Voekler)穿那么久几乎是不可能的。
下一个赛段是在绍莱附近29km长的个人计时赛,这位阿格里图博(Agritubel)车队的车手在众多热门的压力下保住黄衫看起来不太可能,不过这浇灭不了新晋领骑者的热情。尽管他晚上一直在脑海中回放头一天的比赛而几乎没睡着觉,但他享受他穿着黄衫领骑的每一分钟。最后并没有童话结局发生,斯特凡·舒马赫(Stefan Schumacher)赢得赛段冠军并穿上黄衫,但后来由于药检不合格,这一荣誉也被褫夺了。40分43秒的穿着黄衫时间只比上面提到的1974年的塞尔屈的11分钟以及另一位比利时人菲利普·吉尔伯特(Philippe Gilbert,按照法语发音应该叫吉尔贝,但既然木已成舟,也就不予细究了)在雷埃萨尔23公里长的团队计时赛上的25分27秒要长。
10.马克·卡文迪什(Mark Cavendish,2016)
在2016年之前,他几乎拿到了除了黄衫之外所有冲刺手所能获得的荣誉。最终他的耐心得到了回报。
环法时不时就会在最开始设置平路赛段,让各路冲刺好手有机会穿黄衫显摆一下。像上世纪50年代的达利加德、60年代的鲁迪·阿尔蒂希(Rudi Altig)以及更近一些的马里奥·奇波里尼(Mario Cipollini)、托尔·胡舒福德(Thor Hushovd)和马塞尔·基特尔(Marcel Kittel)。但卡文迪什在2016年环法之前已经赢了26个赛段冠军却从来没穿过黄衫。尽管他已经穿过环意、环西的领骑衫,2011年穿上了绿衫以及彩虹衫,2013年穿上了英国国家冠军衫,但最让他魂牵梦萦的黄衫却一直在和他躲猫猫。像2014年在英国的父老乡亲面前上演自杀式冲刺,对他来说是彻彻底底的惨痛经历。
在两年后再次在开局设立平路赛段之后,绝大部分专家都坚信像基特尔、萨甘(Sagan)、克里斯托弗(Kristoff)、格雷佩尔(Greipel)和马修斯(Matthews)这些车手都比盘爷有机会穿上黄衫。但曼岛飞弹在当年盟军诺曼底登陆地之一犹他海滩(Utah Beach)再度发射,赢了亚军基特尔将近两个车身。菲利普·布韦(Philippe Bouvet)第二天的队报上写道:“这位曼岛的冲刺手终于实现了儿时的夙愿,同样也弥补了两年前在皇室成员们眼前错失黄衫的遗憾。”
卡文迪什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在他的第十次环法穿上了黄衫。不过还有比他等到黄衫的时间还要长的。亨克·吕伯丁(Henk Lubberding)直到1988年第12次参加环法时才初尝黄袍加身之喜、阿尔伯托·埃利(Alberto Elli)则是在2000年第11次参赛时才有缘披黄。和卡文迪什一样,沙瓦内尔也是在第十次参赛时才穿上黄衫(2010)。一天之后,和卡文迪什一样胜场累累的萨甘在瑟堡(Cherbourg)赢得赛段冠军后接过了曼岛人的黄衫,同样是第一次穿上黄衫,萨甘并没有卡文迪什等得那么久。
马上就要迎来黄衫的第二个一百年了,也许到时候再来盘点,就是“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大家应该珍惜现在刚要开赛还没开赛的时光,这时候比赛还有无数种可能,最为精彩,比赛结束时却只演完了一个剧本,总归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个人私心希望皮诺能赢,才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呢。最后祝大家观赛快乐!
全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