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们的出处(十三)
01
人生如逆旅
出处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钱穆父(fǔ):“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钱穆,名勰,为苏轼好友
都门:都城的城门
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级须换不同木材,称为改火;指季度更替
筠:竹
逆旅:旅店,客舍

全词的语调都极其平和,就像苏轼自己写的词句“无波真古井”一样。“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本出自白居易《赠元稹》“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这里化用此句赞美友人高风亮节,坚守从政观和人生观,同时也可说是在自我勉励、相互砥砺。
下片虽然说“惆怅孤帆”,但紧接又“淡月微云”,再加之《临江仙》的柔和韵律,仿佛这惆怅之情也变得很淡很淡。后一句“不用翠眉愁”则将这离愁一扫而空,属于标准的苏轼式结尾。
至于这句最为出名的“人生如逆旅”,包括经常出现在某类文章中的“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我感觉很多人并不真正明白它们的含义。“逆旅”二字极具迷惑性,其实既与“逆”无关又与旅行无关。真正意思不是说人的一生就像在逆境中前行或者生活就是一场逆水行舟的旅行,纵使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之舟就像苇叶一般脆弱易覆,也要坚定地驶向梦想与荣光的远方云云。不幸的是,多数文章往往是这样理解的,完美地契合了鸡汤文等的需求。

既然逆旅是旅店之意,那么此句的含义应当为:人的一生就像是来这世间留宿一晚,而我也不例外,只是天地间的过客罢了。弦外之音便不难想到:既如此,又何必为这人间的一时离别而伤心动情呢。
读起来虽能感受到作者历经宦海沉浮、身世飘零,却不会感受到由此而来的悲叹与失意,反而像是一股涓涓暖流,给人以启迪与慰藉。除苏轼外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喜欢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