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集全】《汉字宫》全套

汉字并不难,字理是关键,
先认象形字,再学串和联,
象形字似针,形意字似线,
形意加读音,字字记心间。
【来也明白,去也明白】
理字双变法:古代先贤用鸟爪造字,日月山川皆是符号,古人再符号的基础上加上了古人自己的理解出现了现在的象形文字,此章节目的是理解象形字的理念,理解了字形再理解读音,便能明白古代先贤造这个字的基本意思,以后再看到相似的字形后就能明白。
日出时太阳的形状被古时人类先贤所记录,后来日字逐渐演变称为现在的“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世说新语·自新》
日以俱来,吾与若俱观之。——《列子·汤问》
天黑了之后月亮升起,古人把月亮缺失的样子理解成“月”的形象。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书·洪范》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晋· 陶潜《归园田居》
太一祝宰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史记》
每天早上太阳从天边升起,把光与热传播到世界,再到西边慢慢落下。
古人就把这一段从日出到日落的时间,叫做【一日】,所以这个“日”字既表示太阳,也表示时间。
古人把半月表示为月亮,应为大多数时间古人看月亮是半圆形,另一个意思就是区别【日与月】,古人发现月亮从半圆到整圆,又到半圆,再到月牙,这样圆缺一次,大约30天,所以就把这一段时间称为“一个月”,这个“月”也有两个基本概念,【一个是表示月亮,一个是表示比“日”长的时间单位】,“月”的发音是【圆、缺】合成的,圆的声母是【y】缺的韵母是【ue】,合起来念【yu e】【月】。
【指事。从月半见。本义:黄昏,傍晚】
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周礼·地官·司市》
今夕何夕。——《诗·唐风·绸缪》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人们用这个夕字来表示【黄昏】【傍晚】,有时也表示【晚上】,比如【旦夕】【朝夕】【夕阳】等。
在日月交替运转的过程中,我们在黄昏或者是清晨时,常常能看到一颗明亮的星星,这颗星叫做【启明星】,也叫【太白金星】还有叫【明星】,应为它往往是在月亮还没有露面的时候,就出现在西方,所以古人便把它读做[xi]【夕】。
在没有笔墨纸张之前,古人就是用青铜器【刀】刻字的。
因为曲线不如直线好刻,后来就把曲线形的象形字变成方块形的了。
后面就演化出了汉字的基本笔画,比如 一 丨 丿 丶乛
“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丨”,是一个象形文字,是一个多音字,读音有shù、gǔn、yī、tuì
1、读作“竖”(shù),意同“竖”。意思和“火柴棍”差不多,同“竖”。
2、读作“一”(yī),为姓氏。
3、读作“衮”(gǔn),意为上下相通,引而上行读若囟,囟之言进也。
4、读作“退”(tuì),此时从上往下写,引而下行读若退,与上条意相反。
“丿”,pie,古同“撇”,汉字主要笔画之一,自右上向左下斜。
意为“不”。在汉字中多有使用,如“戊”为“不动之戈”。
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径园三尺,深3-4寸。至今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境内仍有以“丿”命名的乡镇,如东台的曹丿镇、华丿镇。在广东话中迄今还保留其“不”的读音,意思与”舀“相同。
“丶”,zhǔ,是一个汉字。同时,它也是汉字基本笔画之一——点。
1、同“主”。
2、同“注”。
3、姓。
“乛” ◎ 同“乙”,汉字部首。
古代人把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的左方称为“偏”,右方称为“旁”,现在合体字各部位的部件统称为偏旁。
部首外型为常用字者,直接称呼“~字旁”,如:鱼字旁、羊字旁、食字旁。
单人旁“亻” 如:他
双人旁“彳” 如:行
提手旁“扌” 如:打



提土旁“土” 如:地、场、城
竖心旁“忄” 如:情
立刀旁“刂” 如:刊
绞丝旁 “糹” 如: 绞
左耳旁“阝(阜)” 如:队
右耳旁“阝(邑)” 如:邓
单耳旁“卩”如:印、却
犬部和爪部 犬部也称反犬旁 爪部也称爪子头“犭”和“爫” 如:狗、采
衣字旁“衤” 如:褪
示字旁“礻” 如:礼
建字旁“廴” 如:建
将字旁“ 丬(爿)”如:壮、状、将
广字旁 “ 广”如:庄、店、席
2、在上面者、或外包文字上面与左边者,称为头
包字头“勹”
宝盖头“宀”
秃宝盖“冖”
竹字头“竹”
草字头“艹”
病字头“疒”
登字头“癶”
春字头“”
四字头“罒”
虎字头“虍”
3、同时夹著文字上下者称为框
国字框或大口框“囗”
4、在下面的称为底
走之底“辶”
足字底“足”
5、例外
两点水(冰字旁)“冫”
三点水 “ 氵”如:江、汪、活
四点水(四点底)“灬”
私字儿“厶” 允、去、矣
弄字底儿 “廾”开、弁、异
三撇儿“彡” 形、参、须
折文儿“夂” 冬、处、夏
三拐儿“巛”甾、邕、巢
部首读音:
其实每一个部首都是汉字,都有自己的读音,越来越多的人不知道部首有读音,都称呼为某某旁,某某底,其实,这并不是十分准确。具体部首的读音如下表。左边的是注音字母,右边是汉语拼音。
对于简单的字不再标注拼音以繁体字部首为标准,但是会自动变成简体字。比如厂字,和工厂的厂原本是不同的字,读音也不同,简化为厂,但是都部首读音时,读hǎn为宜。汉字简化有一个简体字对应多个繁体字,或者简化字里原本就是古字,和被简化的字有区别,这点需要注意。
1
一【|】
丨【ㄍㄨㄣˇ】【gǔn】
丶【ㄓㄨˇ】【zhǔ】
丿【ㄆ|ㄝˇ】【piě】
乙【|ˇ】
亅【ㄐㄩㄝˊ】【jué】
2
二【ㄦˋ】【èr】
亠【ㄊㄡ】【ˊtóu】
人【ㄖㄣˊ】【rén】
儿【ㄖㄣˊ】【rén】
入【ㄖㄨˋ】【rù】
八【ㄅㄚ】【bā】
冂【ㄐㄩㄥ】【jiōng】
冖【ㄇ|ˋ】【mì】
冫【ㄅ|ㄥ】【bīng】
几【ㄐ|】【jī】
凵【ㄎㄢˇ】【kǎn】
刀【ㄉㄠ】
力【ㄌ|ˋ】
勹【ㄅㄠ】【bāo】
匕【ㄅ|ˇ】【bǐ】
匚【ㄈㄤ】【fāng】
匸【ㄒ|ˋ】【xì】
十【ㄕˊ】
卜【ㄅㄨˇ】
卩【ㄐ|ㄝˊ】【jié】
厂【ㄏㄢˇ】【hǎn】
厶【ㄙ】【sī】
又【|ㄡˋ】
3
口【ㄎㄡˇ】【kǒu】
囗【ㄨㄟˊ】【wéi】
土【ㄊㄨˇ】【tǔ】
士【ㄕˋ】
夂【ㄓˇ】【zhǐ】
夊【ㄙㄨㄟ】【suī】
夕【ㄒ|ˋ】
大【ㄉㄚˋ】
女【ㄋㄩˇ】
子【ㄗˇ】
宀【ㄇ|ㄢˊ】【mián】
寸【ㄘㄨㄣˋ】
小【ㄒ|ㄠˇ】
尢【ㄨㄤ】【wāng】
尸【ㄕ】【shī】
屮【ㄔㄜˋ】【chè】
山【ㄕㄢ】
巛【ㄔㄨㄢ】【chuān】
工【ㄍㄨㄥ】
己【ㄐ|ˇ】
巾【ㄐ|ㄣ】
干【ㄍㄢ】【gān】
幺【|ㄠ】
广【|ㄢˇ】【yǎn】
廴【|ㄣˇ】【yǐn】
廾【ㄍㄨㄥˇ】【gōng】
弋【|ˋ】
弓【ㄍㄨㄥ】
彐【ㄐ|ˋjì】
彡【ㄕㄢ】【shān】
彳【ㄔˋ】【chì】
4
心【ㄒ|ㄣ】
戈【ㄍㄜ】
户【ㄏㄨˋ】
手【ㄕㄡˇ】
支【ㄓ】
攴【ㄆㄨ】【pū】
文【ㄨㄣˊ】
斗【ㄉㄡˇ】【dǒu】
斤【ㄐ|ㄣ】
方【ㄈㄤ】
无【ㄨˊ】
日【ㄖˋ】
曰【ㄩㄝ】
月【ㄩㄝˋ】
木【ㄇㄨˋ】
欠【ㄑ|ㄢˋ】
止【ㄓˇ】
歹【ㄉㄞˇ】
殳【ㄕㄨ】
毋【ㄨˊ】
比【ㄅ|ˇ】
毛【ㄇㄠˊ】
氏【ㄕˋ】
气【ㄑ|ˋ】
水【ㄕㄨㄟˇ】
火【ㄏㄨㄛˇ】
爪【ㄓㄠˇ】
父【ㄈㄨˋ】
爻【|ㄠˊ】
爿【ㄑ|ㄤˊ】【qiáng】
片【ㄆ|ㄢˋ】
牙【|ㄚˊ】
牛【ㄋ|ㄡˊ】
犬【ㄑㄩㄢˇ】
5
玄【ㄒㄩㄢˊ】
玉【ㄩˋ】
瓜【ㄍㄨㄚ】
瓦【ㄨㄚˇ】
甘【ㄍㄢ】
生【ㄕㄥ】
用【ㄩㄥˋ】
田【ㄊ|ㄢˊ】
疋【ㄕㄨ】【shū】
疒【ㄔㄨㄤˊ】【chuáng】
癶【ㄅㄛ】【bō】
白【ㄅㄞˊ】
皮【ㄆ|ˊ】
皿【ㄇ|ㄣˇ】
目【ㄇㄨˋ】
矛【ㄇㄠˊ】
矢【ㄕˇ】
石【ㄕˊ】
示【ㄕˋ】
禸【ㄖㄡˊ】【róu】
禾【ㄏㄜˊ】
穴【ㄒㄩㄝˋ】
立【ㄌ|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