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意志力杀手——负面情绪|自控力

当负面情绪袭来,干扰你计划的事情会看起来格外诱人——工作压力大时暴饮暴食;深夜为失眠烦心时点开购物软件冲动消费……尽管我们不愿意见到,意志力失效的确十分常见。
为什么负面情绪让我们屈服于诱惑?

PART01 大脑想让你“快乐”
举个例子:小A,一个习惯拖延工作的人……
越是临近截止日期,小A就越是焦虑;但ta并不会因此专心于工作并争取提前完成。反之,任何一件工作外的事,都能轻易转移ta的注意力!在评价小A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之前,要先明白大脑指挥我们做事的两个原则:保证生命、维持快乐。
#大脑:要快乐
大多数人会用吃东西、喝酒、购物、网络游戏等形式去释放压力。这些方法能够激活大脑奖励系统,释放多巴胺,从而让我们感到快乐。 所以,小A面对着“截止日期”这样的压力和焦虑,大脑首先get到的是“不快乐”,为了维持快乐,自然就会去追寻ta熟悉的“奖励”——做点别的什么。
最终结果可想而知,本就害怕无法完成工作的小A,被吃东西、玩手机等分散了注意力。当ta从短暂的“快乐”中清醒过来,工作的压力和焦虑只会继续增加!

压力和消极情绪会驱使我们做出一些不符合逻辑的事:
因为拖延而焦虑,会通过继续拖延避免不快;因为经济压力而感到担忧,会通过购物来缓解忧虑;因为暴饮暴食感到痛苦,通过进食自我安慰……这是“要快乐”的本能,和“坚定目标”的意志力之间的PK。#失效的罪恶感每当意志力失效,都会产生罪恶感,但这种罪恶感往往不能帮助我们走出“放纵-后悔-放纵”的循环。
当我们因为“做错事”而责备自己的时候,所带来的低落情绪会进一步侵蚀有限的意志力,让我们更容易屈从于诱惑。最后,那些责备和后悔还可能将我们引向最糟糕的情况:破罐子破摔——“反正我的工作今天完不成了,那我为什么不再做点别的事呢?”“反正我已经吃了一个蛋糕打破了减肥计划,那一袋薯片又算得了什么呢?”
然而,这样放纵自己的结果往往是更强烈的自责。罪恶感就这样起了反效果,让我们深陷恶性循环。
恶性循环中,我们做错了什么?

PART02 需要避免的情况
在这里列出我们最常出现的两个错误想法:“我是一个失败者”、“下次一定”。
#“我是一个失败者”

前文已经提到,负面情绪和压力会降低意志力;自责和罪恶感会加重这种负面体验,进一步降低意志力。
因此,当意志力没有经受住挑战,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为了“失败”责备自己,而是及时抚平消极情绪,阻止它对意志力的进一步破坏。
#“下次一定”

“下次我一定要……”的决心和承诺看似能让我们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积极投身于新的计划。但要警惕其背后隐藏的陷阱。
在向目标迈进的路上,制定目标、下决心的“承诺”永远是最简单的一步,无需意志上的努力,并且能给人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真正艰难的,是持续向目标努力的过程,也是意志力最容易失效的过程。
这种“虚假的承诺”常常出现,带给我们“自控”的错觉;事实上,它就像拖延患者的拖延一样,只是一种麻痹自己,暂时调节情绪的“奖励”。的确能带来充满希望的感觉,但我们最需要的是“承诺”的后续——真正面对意志力挑战,做出切实的改变。
如何打破这一恶性循环?

PART03 应对意志力失效
第一次“意志力失效”后的应对至关重要,如果我们能够在第一次“放纵”后及时调整情绪状态,恢复意志力储备和斗志,继续向目标努力;就能打破“放纵-后悔-放纵”这一循环。
提醒:真正的快乐
大脑可能不会在第一时间想到那些所谓的“奖励”并不会让你快乐。但我们可以为它准备一些“提醒”,提醒它真正能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东西是什么。
对于习惯拖延工作的小A来说,ta可以设置一个“提前完成工作好快乐”的手机壁纸或者电脑屏保,提醒ta不拖延的结果有多棒,多么有成就感。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一个容易被看到、听到的提醒,告诉自己“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在压力袭来前安抚枯燥、调节负面情绪,从而帮助我们有意识地远离那些毫无意义的压力、困扰。
谅解:我是个会犯错的普通人
也许你会认为“这就是在找借口”、“原谅自己我将一事无成”;因为一直以来,我们就是这样被严厉地管教的。但要记住一点:我们不再是小孩子,无需责备和惩罚才能自我控制。我们需要的其实是支持的力量。
所以不要再用“我是一个失败者”“我怎么能这样”的话去批评、折磨自己。用自我谅解去排解失败后的沮丧情绪,唤醒责任感,使意志力免受“二次伤害”。你可以试着这样做——
第一步:关注此刻的感受,你对自己说了什么?你的情绪是怎样的?
第二步:对自己说:我只是个普通人,我也会犯错;想象一下那些你尊敬、关心的人也曾面临和你一样的抗争和挫折。挫折并不意味你本身有问题,也并不意味着你将一蹶不振。
第三步: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朋友遇到了一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安慰ta?说一些鼓励的话,为“ta”指明继续追寻目标的道路。

小结:安抚情绪,面对挑战
有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因此带来的意志力失效也无需过度自我责备。首先安抚情绪,记住什么才能让自己真正快乐起来,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再回到追求目标的道路上,面对接下来的意志力挑战,避免虚假的承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