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的规律不适用群体
前言:
这次聊的也算是看待事物和现象的视角。

个体和群体的关系是:个体是群体中的一个特定组成部分,比如说这里有一群人,这群人里面有我。
这群人是群体,我是里面的个体。
个体的上限极高,因为个体有可能是“天选之人”。
不管事情的概率有多低,千分之一也好,万分之一也罢。你作为个体,都有可能“恰好”是这里的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
群体的上限很低,因为群体是一切可能性的总和。
对群体来说,概率意味着事情会以怎样的方式在群体中分布。
比如1%的人倒霉、10%的人好运、89%的人一般运气——这意味着群体之中的100个人,有1个倒霉、10个好运、89个一般般。
如果概率变成5%的人倒霉,20%的人好运,75%的人一般运气,这意味着群体之中的100个人,有5个倒霉、10个好运,75个一般般。
发现了吗?
对群体来说,不管概率怎么变化,群体都囊括了所有的可能性,概率唯一改变的是状态分布。
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区别,使得它们遵循不同的规律。
比如这里有新华词典,学完它可以让人成为特定领域的极优秀人士。
你学这个词典,有可能学会、精通,有可能最后成为极优秀人士。
尽管这个词典很难弄到手,但你有可能弄到。尽管这个词典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但你有可能看得懂。尽管学习它的过程有很多困难,但你有可能克服这些困难。
所有必要的可能性,恰好在你这里都实现了,所以你真的弄到了、学会了、精通了。
然后你成为极优秀人士了。
个体就是有可能堆叠许多可能性,然后堆叠出“天选之人”,即聚各种好运于一身的人。
不过群体就不是这样了。
虽然有新华词典、学完能成为极优秀人士。
但群体之中一部分人必定不知道它的存在,这一部分人无法成为极优秀人士。
剩下的知道它存在的人,又有一大部分无法弄到它,这部分人无法成为极优秀人士。
能弄到它的人,又有一大部分看不懂它,这部分人无法…
能看懂它的人,又有一大部分无法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这部分人…
能克服这些困难的人,又有一大部分遇到了别的原因所以只能放弃…
层层筛选之下,只有极少数的人学完了、成为极优秀人士了。
这部分人就是那1%或者0.1%。
如果一件事的成功率是1%,对个体来说,你能争取一下那百分之一,也许它就是你呢?
不过对群体来说,注定有99个人无法成功。群体不知道这99个人具体是谁,但肯定有99个人无法成功。
理解个体和群体适用不同的规律,能让你更清晰的理解你遇到的那些事。
你能做到的,别人不一定能做到。你所成就的事,别人不一定能成就。你走过的道路,别人不一定能走过。
因为你可能是堆叠了许多可能性的人,而别人不是。
又因为你生活在群体之中,所以「没有堆叠可能性」的人必定存在,而你迟早会遇到他们。
对群体来说,没有“不可能”,只要存在概率,它就必定会在群体中发生,只是说不准会发生在哪里。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你可能是群体之中、没有堆叠可能性的人,而你遇到的某个人,可能恰好堆叠了许多可能性、所以有一些很特殊的表现。
这种“堆叠了几次可能性”的区别,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感知偏差。
对没有堆叠可能性的人来说,那件事很难。对堆叠了可能性的人来说,那件事很简单。
因为双方的条件不同,做起来的难度确实有所不同。
基于这样的差异,各方视角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尤其是「堆叠了可能性的人」可能无法意识到「自己堆叠了很多可能性,而别人没有」这样的事实。
破除这种视角局限性的方法就是尽量意识到“个体”不是“群体”,然后尝试脱离自身的个体位,去观察群体的状态。

我是若终有一天,今天是每日更新的第1140天!
觉得写的不错,就点个赞吧——据说专栏双击屏幕是一键三连~
看更多内容,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