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律,宪法,罗马法你别跑,快到碗里来

最近接到有小伙伴们反馈,觉得考试当中一件到关于法律有关的题目就觉得蒙圈。和一些经济文化相关内容相比,法律可能对一些同学来说有些距离感,但其实考试中我们常考的只有几个法律,其中又可以分为:
1.主要考察其对法律本身意义的
2.更偏重考察其政治意义的
这两大类型是我们考察与法律相关历史知识时候的常考方向,今天我们就来先看看,主要考察其对法律本身意义的: 秦律,罗马法,《拿破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秦律
中国秦代法律的总称。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六年)商鞅相秦,实行变法,以李悝的《法经》为蓝本,改法为律在犯罪与刑罚方面,秦律以先秦法家的性恶论为思想基础,以重刑主义为其指导思想,规定了殊多种类的犯罪和相当严酷的刑罚。汉初虽曾删除秦代苛法,但秦律对后世仍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秦律修订,作为全国统一的法律颁行各地。《秦律》的律文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生活等各个方面,使各行各业“皆有法式”。秦律有调整封建经济的作用,并且基本上是镇压农民的反抗,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工具。秦律为以后的汉律所继承。
做题金点
秦律是地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是秦始皇统治全国的有力武器;
秦律以先秦法家的性恶论为思想基础;
秦律为以后的汉律所继承
罗马法
一、古罗马最早的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1)起源:——从前6世纪末到前5世纪中期
①习惯法:
A.概念:指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并默认的社会生活法则;
B.特点:法律与习惯之间无明显界限,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C.局限: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方便,损害平民利益。
②成文法:
A.原因:平民为争取权利同贵族进行的长期斗争的结果;
B.诞生标志:公元前451,《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C.特点:内容广泛,法律条文明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
D.评价:a.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b.其主要目的在于严格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及其统治秩序,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私有财产权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2)发展:公民法(也称市民法)
A.概念:罗马公民法由公元前450年开始公布的"十二铜表法"逐渐演变而来,适用于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十二铜表法》就是一部典型的习惯法。
B.局限:狭隘性(指适用范围及内容);注重形式。
二、罗马法的集大成---《民法大全》(万民法)
A.概念: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公民的法律,主要调整财产关系。
B.原因:在罗马扩张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公民法已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
(3)完成: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皇帝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罗马法加以 整理和编纂,汇编成《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三、罗马法对维护罗马统治的作用和历史影响
★罗马法的作用
罗马帝国制定和实施万民法的目的是为了维系和稳定庞大帝国的统治。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各种法规的及时制定和有效执行;同时还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影响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堪称古代世界最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
★罗马法的影响
1.对罗马的影响:一定程度上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有利于其大肆扩张。
2.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1)是近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中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及诉讼原则,甚至政治制度的某些方面也来源于罗马法。
(2)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3)对亚洲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和日本的民法都受到罗马法的影响。我国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罗马法的原则。
做题金点
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遵循的原则是自然理性、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罗马法在形式上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
罗马法在整体结构上分为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罗马法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或《民法典》。 这部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理上拥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切法律制度的基础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该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1954年9月20日,首部宪法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是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下面我们准备了五个题目给大家练练手,注意它们是和知识点一一对应的哟~
1.(海南省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罗马法学说为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民法典》等法律奠定了理论基础。据此推断,罗马法与近代欧美国家法律都( )
A.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B.保障多党轮流执政C.维护议会至上的权力 D.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中的自然法蕴含着人人平等、法律至上等观念,英国的《权利法案》和法国的《民法典》都体现的是对民众权力的肯定,因此三者的法律都蕴含着人文主义精神,D正确;A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征,排除;B与材料无关,排除;C仅适用于英国的《权利法案》,排除。故选D。
2.云梦秦律《厩苑律》记载:在每年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评比耕牛,满一年,在正月举行大考核,成绩优秀者,赏赐田啬夫酒一壶,干肉十条,免除饲牛者一次更役,赏赐牛长资老三十天。由此可见,秦朝( )
A.与六国经济水平相当B.普遍使用耕牛C.牛耕发挥了重要作用D.重视推广牛耕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评比耕牛”“成绩优秀者,赏赐田啬夫酒一壶,干肉十条,免除饲牛者一次更役,赏赐牛长资老三十天”可知,秦朝评比耕牛的奖罚制度十分明确,体现了牛耕发挥了重要作用,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六国经济发展水平,排除A项;“普遍使用耕牛”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体现牛耕发挥了重要作用,未体现“重视推广牛耕”,排除D项。故选C项。
3.(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新课标Ⅲ))
材料一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据《汉书》《后汉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答案】
(1)同:建立了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
异:汉朝郡县严格执行统一的制度法令,罗马帝国行省权力较大;汉朝实现了文字统一,罗马帝国未能实现语言文字的统一;汉朝强调教育、教化和伦理规范的作用,罗马帝国重视法律的作用;汉朝制度上对各地区民众同等对待,罗马帝国境内民族区别对待较明显。
(2)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强化了民族认同;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
【详解】
(1)同:根据材料“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整个帝国人口约5 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 900多万人”可以得出“疆域辽阔和人口众多”;根据材料“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可以得出“都制定了统一的法律”;根据材料“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可以得出“都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
异:根据材料“实施统一制度、法令”、“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可以得出“汉朝实行统一的制度和法令,罗马行省的权力较大”;根据材料“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可以得出“罗马为实现文字的统一,汉朝实现了文字的统一”;根据材料“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可以得出“罗马注重法律统治,汉朝注重儒家的伦理道德”;根据材料“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可以得出“罗马对境内民族区别对待,汉朝对待百姓的态度是一种平等的态度。”
(2)意义:结合上述分析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需要从奠定中国疆域、民族认同、统一的价值观及治国理念等方面进行分析。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拿破仑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发展了资本主义,保护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府可以按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成立一系列经济协会,指导监督经济活动。在法律上,1804年颁布《拿破仑法典》(即《民法典》)、1807年颁布《商法典》、1810年颁布《刑法典》,这些成文法典成为近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社会的法律规范。不得不说,拿破仑对法国的影响是巨大的。 ——摘编自杨艳《浅析拿破仑对法国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在成立后颁布的《临时约法》第六条明确规定:“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另外政府还专门颁发了有关保护私有财产的五条命令,说明“凡在民国势力范围之人民,所有一切私产,均应归人民享有”,并通令京内外各级官署切实遵行照办,“以安民心而维大局”。南京临时政府还颁行商业注册章程,以促进实业的振兴。此外,南京临时政府在短时期内清理大清银行,建立中国银行,以期发展金融业;积极鼓励民间创立各类商办公司和企业。“对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工矿企业,一经申请,临时政府无不批准立案,其中包括煤矿、银行、航运、军械制造、缝工、皮工、铁工、鞋工、制革、磨面、轧米、榨油、工艺、渔业诸方面。遇有地方官侵夺私产、破坏营业者,即令有关部门彻底清查,妥为解决。”对于海外侨商回国创办公司,南京临时政府更是予以大力支持。此外,南京临时政府曾多次发布有关命令,要求各级官署采取得力措施恢复市场经济秩序,这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摘编自朱英《论南京临时政府的经济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的统治对法国工业化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南京临时政府发展实业的措施及其意义。
【答案】
(1)促进作用:加强中央集权,保证了政令贯彻;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立一系列经济协会,指导监督经济活动;以法律形式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2)措施:以法律形式保护私有财产和经营自由;积极发展金融业;鼓励民间创立各类商办公司和企业;鼓励华侨回国投资;注意恢复市场经济秩序。意义: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详解】
(1)促进作用:根据材料“拿破仑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发展了资本主义,保护了资产阶级”和所学知识可概括出加强中央集权,保证了政令贯彻;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根据材料“经济上,政府可以按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成立一系列经济协会,指导监督经济活动”可概括出成立一系列经济协会,指导监督经济活动;根据材料“这些成文法典成为近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社会的法律规范”可概括出以法律形式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2)措施:根据材料“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政府还专门颁发了有关保护私有财产的五条命令”可概括出以法律形式保护私有财产和经营自由;根据材料“南京临时政府在短时期内清理大清银行,建立中国银行,以期发展金融业”可概括出积极发展金融业;根据材料“积极鼓励民间创立各类商办公司和企业”可概括出鼓励民间创立各类商办公司和企业;根据材料“对于海外侨商回国创办公司,南京临时政府更是予以大力支持”可概括出鼓励华侨回国投资;根据材料“南京临时政府曾多次发布有关命令,要求各级官署采取得力措施恢复市场经济秩序”可概括出注意恢复市场经济秩序。意义:结合南京国民政府鼓励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和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如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罗马帝国作为“国家”组织走向了尾声,但罗马法却陆续铸造了很多欧陆国家的民法体系。从葡萄牙到俄罗斯,然后从欧洲大陆出发,又塑造了整个拉美法律传统。随后在19世纪末,德国法学理论的重要影响达至日本。因此,罗马法继续在各种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中存续。……几十年前,罗马法在中国开始落地发芽,中国民事立法也是罗马法穿越千年时光,跨越陆地海洋得以延续的非凡景象。——摘编自黄美玲《法律帝国的崛起》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此前我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皆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现在,国家市场经济已经确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进入全面依法治国新时期。这是编纂民法典的客观成熟条件。——刘世国《编纂民法典的时代背景与指导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古罗马法件的最髙成就,并列挙西方延续罗马法的重大成果。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地位,并概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有利因素。
【答案】
(1)成就:《罗马民法大全》;成果: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形成“英美法系”;法国颁布《法国民法典》(或“拿破仑法典”);形成”大陆法系”或“民法系”
(2)地位: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有利因素:建国后四次民法制定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从罗马法、法国《民法典》等西方法律中汲取智慧;
【分析】
(1)关于成就,根据材料一“,但罗马法却陆续铸造了很多欧陆国家的民法体系”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是《罗马民法大全》。关于成果,根据材料一“从葡萄牙到俄罗斯,然后从欧洲大陆出发,又塑造了整个拉美法律传统。随后在19世纪末,德国法学理论的重要影响达至日本。因此,罗马法继续在各种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中存续”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形成“英美法系”;法国颁布《法国民法典》(或“拿破仑法典”);形成”大陆法系”或“民法系”
(2)关于地位,根据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可知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地位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关于有利因素,根据材料二“此前我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皆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得出建国后四次民法制定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根据材料二“国家市场经济已经确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进入全面依法治国新时期”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罗马法、法国《民法典》等西方法律中汲取智慧方面回答。
这样看,基础知识点的积累是不是很重要呢?百变不离其宗,只有稳固基础,基础分拿到了,我们才能说其他提分的方面。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