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没看懂的瞎扯淡》
《EVA新世纪福音战士》TV26集看完了
(ง •̀_•́)ง
很牛皮的一部番,感觉看懂的地方不多。(还是书读少了(T_T))
说说看懂了的吧(自我感觉看懂了的地方)。
俺从某种意义上低估了这部番,作为圈内无人不知的被誉为“神作”的一部动漫,怀着极高的期待去看他的,结果却被战斗风格给误导了,以为是部反映宏观层面(社会、文明、人类等整体)问题的作品,实际上更多的还是把视角集中在个体身上。
总共26集,一直到第25、26集才用独特的表现手法(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切入角色的内心世界,可以说没有后两集,只有前24集的EVA是佳作,而不是神作。前24集就像是引线,都只是再为后两集的人物心理分析铺垫。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小日子泡沫经济破灭,无数人从富到随手撒钱变成了身负巨额贷款的穷光蛋,从说出要买下整个纽约的豪言的人变成了支付不起自己人生支出的普通人,他们从世界第一的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在黑暗的森林中迷失了道路。
当时数以万计的人跳楼自杀,更多的人在不是由自己主导的从天堂去往地狱的途中不断追问一切的根源、自身存在的意义。而EVA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被创作出来的。
剧中的角色有着精神创伤或者精神问题,真嗣的从他人的肯定中寻求自我价值、明日香的从自我肯定中寻求存在价值,美里的从自我否定中寻求价值、丽的身份带来的对自我存在价值的否定等等,他们的精神问题如果简单冠以不正常是不合理的,这些精神问题在那个时代,甚至说在遥远的过去、在迷茫的当下、在遥远的未来都是普遍存在的。作者“庵野秀明”曾说过“新世纪福音战士如此成功很奇怪——所有角色都病得很厉害!”EVA空前绝后的成功就在于它出色的反映了一个时代中人们普遍存在的精神困境,让无数人为之共鸣。这些角色的问题或者说人们的精神困境的本质也就是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探求、对他人存在的询问、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叩问:
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存在的意义其实是什么?别人对我抱有期待?他希望我这样做?响应别人的期待就是存在的意义?响应了之后?继续响应下一个期待?下一个期待完了后?又是下一个期待?有多少个期待?他们是都是我的存在意义吗?我的存在意义究竟是为谁而存在?我自己在哪?我响应了别人期待后的自己去哪了?意义去哪了?我为什么要存在?存在的尽头是什么?是死吗?是回到虚无去吗?我的内心是怎么说的?嗯?我的心在哪?它是这么想的吗?它为什么这样想?这个世界在它看来是怎样的?它想要什么样的世界?如果最后是虚无,我们的行动是否就无意义?那我们要不要就此沉沦?死后会获得安宁吗?我们的行动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心安宁吗?那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去死呢?……
一连串对自身的询问,对生命本身的询问,最后能得到的就是对人究其一生去探寻的问题的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当时的人们迫切需要答案,EVA中的“人类补完计划”(每个人的内心都会存在缺失,所以才会害怕,所以才会恐惧,将这份缺失由其他人补上,就不会再害怕,就不会再恐惧)突出了“心”的重要性,它强调人因当认清自我,要以自我为核心去构建生活,自我的想法是比他人的期待更重要的东西,“补完”的前提就是打破封闭的内心,就像剧中说的,“他人是不会来拯救你的”,“重要的是你想要怎样的一个世界”。
虽然EVA的设定俺还不太明晰,对部分剧情也不敢说完全理解,但核心应该就是强调“为自己而活”和“尽量以多角度去看让人绝望的世界,去寻求绝望中的希望。”
(以上仅代表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