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体育电影如此的不体育

2023-07-13 20:00 作者:盲观者  | 我要投稿

为什么体育电影如此的不体育

2023-07-13

前两天,看了部中国体育电影,关于乒乓球的。

这部电影在之前上映的时候就有很多波折,本身我是不会看这部电影的,但或许是波折的热度,让我还是想着去看看这样的一部电影了。

2个多小时,很快就看完了,看的怎么样呢?如果要说我没有任何的感觉,那是不可能的,中间还是有一两个镜头我是有感觉的,但那些貌似都和体育无关。毕竟整体看完之后,我是完全没有什么感觉的,虽然电影的最后,很多孩子拿起了球拍。

很久很久之前,我说过一部励志烂片《面对巨人》,之所以感觉这部电影是烂片,就是因为整体述说故事的能力太差了,但故事的内核又是有的,可以拿过来看看。但当我看来这部国产的体育电影的时候,我就只能说感谢这个有历史背景的故事吧,要不然这个电影连故事都不能算是了。

述说故事的能力太差太差,故事的内核又模糊不清,到最后感觉就是为了煽情而煽情,如果没有真是的历史背景,这部电影该怎么结束都不知道。

你甚至看不出这不所谓的体育电影有任何关于体育锻炼的任何内核,做的最多的是一些外在的东西,或许是为了衬托,但最后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不用人,只要时间到了,就是冠军一样。

到最后,我想到了里面的一个台词,就是我们习惯用其他的东西来打球,感觉就是神秘主义一样,这本身就是对体育电影最大的侮辱好吧!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也是有原型人物和事件为基础的,但是,在影片中,电影人物名与真实人物名称之间的差异,使得并不了解那段历史的非乒乓球迷们,感觉到一些阻碍,少了很多的乐趣,使得该片的观影目标受众并不明确,吸引的观众范围有限,难以形成热点。

体育题材需要打破受众有限、套路雷同、情节单一的短板,就比如《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虽然让观众看得血脉沸腾,但却没有脱离“经历多方挫折,在最终的关键时刻取得胜利”的叙事老路。

对于体育电影来说,在竞技和热血之外,也可以有更多的深度解读。

在中国上映时创造了票房奇迹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讲述了贫穷女孩子通过摔跤改变命运的故事,其中融合了个人梦想、父女之情以及性别平等的社会问题;奥斯卡最佳影片《洛奇》超越了拳击运动本身,讲述了一个总是对现实妥协的平凡小人物怎样抓住机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励志过程;200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百万美元宝贝》在讲述女拳击手命运的同时,更深入地触及了人性:选择、饶恕、执着和放弃;被誉为“最好的棒球电影”的《点球成金》因为融入了数学与智慧,也被称为一部智商在130以上水平的社会喜剧,该片脱离了竞技的套路,反映的是“比赛最重要的不是输还是赢,而是在于你如何对待”。

体育电影本该有一种“天然魅力”,体育题材或者体育元素的拓展,需要更加深入的挖掘,也需要“爆款”充当领头兵,把体育电影带到更多观众的视野中。

————完————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为什么体育电影如此的不体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