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疆迎来“海鲜”大丰收,内陆无海如何养“海鲜”?

2023-09-11 14:11 作者:全息视野  | 我要投稿

说起海鲜,可能很多人会想到这是沿海城市的特产,毕竟只有在海里,才能生长出种类多样的海洋生物。但近日,在地处内陆、被称作“离海最远的地方”——新疆,迎来了“海鲜”大丰收。对此,许多人会感到疑惑:内陆并没有“海”,如何养“海鲜”?其实这都归功于一种新的养殖模式,那就是“海鲜陆养”, 指在陆地营造类似于海洋的生态环境,人工养殖鱼类、虾蟹类、贝类等海产品,营造类似于海洋的生态环境,有多种方法可用。这也是内陆能海鲜大丰收的原因,接下来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种神奇的养殖方法。

“海鲜陆养”的创新模式

在位于新疆阿克苏市的一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已经到了南美白对虾丰收的季节。其实这就是“海虾淡养”的新方法做到的,通过一步步淡化水分盐度,让虾苗逐渐适应本地水质环境,在淡化池中的水环境和大塘里的水环境相似以后,就可以把虾苗放进大塘里养殖了。

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巧用资源“造海”,将盐碱水变成“人造海水”。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中的农场中,因地势低洼,周边地下盐碱水都往这里汇集, pH值普遍在8以上,当地因地制宜,从现有资源找出路,利用现有盐碱水资源优势,探索一条适合农场盐碱水水质养殖的产业发展之路。

养殖新模式,盐碱地治理有妙招

以前寸草不生的盐碱滩,如今能养出鲜活的水产品。这些创新的养殖模式,不仅适应了当地的盐碱环境,更为当地民众提供了一条“致富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还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为公众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产品。近距离的产品品质、产能双提升,让人们的餐桌鲜味十足。

盐碱地的土壤积盐较重、无法耕种,通过采取“海鲜陆养”模式,能够让这些土地得到重新利用。可能有人会问:盐碱水里养殖的海产品会好吃吗?其实这些海产品已经受到了不少店铺的欢迎,也获得了不少的预订。“海鲜陆养”,为解决我国盐碱地的治理难题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案,还促进农户增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海鲜”走进千家万户的日常餐桌。

多媒体互动投影,带游客环游海洋世界

内陆没有海,却养殖出了“海鲜”。游乐园没有水,也能让游客体验到真实的海底世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利用沉浸式投影和多媒体互动投影,在室内也能打造出神奇的海底世界。当游客进入投影空间,脚下、头顶和四周,多种多样的海底生物悠然游动着,配合互动体验,还能与之触碰互动,令观众感到无比神奇。

即使发展到现在,科技与艺术也是项永不会过时的结合,这种方式依然是文化最好的展示方式,它将虚拟与现实结合在一起,突破了传统展示模式的局限性,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视觉效果。


新疆迎来“海鲜”大丰收,内陆无海如何养“海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