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打卡
HMI车载设计人机交互系统课
4月14日打卡@郝小七的HMI设计圈
汽车HMI→基于场景创新的设计趋势
洞察一:技术驱动驾驶决策,提供千人千乘的推荐服务
01 融合服务信息,驾驶成为一种新的城市阅读体验
当释放眼部注意力时(L3-L5级别),汽车与驾乘人员升级为结伴同游的关系。HMI将与应用更深度融合,提供与“行径更密切”的整合服务。
例如:
场景:家庭出游时,沿途经过特色地标/建筑,HMI如何采用低打扰的方式介绍这里的历史故事和正在发生的有趣活动。到达目的地附近时,如何将今晚的活动计划井井有条且生动的展现给大家。
增强空间方向:标记目标建筑物,具体活动楼层与位置
关联碎片安排:按照事件发生顺序向用户显示关键预览信息(临近餐厅电梯厅的停车位、预约餐厅诱人的菜品、预购电影的宣传片…)
02 连接动态环境,带来实时而自然的情感呼应
如何为HMI注入生命力,充当真实环境与车内用户情感的“解语花”?
例如:
遵循自然规律:生长与时节对应的草木与花卉
营造沉浸冥想:配合冥想音乐,跟随花朵的开合呼吸放松
增强行为参与:开门、靠近都会带来花草的晃动,留下生命存在的痕迹
03 跨越设备能力,提供更具意义的定向服务
对话式交互:不再是用户单独主动交互,而是有来有往,机器会根据推测主动服务用户。
例如:
万物互联:
灵活拓展:当用户在车内与智能助手讨论创意想法时,手机、穿戴式设备可以充当额外的“眼睛”和“耳朵”,捕捉灵活的信息并传递到HMI中显示
动态穿梭:智能办公的助理、智能家居的助手、智能座舱的灵魂可以更密切地交互和关联
涉及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用餐、工作、聚会等非座舱环境。
洞察二:数字生态催生新模式,空间跨界带来商业想象
01 游走虚实边界,加深品牌DNA对用户故事的参与
虚拟人在汽车领域的身份可以分为三类:品牌合作方、车企工作者、车主服务者
商业策略:代入元宇宙背景,找准虚拟数字人的「身份定位」与「参与深度」,形成品牌DNA与车辆体验的映射,更广泛地参与到用户购车、用车、个性定制服务的全流程中。
02 追求悦己消费,沉浸场景打造专属享受
为某类人群进行服务的“量身定做”成为趋势。HMI 将结合座舱软件与硬件能力,通过“推荐-引导-产品-场景”合力打造极致座舱消费体验。
场景示例:
全座舱主题氛围:音效、氛围灯、屏幕主题,连语音助手都打扮成最爱的赛博甜心风
梦想化妆台:副驾手套箱变身为梦想化妆台,最流行的妆容通过AR教程引导式轻松完成
最佳拍照台:车内的摄像头 高亮柔光,车内就是快速出片的分享制造地
虚拟商品-真实产品-情绪分享,一层一层将聚会情绪推向峰值,拓展车内电商,把握消费时机形成更多元的增值空间
洞察三:聚焦用户自我关怀,共筑健康轻生活
01 关注数字健康,培养健康管理意识
周期监测与实时预警:疲劳管理、睡眠管理、慢性病管理、体态管理……
HMI 与手机、智能家居、穿戴设备、医疗系统等“生态环境”进行联动,提供更个性化、舒适的健康管理方案。
02 迁移情感诉求,为驾乘陪伴提供情绪价值
人与场互为触发器:
情感迁移:映射真实宠物动态。数字小猫与家中小猫吃饭睡觉动态保持一致,这样不在家也能拥有更长的陪伴
近场互动:与系统模块靠近时触发不同的互动。如:啊呜会主动绕开行车相关的危险信息、当小猫靠近音乐播放器时,会有听歌的反应
通行无界:能在时空中进行多媒介穿梭与形态适应。小猫活动时,可以穿梭于屏幕、车窗台阶之间,从3维动画形象变为二维数字线条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