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王策九十七—— 燃烧地平线
魏匡(归翁)在击败了朱固(孟坚)的主力部队后迅速派遣一支部队南下进攻天井关。然而并不能攻破。魏匡(归翁)让人将马李珂的首级悬挂在旗杆顶。马库斯见到哥哥惨死顿时怒火中烧,打算率军进攻魏匡。但被提比尔和关柔(幼明)阻止。马库斯跪在城墙上放声痛哭。全军团的汉人将士都为这两兄弟的生死相别而悲恸、愤慨。
魏匡又让侯棱(高师)率主力部队进攻此时以退守高平关的朱固军主力,同时,也让陈甘军尽快攻破高平关。但两位将军都没能取胜。
战斗逐渐陷入了双方都不愿面对的情况。对于魏匡来说,虽然处于优势。但他必须立即攻破高平关、天井关或者朱固大本营中的两处。这样才能获得完全胜利。不然,赵策的增援用不了多久就会到达。那时他只能退守各处险要。虽然即使是这样,他也完成了作战目的。
赵策收到了朱固的求援。濩泽大败,死伤兵力超过四万,将士惶恐。尚桑朝野震动。赵策痛失爱将。悲痛过后,赵策点兵七万准备亲自出征击败魏匡。闻人恭(文念)紧紧将他拦住:
“子元,你确定你会打败魏匡吗?”
赵策没有回答。
“那你这样冲动地再次下注和越赌越输的赌徒有什么区别?”
赵策告诉闻人恭(文念):“你说得对,我确实非常冲动,但仅限于情感。我确实是要去赌一赌。但这次我让别人替我赌。”
随后赵策带着七万大军直奔天井关,一起前往的还有田云(字子常,他在争得父亲的同意后主动前往战区)。赵策另外还派出一支奇兵——由赵雍(宪宁)率领的左右两个武车营及铁锐士组成的部队沿着黄河游走。伺机进攻潼关,直捣钜京。
当魏匡的报告呈交的黄权手中时,后者也毫不犹豫征发关西、关中、河西、汉水巴蜀十五岁以上壮年共征集八万作战力量调往仓州。但黄权的速度远远没有赵策迅速。黄权的兵力还没有集齐,赵策已经到达天井关。守城将士欢呼雀跃,与赵策一道进攻天井关敌军。敌将罗充(字仲若。原效力于西园军领袖董统(威山)。董统战败后归降于黄权。)力战不敌。但他在太行陉北段预先布置了易燃物。赵策军经过时罗充(仲若)引燃了这些易燃物火攻赵策。赵策大军的周围立即剧烈燃烧起来,四面八方都是大火,人员和马匹无法逃出火海,人马竞相踩踏。赵策见到前方起火知道自己中计便冲到前方试图指挥部队撤离火海。他看到鬃毛和身上着火的战马从大火中冲出,疯狂地奔跑。全身着火的士兵冲出炎墙后拼命地寻找水源。火苗从他的盔甲缝隙里窜出。赵策甚至可以听到他的肉身被加热的甲片烫得滋滋作响。这个人没跑出多远便倒在地上,任凭大火吞噬。许多士兵身上着火嚎叫着扔掉头盔,拼命脱下盔甲,但怎么也脱不下来。有的战友便帮助他灭火。有些来不及的则自己在地上来回滚,试图扑灭火。赵策也上去帮他灭火。但是这里实在是太过危险。在众人的阻拦下,赵策放弃营救,率军败退。
不过赵策援军的出现迫使侯棱的主力部队放弃进攻朱固(孟坚)退回了濩泽。这样朱、赵两军还是顺利汇合到了一处。
闻人师(敬言)找到赵策向他汇报他的看法:“我觉得只要高平关不陷落,最后的决战一定会发生在濩泽国一带。但胜负的关键可能不在那。”
赵策:“将军说得对。但你应该更早更大声的说出来。”赵策这样说是在以一种严厉的方式鼓励闻人师勇于抒发、表达、担当责任。
闻人况(季注,四弟):“我觉得我们有一个根本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此次西征。十万大军,司徒大人竟然没有指认一位有主见的统帅。名义上统一由镇西将军指挥。但实际上都是各位将领提交自己的作战计划独自行动。镇西将军也不加管制。张将军(张俨)收到了谁的命令,或者说他有什么打算我们都不知道。但像他这样在战场上疲于奔波肯定无助于战事发展。依我看我们被之前的胜利遮蔽了双眼。敌军主将赵髤(许徳)单凭一军之力横扫三分之一的仓州这就说明他是一个出色的将领。被我军击败纯粹是因为报仇心切。滏口陉之战的胜利纯属是我们幸运。但现在我们的对手就不同。他们更出色,他们的先锋迅速且锋锐,疑兵不出就能使我们迷惑、谨慎。奇兵隐蔽而不被察觉。”
赵策:“你在质疑镇西将军的能力?我要告诉你的是朱将军打过的仗比你们加起来都多。他虽然不能出奇制胜,但可以保证不会惨败,甚至不败。另外你的眼光独到。对敌我双方的评价非常正确,使我非常钦佩。”
闻人武亥(烈山):“提到前次交战,振武将军(曹炎)的行事未免太过小人。擅自脱离战场,留下忠义将军(鲁进)独自对抗敌军主力。把人家当成席垫了吗,我们在与敌奋战的时候他却擅自偷袭敌人后方,制胜功劳全都归功于他。最后又撇下我们突袭枫山军营地,这也太急功近利了。”
闻人师:“振武将军(曹炎)的做法确实惹人非议。但他终究是做了该做的事的人。如果没有他的这些行动,我军也不能以这么少的代价顺利进入仓州。”
赵策:“所以说你们最终有没有克敌制胜的办法?”
闻人师:“末将愚钝地认为短期与敌军无法决出胜负。濩泽都城周边全是山地。道路崎岖险峻,大军无法展开。只要依险构筑堡垒,任凭谁也束手无策。何况他们还掌控着北面的端氏。这也是我军的一个威胁。”
赵策:“端氏确实是一处威胁。高平关西面的敌军牵扯了我军太多部队。我们还得专门派军护送粮草。将军有什么办法击败他们吗?”
闻人师:“我建议让愚弟烈山(闻人武亥)率领一支五千人的轻步兵部队北上出长平关迂回到敌人的后方,与鲁将军联合夹击。”
赵策同意了闻人师的计划(事实上曹炎也向赵策建议过类似的计划)。就在此时,他收到了鲁进的来信。这位将军求胜心切,希望借调武车营帮助他打败陈甘。这个请求被赵策断然回绝:“将军我希望你能帮我打赢战争,而不是打败陈甘。你现在并不需要武车营,而是一个灵活的头脑。”
对赵策而言,现在的武车营是为了攻陷潼关和钜京准备的。经过改进和换装,武车营已经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安装相应的组件而变成辒车、冲车、云梯,甚至是井阑。是一支造价比以前更加高昂的移动作战群。所以赵策毫不犹豫地将闻人四兄弟中的闻人况(季注)单独拉出来作为军师派给了鲁进。
闻人况见到鲁进后鲁进并不欢迎他,因为他想要的是武车营。他对赵策的安排有些怀疑,也怀疑闻人况这样没有作战经验的文士。闻人况告诉鲁进:“大人命我辅佐将军一定是有他的原因。请将军保持中立地让我登上关城了解一下情况。若我觉得将军的部队可以获胜,我便全力辅佐将军。若不是,在下自动退回向司徒大人谢罪。”
鲁进便让闻人况登上城墙视察了军队。经过一天的观察,闻人况告诉鲁进:“将军。我以项上人头担保,您的部队可以击败陈甘。请给我些时日。”
鲁进:“三天。最长三天。我要单独击败陈甘。不然你弟弟就要和陈甘交战了。”
闻人况仔细想了想:“看来我用人头担保有些草率了……”
闻人况自己带着行李住进了军营中。三天以来,他努力观察这支部队的全部。对任何事物保持一个中立、整体的看法。在第三天晚上他向鲁进报告:“我的建议有两个。您的部将苏璜(纹佩)在您接收桃花营之后不愿转变作战习惯,拖累了整个部队的节奏。另外他对您看重桃花营而冷落本方部队有些微词。请您务必向全军宣布撤销他的职务。”
鲁进一听非常惊讶。苏璜(纹佩)是自从他逃出雁门后便一直跟随他的将领。他的心腹爱将。如今闻人况一句话就想裁撤他。闻人况知道鲁进在想什么。他向鲁进露出了一个“就是这么个情况,你看着办吧”的表情。鲁进仍然犹豫不定:“那第二个建议是什么?”
闻人况:“您若按我说的做,明天不能战胜陈甘,我就从关城上跳下去。但您仍要保留苏璜。我就要离开您回到司徒大人那里。”
在闻人况的坚持下鲁进按照他的建议当众罢免了爱将苏璜,将他送回尚桑(实际上,他还打算在交战之后视情况再让他复职)。
第二天一早,鲁进在整备军队时闻人况才告诉他第二个建议:“让弩手在前,桃花营居中。”这个安排立即受到了桃花营和鲁进本部部队的欢迎。
鲁进受到鼓舞随即下令出城进攻。他发现所有士兵都望着他。这让他有些不知所措。只好生硬地喊出了桃花营的誓言:“……桃花营为天下。我为桃花营!”鲁进立即收到了热情的回应“桃花营为天下!我为桃花营!”于是他有感而发走到城墙上:
“我军将士们。你们一定都观察到我们全军上下迎来了令人鼓舞的变化。这变化也包括我鲁曼中。”此刻全军爆发一阵欢呼,“请诸君将你们的力量借助于我。让我们一起获得胜利!”全军再次欢呼。
鲁进从城墙上下来跨上战马来到队伍的最前面拔出佩剑:“进攻!”鲁进与桃花营率先发起进攻,其余部队紧随其后。
陈甘军力战不敌,被鲁进攻破营寨。陈甘随即退回端氏,与那里的守军汇合。闻人武亥的军队随即赶到,两军陷入对峙。双方都占据山险,这里易守难攻。战事陷入停滞。
鲁进非常高兴地询问闻人况:“您真是神仙下凡。您是怎么料到弩兵在前就能击败陈甘的?“
闻人况:“将军因为太过专注于陈甘而限制了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这些都是您本来具有的能力。陈甘固然有他的特长,但将军您和您的部队也有自己的专长。我只是让您将专长发挥出来,剩下的就交给上天定夺……”
就在鲁进的北线发动进攻的时候。赵策也在南线对濩泽发动了进攻。但这里四周都是山地,真的如闻人师所说的那样易守难攻。赵策的几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只能任凭钜京的援军赶来增援。
就在两军对垒之际,江都郡郡丞宋桢(倬云)突然告诉闻人穗自己将辞官前往临州。闻人穗立即明白了这个信号,随即告诉了闻人恭(文念):“南部联盟即将发兵参战。”
闻人恭随即让横海将军糜羿(恭安)率领海军南下进入长江,守卫整个长江中下游。这令后者感到非常困惑和反对:
“大人我麾下的将士不适应长江的气候呀?况且我们的船都是深底船,江水上的船都是平底船。我们的船虽然大,但相对来说在江水中非常笨拙,不易掉头。况且我对长江各段的水文环境也不熟悉呀?”
闻人恭:“我们对将军的能力和专业性毫不怀疑。况且我们也知道这是个艰难的任务。但是眼下我们已经别无选择,熟悉长江的地区的人不是因为战乱就是因为之前的割让土地而对朝廷心生不满,已经没有可以胜任的人才。您只要让将士们尽力抵挡就可以了,但无论您用什么办法,请务必确保陈殇和临山的安全。船毁了可以重新造。”闻人恭特意强调了一下,“平底的。”
糜羿(恭安)随即南下,就在他南下的途中,南部联盟再次对天道教宣战。推动这场战争的正是皇族势力许平(伯节)和常山王孙嘏(纯玉)还有对天道教抱有仇恨的石垣太守张芳(元重)、随郡太守费登(元麒)。他们都知道,这几乎是决定自己未来命运的决定一战。如果趁赵策尚未得到仓州时将他打败,那将来败的一定就是自己。凰仪公主此时产生了动摇,所以他们就绕过了她,欺骗骠骑将军鲍范(本阳)尚桑朝廷宣布与天道教结盟。东西两京因此开战,钜京已经发出了邀请。常山王孙嘏(纯玉)还特别告诉鲍范(本阳)赵策是如何敌视向他这样的皇族的。鲍范(本阳)正一心求得凰仪公主的芳心,一听到赵策秉持着这样的立场,他便毫不犹豫同赵策的天道教盟友开战。甚至都无视了公主的劝诫。
他集结了十万大军立即北上,在糜羿(恭安)还没到来协防前攻克了却月城、鲁山城[1],首战告捷,联军气势如虹。
早已在黾城驻防的周喜(嘉聿)将军见此便与五元将军陆睿(先徳)一同前往前线侦察。
他们眼前的联军是一支规模浩荡的军队。没有先头部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不善于在快速机动的平原作战才使用这样的方式作战。另外,他们的后勤部队有些多得出奇,可能他们想打一场持久作战。然而事实上,这是因为南部联盟当中的很多郡县、诸侯反对开战,并不愿意提供作战兵力。
接下来的一幕让两位将军感到莫名其妙。鲍范联军在一座桥边停了下来。之后他们开始对桥和桥下河水进行了测量。五行营出身的陆睿(先徳)将军一眼便看出来;“他们这是打算另建一座桥!真有牌面儿!”
从却月城到黾城总共需要五六天时间,联军却用八天时间在这里搭建了一座桥。鲍范还饶有兴致地为它起了个名字叫“将军桥”。等他们建好桥来到军事重镇武阳关[2]时,天道教鬼将葛真子(义世)和他的鬼面军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
鲍范随即发起攻击。两军激战整整一天,联军也没能获胜。休整一日后,联军再次发起进攻,仍不能获胜。
另一方面,就在当初南部联军忙于架桥的时候,占据东南部的孔邕(玄举)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他终于不再隐忍,他赦免了囚徒,修建宫廷社稷,设立百官,在长康称帝建国,国号为“瓯”。至此,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夙愿。从一个县校[3]小吏跨过无数无辜人的尸体不惜一切代价成为了天子。他甚至觉得自己“超越了吴越两王”,完成了“挎越携楚”的功绩。
更让他洋洋自得的是,周边国家和势力虽然都仇视他这种行为,但他仅仅是动动嘴对鲍范允诺在他出兵北伐时保持和平,就能让九郡联盟替自己去削弱赵策。使他们疲于自相残杀。
此时,横海将军糜羿的舰队已经浩浩荡荡抵达了长江。南岸的瓯国钟离无疾的水军部队正望着这些布满整个江面、望不到头的舰队惊叹。当他们看见五六层楼那么高的楼船时,都凝重地陷入沉默。只有钟离无疾(子健)一眼就看出来:“这些都是深底船。行动迟钝。现在还是东南风的春季。我们的机会来了!击沉小船赐爵二等赏田三亩,大船赐爵四等。击毁、俘获楼船赐爵八等[4],赏十金。”
他的将士们听到后士气大振,纷纷蠢蠢欲动。但对于钟离无疾(子健)来说,他更期待的是孔邕(玄举)建国后拜封他为大将军。然而他等来的却是糜羿的进攻。
钟离无疾:“真是把这些海军闲着了,上门送死。”
钟离无疾把他的焦躁和烦闷统统发泄到他的敌人身上。宽阔的长江水面上两支舰队随即交战。
糜羿以七艘楼船为核心,每艘楼船周围又有五艘斗舰在其前面一字排开,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立体的火力网。楼船的身后是数艘蒙冲伺机而动[5]。
钟离无疾只派了两艘楼船,但他派出了更多的斗舰和蒙冲。随着双方距离的拉近,双方的士兵都剑拔弩张,激动地望着彼此。直到其中一方的指挥官焦急地下令“放箭放箭!”
水战正式爆发。糜羿军凭借这战舰高大的优势抢先射击。楼船及斗舰上的大弩和投石机一齐朝着同一个目标开火。江面上箭矢和飞石呼啸着飞向敌人战舰。这艘战舰瞬间被无数箭石击中,发出金属、木材、石块撞击的声响。战舰的桅杆也被击中,折断,船帆掉进了水里。上面的哨楼瞬间被摧毁。战舰周围激起了大大小小无数水柱。殴军士兵一边奋力反击,一边放出了装满油脂和木材的小型蒙冲。
“注意敌人靠近,他们的蒙冲来了!”随着糜羿的军官层层传达,他的船都慢慢伸出了钩拒[6],楼船则将桔槔[7]对准蒙冲。然而挡在楼船前面的斗舰纷纷为了躲开撞过来的蒙冲而发生了混乱。
钟离无疾立刻下令全军突击。在本方斗舰的掩护下,钟离军的蒙冲径直冲向了对面的斗舰。坐在蒙冲里的士兵听着战船被击中时如同下冰雹般的“咚咚”声随着水波起起伏伏。不知过了多久,只听一声伴随着木材断裂的巨响,舱门打开,指挥官随即大喊:“该我们了,咱们上!”里面的士兵立刻冲了出来。他们冒着糜羿军的射击,利用钩锁、木板、钩拒、或者直接跳到敌人的甲板上,与敌人展开了肉搏。他们冒着箭矢攻占每一层甲板,爬上船楼,与任何反抗的敌人搏斗。直至将他们全部消灭。或是接受投降。一些载满可燃物的蒙冲击中糜羿的大船瞬间引发了大火或者大爆炸。船只瞬间被大火吞噬。江面上出现了飘浮在水面上的火焰。伴随着烈焰和浓烟,一些船只一边燃烧一边沉没。不断地有人从船上跳下,落入水中。
由于糜羿的水军舰船非常笨拙,他们的舰队十分的缓慢,迟钝且容易混乱。因此,他们遭到了钟离无疾的水军痛击。楼船都还完好。然而三十五艘斗舰,只回来了十五艘。损失蒙冲二十八艘。折损兵力三千五百余人。糜羿望着燃烧着残骸的江面、水中挣扎求生的士兵和与他们一起缓缓沉默的战船。心中的美好憧憬被钟离无疾的战舰撞得粉碎。充满了失落。至此,糜羿再也无心对钟离无疾主动发起进攻。
[1] 却月城也叫偃月垒,同鲁山成一样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东汉末年所筑。当时刘表和孙权在这里鏖战,长江南岸还有孙权修筑的夏口城,以及黄鹤楼。
[2] 武阳关,位于河南信阳市与湖北广水市的交界处。春秋时期称直辕(道)、澧山,秦统一中国后改为武阳关,南宋时期易名武胜关沿用至今。武阳关位于桐柏山脉和大别山脉的东西交界处,中国南北地理的中点。是北屏中原,南锁鄂州,扼控南北的交通咽喉。
[3] 汉代的地方官学,郡国设“学”,县、道、邑设“校”,乡设“庠”,聚(村落)设“序”。“学”与“校”设经师一人,“庠”与“序”设孝经师一人。
[4] 秦爵位第二等是“上造”可得两宅地,配三头牛,蓄隶两人。第四等爵位是“不更”,免除轮值服兵役。第八等爵位是“公乘”。可以使用国家的出行工具。有食邑。东汉时明帝颁布规定,赐民爵不得超过“公乘”。
[5] 楼船,古代大型战舰,船身上筑有多层堡垒和武器设备。可装载大量士兵作战。一般的楼船有三到五层船楼。高度能达到二三十米。三国时期东吴的旗舰“飞云号”和“盖海”号最多可装在三千名士兵作战。斗舰是在东汉时期出现的新舰种。体型比楼船小,但更加灵活。上层建筑有一到两层。这种舰也可以安装各种武器设备。蒙冲也称为艨艟,体型一般比斗舰更小。体型狭长,速度更快。甲板上最多只有一层建筑,有时在上层建筑上还会再设置一处封闭或敞开的小楼。这种船的装甲外层多数时会敷上动物皮革做防火处理。但无法安装大型武器设备。因此经常被装上撞角、灌满燃料和易燃物作为类似鱼雷的一次性武器使用,也可以凭借其快速和有效的防御力投送兵力到敌方战舰上。有些多功能的斗舰也有狭长船体的特点。
[6] 钩拒是古代一种作战兵器,船用的钩拒比单兵使用的要大。用于在敌方撤退时钩住对方,或者敌方进攻时卡住对方,使其不能近身。
[7] 桔槔,本来是古代一种取水的工具,在水源旁边或者上方设置杠杆,一端系水桶,一端系大石或者凭人体重力上下取水。这种设施搬到船上或战车上,一端放置钝器,借助杠杆抬起,再靠重力砸下,就形成了后来的可重复海战武器——拍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