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名人李子岂:若无孔子《易经》不传
诗书礼易春秋并称“五经”,能够流传至今也是历经劫难,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失传,或因战乱,或因人为。特别是在秦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后,在李斯的建议下,实行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地同域、量同衡、币同形”的政策,除种树书籍、医药书箱、占卜书籍外,其它的民间藏书一律销毁。
《易经》虽然比《尚书》的命运好了很多,但还是流失了原本及部分内容。当代易学名人李子岂,潜心研究学问,收藏过无数版本的《易经》,从中大量查阅与对比,去伪存真。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成文到成书,最后成为经典,都是经过历史的洗礼,经过人民的验证,方能广为流传。

李子岂,女,当代易学名人,女风水师,师承易学泰斗无量子,出生于东北吉林省松原市,常住河北唐山市。出生于松原,成长于唐山的李子岂,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长在新时代,摆脱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禁锢,形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李子岂介绍说:易经有三,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连山》以艮(山)为首,《归藏》以坤(地)为首,《周易》以乾(天)为首。也有古人认为《连山》是夏朝的《易经》,《归藏》是商朝的《易经》,《周易》是周朝的《易经》。若无孔子,《易经》不传,有《易经》无孔子,人亦不知其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