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二章

2023-02-27 23:35 作者:海拉鲁の风  | 我要投稿

卫一不由地回头望去,只见一个兵卒正策马疾驰而来,胸前衣衫上赫然是个“驿”字,腰间一面蓝旗迎风漫舞。

“是驿骑传书!”,有人大喊。

这“驿骑传书”又名“马上飞递”,分四百里、六百里、八百里三级,配蓝、赤、黄三旗。

赵律明文:阻蓝旗者腰斩,血亲充徭役;阻赤旗者车裂,子孙世代为奴;阻黄旗者具五刑,夷三族。

一时间,沉寂的官道骚乱了起来。

有挥鞭赶车、挑担小跑的商贩,也有低声呵斥、拉拽孩童的妇人。

鞭响声、畜鸣声、车轱辘的吱呀声、幼童的哭闹声,声声刺耳,此起彼伏。

“娘的,最近这驿骑也忒多了些!不会是要打仗了吧?”

“打仗?和谁啊?”

“还能是谁,咱们这西边可就只有燕国。”

“哎哟,这快二十年没打过了吧?”

“谁说不是呢……”

在一片嘈杂声中,人群很快就散到了两旁,显然这些天已经历多次。

“诶?怎么还有人没下来?”一个声音奇怪道。

此时大伙才发现还有个老妇在官道上。

这老妇一身青衫玄袄,身量瘦弱,背驼得厉害,此时正手提着个竹篮,吃力地往官道旁挪去。

可那一骑已是奔至近前。

众人正要惊呼出声,却不知何时,一个麻衣少年已然到了那老妇身前,轻轻将她背上身,紧接着一个箭步向旁跃去,在那驿骑绝尘而过前堪堪躲过。

那少年的动作皆是寻常,但那一背一跃,一快一慢间却似是颇有门道。

“轰”的一声,人群中响起一阵喝彩。

“呀,好身手!这小子该不会是个武修吧?”

“是啊,也不知是哪一派的高徒,这么年轻就入世历练了……”

少年浑不在意周围的喧闹,徐徐地吐出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将老妇放下。举手投足间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但当看清他的相貌,所有的议论声都戛然而止,众人皆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怪不得他们反覆,实在是这少年生得太丑,面上皮肤如被沸水烫皱了的猪皮,搭上这堕指裂肤的冬寒,论谁见了也得打个寒碜。

这少年不是旁人,正是卫一。

人群中响起了窃窃声。

“嘿嘿,走眼了吧?听说这些年,各派年轻弟子下山都要结伴,能只身入世的只有那几个地方的天下行走。”

“哦?这是为啥?”

“告诉你你可别乱说啊,我也是听人说的,说是……妖物作祟!”

“啊,真的假的?我不信,这世上哪来的妖魔?”

“喏,这不就有一个嘛?正常人哪能生得这般摸样?再不济也是妖邪缠身……”

“可别瞎说,万一真是那几位……”

“哪能啊,这些个‘行走’就是一派的脸面,哪个不是神仙般的人物?只听说出来争脸的,哪有出来丢脸的。”

“嘶……”

身周的目光锐利了几分。

卫一也不在意,依然静静地蹲着,待到老妇完全下地站稳,这才起身。

他也不与老妇搭话,生怕老人一个照面又得去阎王殿前走一遭。到那时可就不是“妖邪傍身”那么简单了,说不定就真成了“妖物所化”。

三九天的风刀子卷起少年额前的碎发,将他的脸刺得又红了几分。

他紧了紧身上单薄的衣衫,默默行至路中间,拾起适才匆忙间掉落的半块干粮,用衣袖拭着上面的尘土。

少年的神情显得极为认真,仿佛此间此刻,他一心一意就只为这一件事。

众人不觉间又看痴了去。这少年身上似总有种奇异的气质,让人移不开眼,只觉得看他做事,内心也跟着平静不少。

先前几个碎嘴的心里都不由地打起了鼓,升起了同样一个念头:莫非真是自己眼拙,这个丑小子还真是某个大势力的天骄?

“好孩子,你叫啥?”一个苍老的声音打破了片刻的宁静,如一扇古朽大门被吱呀推开,又如古刹檐铃被清风拂过。

卫一只觉脑后像是重重挨了一下,顿感胸中烦闷,似有千钧压心头,继而又神念摇曳,犹如扁舟过怒江。

他急忙稳住心神,左手胆拳,右手肝掌,躬身行礼道:“婆婆好,晚辈卫一。”

卫一这才看清老妇容貌,见她长眼薄颊,面上布满皱纹,气色却是红润,两腮有细细浅斑,一头白发齐齐盘于脑后,一根银钗从中穿过,梳成一个堕马髻。

老妇从下到上将他打量了一番,最后目光停在了他那双手上,先是吃惊后又转作疑惑,捋了捋鬓角发丝道:“内衣?怎么取了个这名?”

众人轰然大笑,沉闷的气氛顿时被冲淡了几分。

这下卫一没了方才的沉稳,露出了少年特有的窘迫,耐心地凑到老夫人耳边,提高了几分音量,道:“婆婆,是保家卫国的卫,一二三四的一”

“哦,哦,好名字。”老妇恍然点头,“家中可有长辈?”

卫一答道:“回婆婆的话,爹和娘早些年走了,现在……现在就我一个人。” 他极少与人提及父母,因而有些哽咽。

老妇沉默,眼底透出几分黯然。

良久,她颤巍巍地从身侧箩筐里拿出一块糕点,用帕子包好,递了过来,和声道:“来,这点心你拿去吃,算是婆婆谢你的。”

一股清逸的幽香隔着帕子浸润鼻腔,卫一连连摆手:“这怎么行,我只是落了块粗粮,而且吃了一半。”

“怎么,是嫌弃老婆子的手艺?”老妇故作严厉。

“不不不……”卫一的手摆得更快了,连同头也摇了起来,显然有些应付不过来。

“拿着吧。”老妇将糕点塞进他怀里,“这个,我拿回家去喂牲口,你也别怕浪费。”

未等少年反应过来,那半块干粮已是到了老妇手中。

卫一有些愣神,感受到怀里传来的温暖,鼻子一酸,连忙躬身道谢:“谢谢婆婆,谢谢婆婆……”连道了好几声谢,这才停下,再抬头时人群早早散去,已不见了老妇身影。

卫一挠了挠头,心想:这婆婆该不会是书里说的江湖高手吧?

他爱听醉云楼的说书人讲故事,对那个来去自若、草木皆可伤人的江湖向往不已,每每听至大侠们惩恶扬善的情节都会忍不住拍手叫好,而至于那些儿女情长却是半个字也听不明白。

想到自己方才的遭遇与书中主角偶遇高人的桥段颇为相似,不免摇头苦笑:我只是个乡下穷小子,这种好事哪会落到我头上。彪叔早说了我练不了武,又何必成天做白日梦呢?再说了,大侠们从来都是玉树凌风,又怎会是我这副模样?

思及至此,少年唇角微抿,下意识将怀里的糕点捂得更紧了些,挑起行囊继续向东行去。

晨光如利刃出鞘,叫人睁不开眼,卫一已到了龙城脚下。

龙城九门,壁立十丈,螭门正对西方,谯楼十仞,巍然傲立。

城门下,两队兵官正在盘查往来行商,但较之往日有所不同。

赵国兵营两制,“兵制”司驻防治安,“营制”司征伐攻战,这负责城防的卫所司便隶属兵制。卫一常替他们打磨兵刃,故而混得熟络。

平日里城防们专挑做小买卖的查,管这叫“抓瘦羊”,原因很简单——“肥羊”都有靠山,可今日却是逐一盘验,而且只进不出,气氛格外肃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卫一只觉腹中隐隐作痛,自知又是腹泻发作,不免暗暗叫苦,脚下步子快了几分。

迎面上来两个兵卒,卫一见均是熟人,于是心下稍安,冲他们憨厚地笑了笑,同往常一样晃了晃肩上的担子,便要进城。

忽听得一声低呵:“慢着,卸下行囊。”


第二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