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热衷游寺庙
最近,一些大学生格外偏爱寺庙游玩,钟爱上香取得心理安慰。对于这种情况,有人说年轻人不上进,对此,你怎么看? 近期,大学生上香越发火爆,引发热议。但是,大学生去寺庙上香并不都是躺平摆烂,而是代表着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期望。现如今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学业压力大,上香能够让身心短暂放松。但也有部分年轻人“临时抱佛脚”,自欺欺人,自身不努力,把“求神拜佛”作为实现理想抱负的唯一途径,从而加剧不劳而获的思想。 “上香”在年轻人中爆火,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于表象,更应该看到本质。 第一,就业形势严峻。应届毕业生逐年增加,而企业的数量无法与毕业生人物相匹配,无法吸纳全部的应届毕业生,导致“毕业季”变成“失业季”,加剧了大学生的焦虑情绪。 第二,缺乏心理疏导。大学生认知能力尚且不足,且相关高校缺乏心理咨询疏导,大学生缺乏心理发泄窗口,所以沉迷超自然现象,想从中寻求安慰。 第三,传统与时俱进。我国把文旅发展摆在了重要位置,各地旅游业百废待兴,作为各地标志性建筑的寺庙同样也络绎不绝,吸引了热爱旅游的大学生群体。 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针对这种行为,我们还需正向引导。 第一,解决就业难题。一方面,要对于吸纳就业的企业进行降费减税,鼓励企业尽可能多的吸纳应届毕业生。另一方面,国家更应该做好学生与企业的“中间人”。人社部门定期组织大型招聘会,为企业与学生搭桥引线。 第二,做好心理疏导。有关社交平台可以邀请心理学专家入驻,开辟心理学知识科普专栏。同时,高校做好心理咨询和心理发泄室等相关设施的配备,高度重视学生心理状态。 第三,做好传统保护。寺庙作为传统文化,应当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要避免被商业侵蚀,成为敛财工具。 “此志苟坚强,天下无难事。”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我们应当勇敢面对,将困难作为垫脚石,勇敢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