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 英国开关(1)
本文是本人假期无聊时,从网上找考研论述题的自我解答(本人自学)。原题为
“论述19世纪中期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形成条件和影响”
从《航海条例》到《谷物法》,英国实行贸易垄断的历史是漫长的,远胜于其在1850年代以后的,对“自由贸易”的积极鼓吹态度。强效的贸易垄断是带有多重属性的,一为维护国内土地集团的利益。二为建立对殖民地的排他性控制。三为减少对外依赖,避免成为其他国家可为之利用的杠杆,也就是拱卫国家安全。壁垒政策与政治性的垄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护着初生的帝国。也维持着与附庸化的殖民地精英的联系。但随着英国步入早期工业化,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创生,对原材料及粮食的需求越来越高。整个英伦三岛在《谷物法》实行的数十年里,饱受粮食短缺之苦。工业资本与劳动工人均敌视贸易保护。前者困于原材料进口的不足与其他主要国家的报复性关税的苦楚。极大的妨碍了他们的工业扩张与日常运转。后者的困苦更加显而易见,日常供应的短缺使得他们在饥荒的边缘挣扎。这点在《雾都孤儿》中有清晰体现。供应短缺在19世纪40年代抵达高潮。从英格兰本土的骚乱再到爱尔兰大饥荒。贸易问题引发的政治动荡已经变得不可忍受。从1846年开始,以废除《谷物法》为先声,英国拉开了漫长的去壁垒化上序幕。有关壁垒的历史记忆是如此深刻,以至于自由贸易的主张者宛如传教士,不停地进行着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