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淄博烧烤火出圈,四个流量密码大起底,其他城市应该这样抄作业

2023-05-01 11:10 作者:胡二刀刀  | 我要投稿

这个五一假期,相信对于淄博市民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体验。4月30日傍晚18:40,我打开百度地图,随手查了一下淄博两大著名烧烤地——牧羊村烧烤总店和八大局烧烤城的周边实时路况,一片炫目的紫红,说明开始上人了,一个新的烧烤之夜就此开始。淄博这样一座三线城市,集纳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各路车牌,车主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烧烤。就在同一天,百度地图发布的景区热门榜单显示,淄博八大局便民市场冲上榜首,热度力压一众景区。迪士尼排名29位,环球影城都没有上榜机会。

淄博的烤肉为什么这么受欢迎,究竟有哪些秘密呢?国内知名的烧烤很多,像新疆的喀什,江苏的徐州,辽宁的锦州,吉林的延吉,这些地方都以烤肉闻名,但是为什么只有淄博“火出圈”呢?它有哪些流量密码,又给其他城市以怎样的启示?

一、淄博烧烤火到什么程度

节前有媒体报道,北京南站到淄博的五一火车票开售不到一分钟售罄。五一小长假将有超过12万人到淄博,旅游订单增长超2000%。

淄博官方发布了“五一”期间淄博酒店住宿预订温馨提示,提到“五一”期间,淄博市除高青县、沂源县以外,其他区县平台入住酒店已提前预订满房,住宿预订量较2019年上涨865%,增幅位居山东第一。

从三月初到四月底,淄博已经新增了197家烧烤企业,目前这座小城,已拥有3000多家烧烤相关企业了。

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淄博究竟发生了什么?

二、淄博烧烤为什么能火?

淄博从一座工业城市,突然变身为人人向往的潮流新宠,它究竟使用了什么魔法?我认为,以下这些流量密码缺一不可。

第一是打好情感牌。此前有传闻,说是去年山东大学的大学生到淄博隔离,当地对他们照顾有加,走的时候还吃了烧烤,所以他们决定在疫情结束后回去报恩,以此促成了淄博烧烤的第一波流量。

事实果真如此吗?据“山大研究生”微信公众号显示,2022年5月1日,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发生疫情,济南、淄博、泰安、德州四市会同山东大学完成隔离转运师生服务保障工作。在各方支援下,山大仅用一天一夜的时间,就完成了一万三千余名师生的全体转运工作。

公众号发布了很多同学隔离时的朋友圈,充满了感激之情。一位同学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说,“在淄博隔离的时候,真的感受到了淄博人的热情。烧烤、红烧鱼、麻婆豆腐……每天的饭都不重样,发的水果都吃不完。要走的时候,我们还收到了来自当地悉心准备的礼物——印有山东大学标志的水杯和很多免费旅游的券,上面写着欢迎我们随时来淄博玩!”

淄博市卫健委及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均对媒体表示,2022年确实有大批学生在淄博隔离。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学生到这里来隔离,饮食住宿必须要保障,这些都是应该做的。

有学生回忆说,“离开前,当地给我们安排了一顿淄博烧烤,那味道真是不错,尤其是配上淄博人的热情和温暖,更多了几分滋味。”

如今,随着新学期开始和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当年隔离的同学带上家人朋友,再返回淄博,来一次感恩之旅。

淄博火车站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4日和5日,火车站到发旅客数量分别为4.54万人次、4.80万人次,而后者为该站近3年来单日到发旅客数量的最高纪录。

第二是重视新媒体。淄博这座城市开始在互联网上收获大学生群体的口碑,关键词与“温情”和“烧烤”挂钩。大学生们利用新媒体,不断塑造并强化淄博烧烤,从而影响了更多人。

早在2020年,歌手薛之谦在麦田音乐节淄博演出时,对烧烤的推荐,曾让淄博烧烤一夜爆火。2020年9月19日,薛之谦在淄博开了一次演唱会,当时淄博聚集了无数学生,以及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粉丝。薛之谦在舞台上说了个段子,说他来到淄博后吃了烧烤:“其实这两天特别特别瘦,去你们这边牧羊村吃了个烧烤,早上起来胖了两斤。”

当晚,从音乐节现场出来的乐迷涌入被薛之谦提到的“牧羊村烧烤店”,搞得老板一头雾水。后来这位老板注册了个抖音号,发布了第一条视频,向薛之谦喊话:“下次来淄博我安排”,点赞量一下达到了1.3万。

2021年,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第三季以淄博烧烤作为拍摄素材,使得“烧烤”在淄博城市标签中更加清晰鲜明。

另一位力推淄博烧烤的是抖音美食博主“特别乌啦啦”。他连续三年来到淄博吃烧烤,每次视频点赞量都超过60万,粗略估计总播放量超过两亿。

淄博官方早已注意到,从最早的薛之谦,到后来的特别乌拉拉,再到大学生打卡,他们看到了明星与新媒体的力量。与之不谋而合的是,淄博最新的城市定位是建设多彩活力的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就此开启了提高城市能级的探索。

于是,淄博不再被动等着网红上门,而是主动与青年人聚集的B站合作,于2月25日请来了全网粉丝量超2000万的大漠叔叔,以直播的方式,与千万粉丝一起“云游”淄博。

淄博烧烤打下“头阵”后,知味斋肴鸡、博山香肠、博山豆腐箱、“周村烧饼+酸奶”等迅速蹿红网络。除了美食之外,淄博美景也频繁“出圈”。这一切,都是新媒体的力量。

曾有人这样评价淄博:如果说出圈的淄博烧烤疗愈心灵,也赋予了淄博这座城市炽热温度的话,那么如今,以周村古商城为代表的一众文化IP的崛起则让这座位于海岱之间的城市散发出更为炙热的光芒。

第三是占据主动权。客观地说,淄博一开始对于从天而降的流量有些措手不及。但在进入三月份后,他们已经把宣传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了手里。

两个月间,关于淄博的话题不断冲上新媒体平台的热榜。从“清北学生免费游淄博政策或推迟”,到“小伙淄博吃烧烤没排上号老板下跪求谅解”,从“淄博一烧烤店生意太火爆停业休息”,到“给淄博烧烤泼一盆冷水”,淄博热度不断走高。很多人预测“淄博也就火一个月”,没想到打脸了。

面对火热的话题,淄博官方并没有掉以轻心,而是该回应的回应,该引导的引导。比如针对4月中旬传出的“北大清华学生游淄博不要钱”,政府适时澄清:那本是3月1日市委书记马晓磊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作城市推介和青年人才政策宣讲,向广大学子发出诚挚邀约,期待更多青年才俊拥抱淄博、筑梦淄博。没想到一个多月后被人旧事重提,误读了。我们欢迎所有大学生都来淄博旅游。

4月8日,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博主“B太”发布了1条新视频,称近日他自带公平秤探访淄博八大局市场,结果逛了10家店,均未发现任何缺斤短两。并感慨“淄博是一座我不得不佩服的城市”“在淄博消费绝对靠谱!”淄博官方适时发布文章《“秤”中看诚》,并借助更多媒体力量,将“淄博八大局市场”童叟无歁、诚信经营的形象传遍海内外。

第四是严抓执行力。有媒体报道,大学生集中打卡淄博烧烤店的一周后,市委书记马晓磊就下了批示,要求商务部门、文旅部门抓住热度。他希望把淄博烧烤打造成像沙县小吃、兰州拉面那样的品牌,遍布全国。

紧接着,各个政府部门开始行动:

商务局推动成立了烧烤协会,要推出团体标准,进行商标注册;

电力部门找到烧烤协会,要求提供烧烤店家的布局图、位置图;

公安部门决定去烧烤摊位维持秩序,确保治安;

市场监管部门开始加大巡查力度,抽查检验卫生,稳定物价;

文旅部门则开始推动景点施行大学生凭高铁票免门票政策、青年旅舍减免优惠政策,并且着手制作淄博烧烤文创产品;

路政部门开始在淄博八大局连夜修路,希望这个便民市场能给游客更好的观感。

在淄博精心规划的公交线路里,不仅有多重的烧烤店提供选择,还有周村古商城、水晶街、荣盛广场等旅游景点与商贸综合体进行串联,食客可以在吃烧烤之余,坐上公交车,品鉴淄博的当地特色与城市魅力。

更为硬核的“烧烤专列”也于3月31日开通:3月31日起到4月23日,每周周五至周日,国铁济南局加开了济南西至淄博间G9321次、淄博至济南西间G9322次动车组列车,这是国铁济南局首次开行“烧烤游”周末专线列车。

4月20日,淄博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一封《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信中提及希望来淄博的客人们能够包容这座城市的不足之处。

4月26日,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了《致广大游客朋友的一封信》,坦言“五一”客流量已超接待能力,建议错峰出游,并倾情推荐其他兄弟城市。

这套“组合”举措为社交平台上的热度持续上升创造了新话题。

通过以上超强的执行力,淄博将流量转化为了留量。

三、淄博烧烤火了能带来什么?

一是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根据百度指数,进入四月份,“淄博”和“淄博烧烤”的数据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尤其是“淄博”,已经远超山东省会“济南”,搜索量是“济南”的6倍,资讯量是“济南”的9倍。同样,微信指数“淄博”是“济南”的两倍多。

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在淄博一站式吃、喝、玩,并以此了解更多齐国故都的人文历史和文化故事。而这已经引来文化IP与网红IP的双向奔赴,并成为他们好奇淄博、爱上淄博的理由。

二是提升市民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烧烤用流量“盘活”整座城市之后,每个淄博人似乎都开始变得小心翼翼。社交媒体的评论区,也有本地人打趣:“白天开车不敢变道,生怕挡了外地朋友的车。晚上吃饭不敢吃烧烤,生怕抢了外地朋友的座。”

一位本地市民感慨:“作为淄博本地人,作为山东人,我们期待更多的人们前来品尝淄博烧烤,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也多多感受好客山东的更多魅力,希望这种美好的体验能够持续为大家带来愉悦享受。”

三是为城市发展书写多种可能。

淄博在下一盘大棋,突然的爆红也为城市的发展预留了多种可能。

我梳理了一下“网信淄博”公众号从2月到4月的数百篇文章,从中选出29篇与政府决策相关的文章。我把这些文章进行了分类,有引资的,有纳才的,有关乎烧烤的,有提升服务的,有与文化相关的。

结果发现:

2月份与烧烤相关的文章只有1篇,引资的2篇;

3月份,与烧烤相关文章11篇,引资3篇,纳才1篇;

4月份与烧烤相关文章2篇,引资1篇,纳才3篇,文化2篇。

从中可以看出,淄博官方的思路非常清晰。二月是年后开工,当时并没有把烧烤作为主打牌,只安排了一个大V直播。至于火不火,他们也不知道,需要观察。所以按照正常节奏,二月的主要工作还是项目开工和招商引资。

3月,淄博烧烤随着大学生的到访,莫名就火了。于是官方马上跟进,连发11篇与烧烤相关的文章,既有分析,又有评论。同时引资也不放松,三篇文章,既有请进来,也有走出去。

4月,随着人流不断涌入,这座470多万人口的城市有些力不从心,淄博烧烤也需要降降温了。于是仅发了两篇与烧烤相关的文章,其目的在于“分流”。重点工作显然向纳才和文化宣传上转,一方面邀请大学生到淄博就业创业,另一方面加强当地文化特色宣传,将烧烤的流量引向文化和景区,强力塑造淄博优质城市IP形象。

通过招商引资和招贤纳士,才能为一个城市的发展提供动力和可能。

四、这种成功可以复制吗?

要我说,其他城市想抄淄博的作业,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

容易,指的是复制皮毛,甚至一些操作步骤。你请一个千万级大V,我就请一个比他粉丝更多的;你发10篇文章,我就发20篇文章。如果仅仅是从数量上比较,那是容易做到的。但后期效果以及持续时间,不好说。

难的是,有没有资源和人。资源,是指流量来了你能不能接得住,消化得了。除了美食(烧烤),是不是有足够的文化积淀让游客产生新鲜感和认同感,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满足,自己留下来,或是请人一起来。人,是指具备较强执行力的工作人员团队和充满自豪感的居民。

因此,在抄作业前,一定要先给自身把把脉。

我曾经给唐山提过建议,因为今年最应该宣传烧烤的不是淄博,而是唐山。经历过去年烧烤店打人事件后,唐山急需给世人一个新的认知。去年的影响太大太坏,以至于给我身边唐山籍小伙儿介绍对象,都被女方婉拒。我去过很多次唐山,每去必吃唐山烧烤,这在河北是出了名的美食。可就是因为去年的事件,令唐山烧烤蒙羞,给整个城市形象抹黑。我希望唐山也能通过一套全新举措,改变国人的看法,重新焕发老工业城市的经济和活力,再塑唐山不畏困难、积极乐观的城市精神。

淄博已经给打好样了,其他城市,加油!

部分资料来自“山大研究生”微信公众号、“网信淄博”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淄博烧烤火出圈,四个流量密码大起底,其他城市应该这样抄作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