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年轻人究竟需要多少知识才够应付这个油腻世界?

2023-08-30 22:20 作者:丶铃儿晌叮当  | 我要投稿

大三元导论-生而为人最宝贵的知识

一个人接受到什么样的信息才能有被启发的感觉?

这个信息必须有很强的解释力,而且是反常识的

因为反常识,所以有很强的解释力。

由很强的解释力意味着这个知识它组成的这个理论模型能够很好地表征 拟合外部世界,能够解释外部世界的现象

反常识意味着它能够击穿我们的成见,因为成见在被击穿之前,在被颠覆之前,它不是成见,它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解释。

不是“且”的关系,而是“所以然”因为反常识,所以能够解释更多现象的知识,叫做有启发性的知识


这样的知识就是带来范式转移的知识shift(换挡)


02:26


怎么努力也没有办法努力

怎么改变也不能创造改变

三个大幽灵概念


03:46



04:59


--------------------------------------------------------------------


06:15


心智为了识别对象和关系形成了两种最基本的认知规范概念化思维因果律思维。此为认知


休谟说人类的因果律是宇宙的粘合剂,而这个被粘合的宇宙则是被人装在模型和故事中的概念和关系彼此依存形成的模型,故事就是具体化的模型

那些会搞事情的人,都是故事的讲述者和模型的建造者,目的都是满足人们迫切想要理解事物因果关系的需要


虽然人受制于自己的认知规范和感受器官的天然局限,无法得到完美的模型,但它们通过对对象和关系的持续分析,依然能获得很多局部有效的模型,来指导生活,这些持续分析的产物就是所谓的知识

哲学中有专门讨论知识的学问,叫做知识论,知识论将知识分为三类:关于对象的知识,关于关系的知识和关于技术的知识。也叫对象知识命题知识能力知识

对象和关系构成命题,命题承载着我们对世界规律的总结,命题进一步形成理论,在一个命题和理论中,我们得到了该如何与世界互动的指导

只是所形成的模型和观察相匹配时就是理解,无法匹配时便会出现问题,问题能解决是因为我们能用模型去理解它的结构,解决不了是因为我们缺少能理解它的模型。

世界上有简单的问题也有复杂的问题,但从模型匹配度的角度来说,问题可以被分为良构问题劣构问题

人无法接受一个自己无法理解的世界,所以人类文明史就是一小撮人不断地寻求更合适的知识来给模型打补丁的历史

此上,认知是所以为认知,知识之所以为知识,问题之所以为问题

注意!


08:17


模型优化


10:17





在西方的传统逻辑中,概念的合法性是受到逻辑同一律的辩护的A就是A

在世界本体和身体主体的层面,我们暂且假设他们是整合的整体


科学一点的说法是减熵,追求最大的有序,对有意识的个体来说,它的目标是整合,认知希望整合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整合身体和世界

人如何抵达整合呢?东方的道路是


西方的道路是永恒的进步和无限的扩张


认知的核心矛盾在于以分裂为手段(分别心和因果观)来抵达整合的目标(生命系统的目标,科学点的说法叫减熵),此为元认知

这必然是一个无法抵达的目标,这是导致一切问题的问题,是所谓的元问题





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完整地理解关于知识的知识


13:27


要用三位一体的认知观来理解这个事情

-------------------------------------------------------------

预告画面



要疯狂地、病态地、执着地重视前提






年轻人究竟需要多少知识才够应付这个油腻世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