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时间价值:从时间管理我们,到我们管理时间

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想要高效地发挥时间价值,务必要把复杂的管理极简化,精准地分配和运用时间,在无处不在的时间管理中重塑时间的价值。

时间有价值么?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特别是对于企业和领导者,最宝贵的资源就是时间。
相比之下,普通人的时间价值该怎样才能得到提升?毕竟,如果个人的时间价值没有办法按照复利模式不断增加,那么未来的他很可能就要按照线性模式来计算自己的人生价值。可想而知,这样下去不会有更大的进步和发展空间。
事实上,无论企业、领导者或个人,如何令时间价值最大化一直是各方孜孜以求的目标,只是很多人苦于缺乏时间管理的有效途径。
这里可以引用美国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的话:“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混乱的事情规范化。”用在时间规划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不妨作个对比:缺乏时间观念的人,往往不知自己每天要做什么,浪费大量时间沉迷于刷短视频、泡沫剧、朋友圈等,时间价值微乎其微;与之相反,懂得投资时间的人则懂得取舍,重视时间的安排和利用,会把时间用在那些有着高价值的人和事上。
那么,想要战略性地规划日程,高效地管理时间,到底该从何做起?
对于职场上的普通人,可以先试着找到自己的高效时间。毕竟,或早或晚,状态最好、效率最高的时段因人而异。而后,为自己设置一个截止时间,以便有步骤地改善拖延症。并且,由于很多人习惯于拖到截止时间才开始行动,因此截止时间不宜设置太久,尽量将其提前,时间越短越好。
最后,还是要锻炼专注力。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什么都想学的后果往往是什么都学不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劲往一处使,才能更高效。当然,想要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不容易。我们往往还需要定期复盘,对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评估和调整。如此往复,对时间的掌控也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而对领导者而言,管理时间的方式更加反映出本质问题,甚至由此所做出的决定对自身效率和公司业绩也有重大影响。“CEO的日程表,或者说所有领导者的时间表都展示出领导者的领导方式,为组织中其他人传达了重要信息。”迈克尔·波特和尼丁·诺利亚在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的《CEO如何管理时间》一文中如是说。
通过连续12年对CEO时间利用的充分调查和研究,波特和诺利亚指出,CEO必须进行高效整合,更加全面地解读自身职责。这既是成功的关键,也为高效管理时间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比如,从战略、各职能和事业部回顾会议、发展人才与关系、保持组织结构和文化与公司需求的一致性以及并购等方面,构建有效的整合机制;重新审查“标准”会议的次数,并着力缩短这类会议的时间,从而大幅提升效率;平衡多个外部利益相关者,并从多维度权衡责权和影响力等等。
而延展到企业层面,整体性的时间管理愈发彰显出重要性。在贝恩全球的三位合伙人迈克尔·曼金斯、克里斯·布拉姆以及格雷戈里·卡伊米看来,企业应当像管理资金一样管理时间。
这是因为,很多组织内部充斥着冗长无聊且无效的文山会海,如果对于时间的管理能做到与资金预算管理一样缜密而严格,那么提高绩效也将不再是困扰企业的难题。
例如,采用零基预算法管理时间:如果将现有会议总时间比做时间银行,那么每召开一次新会议,都应该临时从银行中“支取”会议时间。还比如,制定清晰简明的议事日程,团队就时间分配的轻重缓急达成共识;对每项倡议都进行商业论证,根据其投资回报率判断倡议的价值;以及对投入会议的时间设限并严格审查等。
毕竟,随着组织复杂性的日益提高以及技术进步与行业竞争的加剧,时间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资源。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想要高效地发挥时间价值,务必要把复杂的管理极简化,精准地分配和运用时间,在无处不在的时间管理中重塑时间的价值。
文|赵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