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出题老师“拍了拍你”|我的小心思你都知道吗?

2021-10-06 14:08 作者:历史老师定哥  | 我要投稿

嗨喽~大家好呀!一提起高考题,不得不说出题老师可真的厉害,在惜字如金的情况下都能体现出相关的重要考点,并且有时还会增加难度。不过你知道吗?出题老师也是很心疼大家滴~会悄咪咪地帮助你哟。有的同学却想不通,或许只觉得:这题好难,我不会。

你要知道每一道题都一定会有一条解题线索,由它组成我们的解题链条。出题老师的心思可明显了,如果不知道的小伙伴那就趁早学学叭~小编今日分享老师们出选择题部分的时的“小心思”。

一是时间,它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们能根据时间然后快速判断这一选项是否符合这一时间点。不过,时间分为显性时间和隐性时间,大家特别要注意隐性时间,很多时候就是一晃神,你就错过了时间,大大降低了你的准确率。

例:(2021·全国高考真题)1982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改变了过去“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的状况,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

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 

B.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答案]B

[解析]由材料“1982年……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并结合所学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济责任制的逐步实行调动了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故选B;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还未完全理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90年代的南方谈话就是例证,排除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20世纪90年代才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80年代不可能已经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排除D。

你看吧,时间总是能帮大家不少忙。

二是设问词,这在选择题消消乐第二弹中有所提及,在近日的每日一题中,小编也发现了有部分同学有这个问题,对设问词的把握不清楚,不知道什么样的情况该怎么处理。就好比题目问的是“反映”,可你偏偏选择现象;题目明明问的是“xxx认为”,可你偏偏选择你认为的内容……这种情况大部分同学都有,老师在设问词方面也是研究过的,所以一定要抓住这个设问词究竟是什么,设问词不同的话所涉及到的一些思路和方法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技巧之一,掌握了可以省下不少力气呢。

例:(2020·全国Ⅰ卷高考·2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答案】A

【解析】材料占城稻的引入和推广种植,大、小麦在南方的推广种植都增加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故选A项;曹魏时已经改进翻车,且材料与灌溉工具的改进无关,排除B项;粮食作物的推广种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没有体现出均衡发展,排除C项;粮食作物的推广种植影响民众饮食结构,但没有根本改变,排除D项。

三是标点符号,这个时候大家就有疑惑了,怎么连标点符号都能提醒我们做题呢?同学们,你要知道,高考题是经过反复推敲和打磨出来的精品。所以高考试卷中是不会有废话的,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尤其是特殊标点符号,一定是在告诉你什么信息。并且大家可以根据省略号对材料内容进行分层。 

比如“……”,这种情况多用于引用别人的话的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能花费大量笔墨去写一堆对解题毫无帮助的话,那么一些不太重要的话语就会用省略号带过,这个时候你就特别要注意省略号之后的内容,极有可能是解题的关键哦。再比如小括号,很多时候加上小括号就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自己解题,原理和上面说的一样,大家或许不太关注它叭,可你们没想到的是,往往就是一个如此细节的点被你忽略,极有可能你就会错过了得到这道题的分数的机会。

例:(2013年新课标卷Ⅰ·24)在周代分封制,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说明战国时期分封制在秦国已遭破坏,集权统治模式基本建立起来,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是分封制瓦解的根本原因,A项说法错误,分封制是地方分权模式而非君主集权,B项说法错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等级差别明显并不能说明严格遵循分封制度,其实分封制在东方六国也遭到破坏,D项表述错误。我们可以根据“;”来掌握材料所表达的两层意思,知道两者的对比,更好地协助你解题。

四是关联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关联词用在同一句话上所表达的意思都是不同的,强调的内容有差异那么我们做题时所找的关键点是不一样的。比如“虽然……但是”这种属于转折关系,即材料强调的是“但是”后面的内容,抓住这一关键很多时候就能帮助大家找到重点。再比如“只有……才”这是一种条件关系,强调的是“只有”后面的内容。

例:(2019·海南高考·17)1889年7月14日是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纪念日,22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召开大会并通过决议:“只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剥夺资本家阶级的生产资料并把它变为公有财产之后,劳动和人类才能获得解放。”这反映出(  )

A.法国大革命精神是大会指导思想

B.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C.无产阶级确立了夺取政权的目标

D.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只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剥夺资本家阶级的生产资料并把它变为公有财产之后,劳动和人类才能获得解放”结合所学可知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体现,故选 B项;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推翻资产阶级”,排除A项;1848年《共产党宣言》就确立了夺取政权的目标,排除C项;工人阶级在19世纪上半期就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D项。注意到关联词后,我们知道强调的是无产阶级,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

学习是很灵活的一件事情,历史在近些年的考察上也不再是用我们以往的思维——背背就好,很多时候大家的思维方式会阻碍你做对这道题,想要找到自己解题的问题,那真的还需要多想想,多琢磨琢磨。定哥也会挑选一些经典的选择题,给大家讲解一下,多听听思路,多反思自己是在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出题老师不会对大家“赶尽杀绝”,但你也需要有点能耐,可千万不要都那么明显地帮助你找线索,可你还是掉入他们的陷阱之中,身在其中还浑然不知。用心做一件事情,是会有收获的,也希望大家在历史上的用心,最终都能体现在你们的成绩上啦!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想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

出题老师“拍了拍你”|我的小心思你都知道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