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爹味"到底是什么味?

2022-08-21 18:17 作者:涅米涅米  | 我要投稿

    最近刷微博的时候经常看到"爹味"这个词,通常出现在各类情感博主的评论区。比如博主发了一个长截图,内容是情侣吵架的聊天记录(男方多半发了小作文),再配上一个问句:"大家看看,真的是我错了吗?",评论区很大概率会出现"爹味十足"这种评论。

 

    "说话有爹味"直译过来应该是"说话像老爸对儿子/女儿的那种语气",但从我观察到的使用情况来看,二者并不能完全划等号。毕竟当我爸说:"来儿砸,这是十万块钱,拿去随便花!"的时候,我肯定不会对他说:"你说话怎么一股爹味?",所以关于"爹味"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像长辈说教晚辈的语气。

 

    但是"说教"这种感觉是比较主观的。同样一段话,长辈说出来就比朋友说出来更像说教,熟悉的人说出来就比陌生人说出来更像说教。举个栗子,"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出人头地"这句话,父母说出来就是说教,朋友说出来就是激励,热恋期的情侣说出来就是Ta在规划我们的未来诶,冷战期的情侣说出来就是妈蛋就知道鸡我自己咋不努力,马爸爸说出来就是通向成功的钥匙。也许和我说的不完全一样,但是大家可以代入类似的场景,感受一下自己对不同的人说出的同样的话的想法是不是有差异。

 

    总结下来,我们就能得到一个对"爹味"相对客观的解释:A、B双方对话,A不认可B,此时B输出鸡汤则概率获取"爹味"debuff,debuff的获取概率与A对B的认可程度成反比,与对话内容无关,与性别也无关。

 

    但作为一个逻辑严密的人,我们更应该从实际的对话内容入手,思考是否合理,不合理考虑的也应该如何从逻辑上驳斥内容,而不是给人打"爹味"的标签。给人打标签没有任何好处:就自身角度而言,说别人"爹味"意味着只是希望反击对方,没有深入思考对话的动机和含义,不仅错过了交流的机会,也无法从中获得启发或警示;从对方角度看,Ta为推进双方关系所做出的努力没有被认可(无论是否有道理,写小作文至少表达了交流的意愿,将语言组织为文字是需要斟酌的),甚至被打上负面标签,这种行为必然导致关系恶化。

 

    抛开玩梗和开玩笑的场景,我认为"爹味"这个词产生了非常坏的影响,它不仅从事实上阻止了很多有益交流的进行,更大的破坏体现在抑制交流欲望上(很多问题一两句话是解决不了的,但长篇大论费时费力不说,说不定还会被说"爹味",算了解释个🔨)。就上述影响而言,"爹味"和"鸡汤"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很多人也懒得输出感悟了,毕竟自己用代价换来的经验,花时间输出出来,还是用爱发电,弄不好就被扣个鸡汤的帽子,有这闲工夫去交界地打工他不香吗)。

 

    一点随想。


"爹味"到底是什么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