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国杀diy】桓温、袁乔

2022-09-03 11:11 作者:唤起壹天明月  | 我要投稿


笔者最喜欢的两晋南北朝人物


命世宣武·桓温

主要事迹

桓温(312~373)字元子,谯国龙亢县(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晋军事家。宣城太守桓彝长子,晋明帝司马绍女婿。328年,父亲桓彝被叛军所杀,桓温刺杀仇人三子,为时人所称许。

桓温为人豪爽,姿貌伟岸,风度不凡。得到庾翼赏识,参与北伐后赵。345年,接替庾翼任荆州刺史,掌握长江上游的兵权。347年,桓温溯江而上,灭亡成汉,声名大振。累迁大司马、南郡公。三次出兵北伐,攻打前秦、姚襄和前燕,收复西晋旧都洛阳。打压门阀,改善吏治,实施土断,抑制兼并,重视民间疾苦,发展教育。由于朝廷掣肘,第三次北伐败于前燕慕容垂。

371年,桓温废海西公司马奕,拥立简文帝司马昱。次年简文帝死,临终让桓温“君自取之”,诏书被王坦之撕毁。桓温准备加九锡,逐步取代东晋,最终受制于王谢世家,未能如愿。373年,桓温病逝于姑孰(今安徽省当涂县姑孰镇),追赠丞相,加九锡,谥号宣武,葬礼依照西汉霍光的旧例(即皇帝规格)。桓温一生,未能收复中原流芳百世,也未能自立为帝遗臭万年。他终究是文人名士,不想把事做绝,虽然他最痛恨这个标签的人,但自己至死也没有摆脱。403年,幼子桓玄建立桓楚,追尊为楚宣武帝。

明末大儒王夫之认为:“桓温是逆贼,简文帝以丞相身份夺取了侄孙的皇位,同样是贼。简文帝感谢桓温拥戴自己,即使只能当一天傀儡,也甘愿背负骂名,拱手让出江山。”王夫之的批判非常犀利,不过笔者倒认为,简文帝同意让位,恰恰是无愧于祖先的做法,只有桓温成功收复故都洛阳,修缮西晋皇陵,司马懿父子泉下有知,也可以释然了。



技能

【振旅】出牌阶段限一次,你可与攻击范围内的一名角色拼点,然后你本回合使用牌无距离限制。若你赢/没赢,视为你对其/对自己使用一张基本牌。
【毁誉】锁定技,当其他角色令你回复体力或对你造成伤害后,你摸一张牌。若为回复体力,你依次视为装备着【九锡】、【玉玺】直到游戏结束。


引文

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如何?
不图今日复见官军!
公甚似刘司空(刘琨)。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王衍)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为尔寂寂,将为文景(司马师、司马昭)所笑。
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

从引文字数可以看出,这是up主非常喜爱的人物,考虑制图效果,卡牌上只留一句。


设计思路

在《世说新语》《晋书》《资治通鉴》中,桓大司马的故事很多,与诸葛亮、孙权、司马懿父子、姜维、刘琨、王敦、温峤、王猛、慕容垂、刘裕等都有交集,千载之下如在眼前。一技能是西征、北伐;二技能是在北伐中扩充实力,谋求取代东晋。

“振旅”的意思是得胜后整顿军队,出自《晋书》原文。笔者认为这个词很霸气,用作技能名。与敌军拼点,深入敌境(无距离限制),胜则收复故土(视为对敌人使用杀),败则扩充力量蚕食东晋(视为对自己使用桃)。

第三次北伐失败后,桓温决意篡晋,喊出了那句中国史上最真性情的名言(狐狸晨曦语):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技能“毁誉”即是此意,无视别人评价,无论别人让桓温回血还是掉血,他都摸一张牌。“毁誉”的第二句是幻想线,如果队友给濒死的桓温吃桃(如果袁乔活着),他就能先后获得九锡和玉玺。玉玺的效果本来是强制成为【杀】的目标,笔者在这里改成非锁定技。

设计:Michael_Lee,插画:恶童。注意引文~
设计:Michael_Lee

台词

振旅、毁誉:见引文

阵亡:流芳遗臭非高论,但悲不见全金瓯!


乘风化翼·袁乔

主要事迹

袁乔(?~348),字彦叔,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将领,曹魏郎中令袁涣玄孙。袁乔担任桓温属官和谋士。346年,桓温见成汉衰弱,决定进攻蜀地,朝廷不许,很多人都认为这不可能成功,而袁乔则力劝桓温攻蜀,不等朝廷批准,提议以精兵一万,轻军速进,待敌方发现时已经通过天险。又认为北方后赵见晋军速胜,便不敢进犯;即使进犯,长江沿岸的守军也足以拒敌。昔日诸葛亮以富饶的益州抗衡北方曹魏,而今成汉据长江上游,是个隐患,攻克蜀地对东晋有极大益处。桓温同意,命袁乔领二千兵作为前锋。347年三月,桓温率军至彭模,有人建议桓温兵分两道进攻。袁乔反对,认为现在孤军深入,应当集中力量以求一战而胜,分兵只会令众心不一,万一一军失利就大势已去。袁乔又建议抛弃厨具,只留三日粮食全军进攻。桓温于是亲率主力直指成都,与李势军决战,前锋失利,参军龚护战死,众人意欲后退,桓温下令鸣金收兵,但鼓手错误擂鼓前进,袁乔因而乘势指挥士兵奋战,大破敌军,李势投降。成汉旧臣起兵反晋,被桓温、袁乔所灭。第二年袁乔去世,桓温非常哀伤,追赠益州刺史,谥号简。

技能

【鸣鼓】锁定技,你的【闪】视为【杀】。
【夺势】锁定技,你抵消【杀】的方式改为使用一张【杀】,若以此法杀死角色,你失去2点体力。
【先发】一轮开始时,你可令一名其他角色于本轮内获得“夺势”。你死亡时,你可令一名其他角色获得“夺势”且改为非锁定技。

引文

遇事不决莽一波!

设计思路

袁乔是桓大司马仅有的两个朋友之一(另一个是庾翼。至于殷浩、谢安、司马昱之流何足道哉)。称号原本是“宣武之翼”,后改用民间扩展包中法正的称号“乘风化翼”,袁乔是桓温的羽翼,二人关系类似法正与刘备,同时“乘风”也暗示袁乔过早去世。

三次关键时刻,都是袁乔让桓温下定决心,三个技能都体现了“遇事不决莽一波”。可以认为这张武将牌包括袁乔、鼓吏、前锋龚护三人。一技能,鼓吏本应鸣金却错误击鼓,把闪当成杀。二技能,袁乔劝桓温不要担心朝廷反对、蜀军抵抗、后赵石虎入侵,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前方打得越快,后方就越安全。对敌人使用【杀】来抵消【杀】,注意是使用不是打出。二技能不能防【万箭齐发】,意为参军龚护被乱箭射死。以此杀死角色后,自己失去2血,意为灭蜀后袁乔即去世。三技能先发制人,一轮开始时把二技能给队友(也可以给敌人,不让敌人出闪)。袁乔死后,桓温越发保守,对内外敌人都缺少孤注一掷的勇气,令人扼腕。游戏中可以让队友继承“夺势”。

台词

鸣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全军而进,胜可必也。

夺势:万人必死,横行天下!/敌势已衰,不亡何待?

先发:今悬军深入万里,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断大事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阵亡:臣幸效尺寸之功,愿明公威加四海。


【三国杀diy】桓温、袁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