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详解qPCR原理



qPCR简介
qPCR全称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利用荧光染料或荧光探针标记双链DNA分子,因此能在DNA扩增过程中,通过荧光量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中核酸扩增产物含量的变化,之后利用数学函数关系对荧光量积累结果分析,获得待测样品中靶基因的含量。
qPCR的原理
PCR是一种链式反应,即每次扩增后的产物可作为下次扩增的底物,而在qPCR中,每次扩增后产物的含量均可以通过对应的荧光量表示,因此可通过设定一个荧光量阈值,统计达到该阈值所对应的PCR扩增数(循环数,Ct值),来计算待测样品中靶基因的含量。待测样品中靶基因的含量(拷贝数)越高,达到阈值所对应Ct值越小,反之,待测样品中靶基因的拷贝数越低,达到阈值所对应Ct值越大。因此利用已知起始拷贝数的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横坐标代表Ct值,纵坐标代表起始拷贝数的对数,利用获得待测样品的Ct值,即可从标准曲线上得出样品中靶基因的拷贝数。
在实际的应用中,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通常会在qPCR中添加内参基因,通过对比内参基因与靶标基因的Ct值,可以将靶基因的表达水平归一化,便于后续比较不同处理下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或表征不同基因在特定实验条件下的表达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