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吴昊周游列国志——德里 探访甘地

2023-04-28 12:27 作者:吴昊的分享  | 我要投稿


拜谒甘地陵,去探访甘地曾经的足迹,是我来德里的一个主要任务之一。在我20岁左右的时候,自己只是听到武汉大学哲学系的一个老师提到过这个伟人,他以非暴力运动最终成功地赢得了印度的独立。但是,甘地究竟是一个僧人,一个政治家,抑或是一个领袖?我还是不得而知。自己这次去德里,甘地的精神真的普照了整个首都圈!

一下飞机,最让我感动的一点是,和许多非洲和东南亚国家移民官的百般刁难,甚至直截了当地说——“Pay Pay Pay !!!”不一样,印度移民官看到我的多次往返签证之后,就非常恭谦地给我盖了章。自己手上缺乏货币,而且暂时也找不到可以兑换印度卢比的中餐馆,屋漏恰逢连夜雨,正好我的手机又坏了。在这个紧要关头,自己找到了老德里一家修理店,他们的师傅爽快之极,答应可以先修手机后付钱。你要知道,我当时真的几乎是身无分文的,他们要做到这一点可真是不容易!

没有钱,当天晚上怎么睡觉呢?我于是去旅游中心进行询问,两位蓬头黑面的印度阿三非常耐心地为我讲解,说实际上,德里是存在不需要付钱就可以入住的“宫殿”的,我由此知道了原来印度还有一种名叫“班戈拉·撒西比谒师所”的存在物!这是一个专门为无家可归的印度人设置的避难所。在那里,你每天都可以获得食物和居住场所,而不需要付钱。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虔诚地诵读那些经文就可以了。让乞丐住进皇宫里面,从某一侧面,也反映了甘地精神的以民为本,以民为天的独特价值观吧!

德里人对甘地精神的珍藏,并不仅仅存在于甘地纪念堂里面。即使在充满艺术气息的印度国家博物馆里面,你也可以看到甘地与那些在印度贩卖盐运生意的英国殖民者的抗争历史,作为一个宗教领袖,他每次的抗争都没有使用武器,而是采用一种非暴力的方式进行谆谆善诱。他的非攻策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并最终让印度获得了独立。而不幸的是,他自己却在印度独立后的第四天,突然被刺杀。自己没有享受到任何的好处,即使是在被刺杀的那一刻,他仍然对那个刺客作出衷心的祝福,仿佛就像是在对待自己的孩子们一般。

当地的许多中国人或许也被这种与人为善的精神所感染着,我在老德里兑换货币的时候,本来想给当地的中国人一些“福利汇率”的,但是当地的华人非要我按照市场汇率进行结算,这让我十分感动,怪不得西游记里面的释迦穆尼会说:"你那东土大唐,不仁不义"呢!德里的穷人大多以渣甘蔗,菠萝汁为业,每当我看到他们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背影时,自己都为之所振奋。我想,也许充满甘地精神的印度是唯一让富人和穷人都过得那么快乐的国家吧!

甘地的生活简朴,但是充满智慧。他有过许多关于品德方面的小故事,就像我们三国时候的智者诸葛亮一样,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印度人。作为佛教领袖的甘地,他在执政的时候也遇到过许多困惑,比如德里城充斥着佛教和伊斯兰教两种教义,如何平衡他们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国内的各种政治争端,这都需要高超的智慧和领悟力。在日常的生活上,甘地虽然禁欲,但是依然和两个心爱的女人过着“和衣而睡”的夜生活,而对此,甘地则认为这是对他的健康有利的行为。

当然,甘地的精神上有许多偏激而不可取的地方。比如他爱好自然,反对工业化社会。所以,他甚至提出过要把印度所有的工厂都转移到英国的曼彻斯特这样的口号。为了彰显伟人的这一瑕疵,印度人将甘地的陵墓转移到一片绿草茵茵的空地上,没有墓碑,没有文字,只有微微燃气的火苗,和色彩斑斓的花瓣。每每有僧人过来虔诚地膜拜,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们的执着,热忱和敬畏,这大概就是对这位圣雄最大的祝福吧!

吴昊周游列国志——德里 探访甘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