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冲刺与腿长的关系
百米冲刺与腿长的关系
我们知道或许这样的感觉,腿长与跑步速度的关系是正向关系。在同等体重下,腿越长,每步的跨度就越大,跨越的距离就越长,在跨步频率一样时,跑步速度就越大。等距离跑步消耗的能量自然是与体重成正比,与跑步距离成正比。在跑步速度一定时,跑步消耗的能量功率与体重成正比,这是好理解的。
跨步的频率,跨步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功率,与体重成正比。身体肌肉,比如腿部肌肉输出的能量功率主要取决于身体肌肉的多少或能量输出强度。因此,强健的身体或强健的肌肉,可以提高跨步频率。比如,三大人种中,黑种人的肌肉相对最为强大,能量输出能力或输出功率最大,客观上黑种人平均可以实现更大的腿部跨越频率。我们黄种人的腿部跨越频率相对最小。这自然是黄种人百米冲刺的生理劣势之一。
在跨步频率一定时,跨步效果也就是跑步效果还与腿长成正比。由于黑种人下肢偏长,也就是等身高的三大人种,黑种人的下肢所占身高比例最大,黄种人下肢所占比例最小。这导致同等身高,同等重量的人群中,三大人种中的黑种人跨步或跑步效果最好,因此,在百米冲刺中,黑种人很占优势。黄种人很难进入决赛。
黑种人在百米冲刺中,占据两大优势,下肢偏长和肌肉爆发力强。这两大优势结合起来,自然是让黑种人在田径等领域很占优势。虽然黑种人人口数量是三大人种最少的,但在奥运会百米冲刺赛场上,却以黑种人为主。这体现了黑种人在这个领域的巨大生理优势。
因此,在百米冲刺领域,身高很重要,但也不绝对,主要是由于身高越高,往往是体重越大,跑步效果并不是同比例提高的。在同等身高,同等体重下,下肢长度占身高比例越大,跑步效果就越好。这是挑选跑步人才的硬指标,田径领域如果没有考虑这些指标的话,可以加入这些指标。不知道我国进入奥运会决赛的苏炳添的下肢长度占据身高比例如何,估计,应该占比会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