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试炼】《如何塑造小说》——关于自我以及作品的总结

2021-06-07 20:13 作者:诗者酱  | 我要投稿

写作目的是什么?

这是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

自然,有人会搬出经典的两种方向——爱好和商业化。

爱好是不以牟利为先,满足于自我或者小圈子的读者,以文学基础和经验衡量的学问。

商业化是以牟利为先,效率第一,格式和文风会随着大众读者喜好而调整的学问。

排除掉写作平台的经典区分,那么就会分化成各种关于剧情、结构、描写、细节的争执,并且会以个人目光去评价作者。

对于我来说,则是一种平衡的问题。

小说就像天平,每次作者都在向两边加着砝码。

理论上,你加的砝码越多越好,可是你无法达到平衡,小说上就会头重脚轻,细节过多,剧情拉胯,结构残缺。

而另外一个极端例子,则是天平在追求平衡的道路上,不知不觉减少了过多的砝码,每一段就一句话,害怕暴露新的问题。

虽然细节很漂亮,人物对话和节奏都不错,但只会让读者感到不明觉厉,且无法提供代入感。

小说无非就是一个天平,作者绞尽脑汁地在这个天平上增减砝码,达到自己理想中的平衡,才算是言行一致。

这是我们应该处理的第一个写作问题。

天平的大小,取决于作者的意志。

所以作者面对作品的问题——事实上是天平如何用砝码平衡,最后怎么交给读者的问题。

要记住这个顺序。

很多作者在懵懂期间,依靠阅读书籍的耳濡目染,勉强凑出了条件。

可他们既没意识到天平的存在,而且对自身实力预估错误,过于相信读者目光,继而引发了迷茫自暴自弃的心情。

当他们知道天平了以后,却想要在天平上加过多的砝码,发生上文的第一个极端。

撞壁后,他们非常谨慎地删减砝码,发生上文的第二个极端。

以上都是我文豪活动的投稿,很遗憾的是我还是有着水平和经验的不足,虽然可以写的七七八八,可是在小砝码乃至于天平的平衡处理过程中,后劲不足,难以维护。

最近接到了很多人的批评和教育,我也总结和回复了消息,感谢这些读者乃至评委的耐心和好意,再次郑重感谢。

作者要认真对待自己的作品,认真面对缺点和困难。

调配新的天平是客观事实,这是无法更改的。


从初中向科幻世界投稿开始算起,我现在已经连续写作七年了。

如果要问我,是如何坚持的话。

我只能笑着对你们说:“热爱写作,需要一生去奉献。”

我肯定不是什么天才啦。

基础功练到现在,连篇获奖文都没得,是上帝的诅咒还是自我的束缚,谁知道呢?

对此我看的很开。

又觉得烦躁。

人总是会这样,自以为会得到什么东西,得不到的时候就会懊恼不已。

我尝试过很多方向,写过很多文章,勉强积累了一些经验,却寸步不得移动的感受。

“当兴趣不就好了?

“写点网文混点全勤不香么?”

我也迷茫过这样的问题,可是我的软弱和懒惰却阻挠我继续前进。

要更努力才行!

这几年,我一直在勉励自己。

很高兴的是,我获得了一些鼓励。

与此同时,也进入到了活动的初选之中。

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我终究会因为攀登山峰的挫折而感到懊恼不已。

我会自责,因为我不喜欢去指责他人,那么方向很快便转移到自己的作品上。

是我的小众么?是我的文章不吸引人么?或者说是题材不对?文风不对?

所以在塑造新的天平时,我会陷入难以想象的折磨之中。

倘若有一个人喜欢我的文章就好了。

他们在哪呢?我只想在现实中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甚至想跟他们一起转圈...

真美好,怎么我兴趣写作也会有那么大的痛苦呢?

原来我那么贪婪啊,想要成为大家眼中的hero,想要成为第一,那种成名的感受,怎么会跟我这种老实巴交的作者起联系呢?

想不通的同时,我也释然了。

继而,便是对自己作品深层次的质疑。

这也是文豪活动后我自责的中心。

相信大家都不要试图感受我的绝望。


作者终究是人。

所以我也要批判自己的作品,履行作者的责任。

本次活动的《启示录》,是我花了半个月构思,最后关头修改中心旨意的短篇。

从角度的眼光来看,这篇文章完全维系在合格线上,我无法在角度和涵义之间做出取舍平衡,继而只能顺着思考继续铺设剧情,没有达到完美的贴合。

结局仓促草率,原本可以将铺垫发挥到最高,可我却错过了这个机会,实在是可耻。

下一篇,《大厦将倾》,画面感拉满的一篇,但是瑕不掩瑜,后期剧情拉胯,虎头蛇尾,限于时间问题只能勉强达到平衡。

第三篇,《文学少女》,极端化的一个例子,将所有“不必要”的过程删去,剩下的只有单纯的感觉和代入,根本无法支撑整个故事的前行。

第四篇,《沉默的生命》,用传统的科幻叙事,事实上却在细节方面处理出错,被读者批评,导致整个故事的可读性下降,是不该犯的低级错误。

我并不是完全否定四篇作品的优点,只是对于我来说,从来都是只盯弱点的。

它们不是获奖作!

因为别人有更好的作品!

这难道不是需要正视的客观存在么?

我何必妄自菲薄呢?

试炼!所谓的文豪试炼,难道就是在这样的崎岖中走出自己的路么?

真是不愧名字。

那就让我继续攀登就好。

因为,我也想要看到山顶的风景。


我这里再贴上自己的一些文章链接,都是我从17年后在专栏区有着重大转折的短篇,如果感兴趣的可以仔细阅读。

(模仿欧美文章口吻的一篇,也是我初中作文的巅峰之作)

(第一个完善的天平,剧情基础平实,细节良好,是面向读者的尝试)

(第一个真正完成的短篇作品,各方面都已经逼近到当时的极限)

(往言情方向尝试的病娇文,后期反省,还是觉得细节过多,砝码偏重,所以又做了一期重置版)

(塑造画面感的开端作)

(轻小说文风,我个人为数不多的巅峰作品,无需多言,请仔细阅读)

(奠定19至21年写作基础的短篇,经过责编的再次修改和指点,突破瓶颈之作)


接近三百篇的专栏作品,可以说明我没有偷懒么?

到底谁能回答我?

只有自我的怀疑会永远存在吧。

我很孤独啊。

可是又不能停下写作。

我爱它。

所以,感谢阅读。

因为你们,我不会停下这长达百年的试炼。

【试炼】《如何塑造小说》——关于自我以及作品的总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