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脑康心理医院:总是睡不好?失眠?看看你有常做这9件事吗?
我们的人生起码会有1/4到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因此睡眠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我们身体是否健康有很大的关联性。
很多睡不好、失眠的人,都有这9种行为习惯,而这些行为也就是导致他们失眠的原因。
过早上床睡觉
睡不好的人为尽早入睡,常采用提早上床的方法想让自己增加入睡的机会,但是如果没有睡意,提前上床只会增加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时间,并不能增加真正睡着的时间。
赖床
醒来时常感觉睡眠不佳,往往感觉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想赖床,希望通过补觉能够起到对睡眠不好的补充作用。但是这个方法不但不能补充昨晚的睡眠,还会加重第二天晚上的失眠。
白天总打盹补觉或午睡时间过长
睡眠就像吃饭一样,打盹或补觉就像吃甜点,如果甜点吃得特别多,晚上的正餐一般就吃不下去。所以白天如果补觉比较多,晚上睡眠也比较难。
在床上做和睡眠无关的事情
比如看电视、玩游戏,会影响人和床之间的联结,变成床和看电视、玩游戏的联结,这样的反馈形成不好的关联,导致睡眠刺激减弱。
睡前过多的使用电子产品
大家都喜欢睡前看手机买东西,但是手机、电脑屏幕发射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会促进觉醒而加重入睡困难。
因为失眠而过分担心睡眠
失眠不可怕,害怕失眠才可怕。睡眠恐惧比失眠患者痛苦得多,因为失眠还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帮助入眠,而睡眠恐惧患者却很难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睡眠恐惧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就像“墨菲定律”一样,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你越担心睡不着,那你就更可能睡不着。
过度思考
卧床后开始过度思考,白天所做的所有事情在脑袋里都过一遍,各种争执、思考,然后让大脑又被过度的激活而不能入睡;心态、情绪对睡眠的影响很大。
一躺在床上就开始胡思乱想,想着白天经历的事,遇到的人,吃过的饭,走过的路,时不时的还会想明天早上起来吃啥,穿什么样的衣服,开哪一辆车等等,总之,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会导致身、心、大脑都无法完全放松下来,即使早早的爬上床也难以入睡。
如果因为近期压力大,情绪不良,精神状态差,想着晚上早点上床睡着,好让自己尽快调整过来,或者躺在床上后就开始担心睡不好明天要怎么办,这些对睡眠期望值高的人通常会进入睡不着的死循环,从而导致事与愿违,心里更加烦躁、失眠。
喝酒帮助睡眠
酒精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对整个大脑的影响呈现逐步加重的过程。少量饮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轻度兴奋作用。人们饮酒后常常感觉精神振奋,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酒能消愁”。
饮酒量进一步加大,则会抑制大脑皮层的功能,削弱人的判断力、记忆力、推理能力和自我控制力,会使一个人失去辨认能力和理智,还会使人动作变慢,反应迟钝。随着酒精在体内的代谢和分解,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影响逐渐减弱而导致失眠。所以,睡前饮酒不但不能带来助眠的效果,反而会危害睡眠健康。
过度引用咖啡等饮料
白天会出现精神不太好,开始过多饮用咖啡、茶或者可口可乐等兴奋性物质提神,这些物质早上饮用能够起到提神作用,但是下午如果过多饮用就会影响晚间睡眠。
通过这些行为大家可以发现,很多习惯都是失眠患者的通病,即便睡眠正常的人,一旦开始有这些行为,也会出现失眠的情况。
睡眠是为了保障脑力和体力得到恢复,以维持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长期失眠,脑力和体力得不到休息,就像一部机器一样,日以继夜地工作,肯定会出问题。特别是睡眠的问题会带来白天困倦、引起记忆障碍,甚至影响生活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以及其他身体功能的下降。
所以出现失眠问题,最好及时就医,以免危及自身的健康。只有恢复了好的睡眠,才能给生命一个更好的延续。
所以,无论你是否有失眠症状,都应该避免以上9种行为习惯,从而保证睡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