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肠胃不足,故气弱不充。伤寒及大病之后多有此症,以补中益气汤治之。”(《赤水玄珠

2023-10-02 12:57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肠胃不足,故气弱不充。伤寒及大病之后多有此症,以补中益气汤治之。”(《赤水玄珠·耳门》)受东垣甘温益气则通气的影响,临证若遇气虚清阳不升之证,不用补中益气汤,而用益气聪明汤。 此方《脾胃论》未载,而源自《东垣试效方》,由黄芪、甘草各半两,芍药一钱,黄柏一钱(酒制,锉,炒黄),人参半两,升麻、葛根各三钱,蔓荆子一钱半,每服三钱,水二盏(400mL)煎至一盏(200mL),去渣温服,临卧、近五更再煎服之。功能益气升阳,聪耳明目。主治脾失养,饮食不节,清阳不升,头目昏蒙,耳鸣、听力下降,确有升阳开窍之效,对于久治不愈的耳鸣可以试用。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的社会环境安定而富足,不似东垣时代的动乱而饥寒交迫。即使有中气不足者,也多为疾病所致,少有食不饱肚者。 实际上,有大量的饱食终日,缺乏运动的痰湿阻滞致清阳不升者,这类人胃中不是空虚,而是胃中阻塞,气机不通,也可见气短乏力、耳鸣不聪,并见舌淡而腻,脉濡而模糊者,遣用益气聪明汤加荷梗、石菖蒲、白豆蔻等芳香化湿开窍药后有明显疗效。 明代医家刘纯在小结耳鸣一症之治疗时说:“凡耳鸣症,或如蝉噪之声,或是钟鼓之响,或如闭塞。此是痰火上升,郁于耳中而为鸣,郁甚则壅闭矣,治宜清痰降火。 又有因大怒而得,宜顺气聪耳汤(出自《观聚方要补》卷七,由枳壳、柴胡各二钱,乌药、木通、青皮、川芎、石菖蒲各一钱,甘草五分组成。功效为聪耳,主治因恼怒而耳鸣)。 有因于风而得,其鸣如轮车轰然,或气掉眩,宜祛风芎芷散,热则加酒芩、连翘。 有肾虚耳鸣者,其鸣不甚,宜滋肾丸、虎潜丸、大补阴丸、八物汤加黄柏、知母……饮酒人耳鸣宜木香槟榔丸。”其所出方药可作参考。

“肠胃不足,故气弱不充。伤寒及大病之后多有此症,以补中益气汤治之。”(《赤水玄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