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失败法
我似乎过于低估自己的能力了,以前考试得了第一,虽然很高兴,但兴奋产生的第一秒我就想到:“别的班还有比我考的更好的,我的成绩在别的学校可能垫底。” 因为我认为自己并不是很优秀的人,所以一直的做法是把自己置于底层,只去看那些比自己高的人,到了今天好像事情不是这样了。 我没有客观评价过自己,保持自己的标准很重要,但自己在别的标准下是什么水平,这也是客观事实。 我B站的视频都是随便投稿的,但是前两天我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 我视频播放排名前三的用户的省份,跟中国经济排名前三的省份是一致的。 这个数据样本太小,也说明不了什么东西,其实还是可以的:跟我爱好相同的人经济水平不会很低。 我在厂里问了工友关于AI,ChatGPT的话题,没有一个人知道,老板也不知道。信息壁垒的缘故,在我的认知里ChatGPT已经是全国普及的概念了,我以为所有人都理解未来会驶向何方,但现在看依旧只是一个小圈子里的自嗨。 我就想到以前看到的一个故事:“一架飞机要失事了,头等舱的人首先察觉不对,跳伞了;二等舱发现头等舱跑了,自己也跟着跑;剩下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我所处的信息壁垒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头等舱,只是我不知道,还是觉得自己的信息不够灵通。其实仔细想想,去年12月初我就知道ChatGPT了,但那个时候只在程序员圈子普及,当时我就觉得是个人都懂AI;然而又过了三个月,ChatGPT才真正普及,只不过这次是在金融圈,我就觉得很怪,金融圈这些人绝对对可能产生利益的科技有耳闻,不应该一开始就知道了吗? 然后Newbing又一次降低了GPT的使用门槛,这次总该人尽皆知了吧。 到了现在,还是没有。有几个同学刷到过GPT的视频,也没怎么当回事,还是觉得这玩意不就是个机器人嘛,取代人的工作纯属扯淡。 卧槽这有多离谱你知道吗?AGI可能不出两年就能做出来了,世界马上要步入科幻片般的时代了,还有那么多人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里面原来有这么大的信息差,有信息差就说明有操作空间,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就如何使用AI开始搞培训卷钱了。我头一次发现自己的信息是有价值的,也发现原来跟人沟通是一件这么有价值的事。 卧槽了。上了年纪的人不懂就算了,同龄人应该是知道的,然而这也没有,同龄人里面除了计算机专业的,别的一概不知道,或者知道觉得没啥用。 当年安卓手机的普及,可以说改变了整个中国都不为过,提前嗅到这个风向的人现在已经TMD财富自由了。当年会个自定义View都能进BAT,这就叫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啊。 我也是初中,安卓刚普及到我那个“落后地区”开始学的安卓开发,当时看的《第一行代码》,用成绩换了一台安卓手机。当时的水平是真的一言难尽,但是能自己捣鼓出一些小软件了,要是直接去厂里实习现在至于搁这想这些?只恨九年义务教育跟当时环境没有相关信息,自己也对社会一点理解没有...... 其实现在存在的很多事物,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布局了,包括B站,包括米哈游。 虽然说出来有点像马后炮,原神的爆火是可以提前预料到的。当年崩坏学园2就有人在贴吧实锤,说就是把某个国外游戏的玩法套了个二次元的皮,但我还是很喜欢这个游戏,因为在二次元手游这一块儿,当时的腾讯,网易都还没学会爬。 在二次元这个赛道上,米哈哟就根本没遇到过对手。 所以我一直相信:世界上的事物从来就不是偶然产生的,现存的所有事物一定都有一个源头,有了足够多的信息就可以预测新事物的诞生,乃至自己去创造它——至少面对“新事物”能够一眼理解源头所在。 当然,也有幸存者偏差在里面,360,百度,葫芦侠就把自己玩死了。当时的360手机管家人手一个,百度贴吧各种段子手,高端黑,是真的很欢乐,没那么重的戾气。葫芦侠其实属于灰产,似的不冤,早点转型成短视频类型的教程还有救。 从历史中学到的教训就是,找一条没人(但是一定有受众)的赛道,在这条赛道上慢慢走。最初的崩坏2真的没什么人玩(主要是买的起安卓手机的人就不多),而且服务器卡的不行,我进都进不去,就这么一个垃圾手游,现在呢(还是没人玩)? 现在的源头毫无疑问是AI,可以想象五年后招聘里写着:“要求能熟练使用GPT10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 当然这是格局小了,可能领导自身都是AI。 所以,精神失败法很难继续奏效了,我现在看到的风景就已经是头等舱了。 而且我并不是金字塔的最底层,这一切都是我的一厢情愿,社会不是“無理ゲー”,只是当时的我等级不够,看不到赢点。现在一切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要做什么已经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