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皋笔记》 清 杨风辉 (七)

2023-07-30 14:49 作者:三步一颠  | 我要投稿

蛇厉 张江陵的后人张氏居住于江的南北,因而有南张、北张的称呼。南张比较贫困,北张很富有;人们又将他们比喻为南阮、北阮(典故见《世说新语 任诞》)。 南张靠耕种为生,田地经常被北张的家人所牧的牛马践踏,连墓前的碑碣也经常被牛马拽倒。南张很生气,叫来北张的家人,叱责说“我家与你家的主人是同一祖宗,支派不同而已。我家先人的墓,犹如你家主人先人的墓。你现在牵牛来这里放牧,你将你家的主人放在什么位置了?看样子你还满不在乎的,难道你家主人没教你做人吗?” 北张家人被南张教训后,将这件事告诉北张家少爷,这少爷一听很愤怒,说“虽然都是姓张,但老早就分南北了;如今那人竟然拿先人当借口,阻止我家放牧牛马。”少爷说完,带着一大帮人,让家人带路找教训他的南张,少爷仗着人多将南张围住,令人扑倒南张,用鞭子抽了他一顿。这件事北张一点都不知情,南张敢怒而不敢言。 南张经此羞辱,越想越气,最后得了抑郁症,后来就发展到每回吃饭便哽噎;长期吃不下饭,病渐渐加重,离死不远了。他命人找来木工为自己作棺材,他对木工说“我的棺材旁你给我留一个窟窿,我将来有用。”木工觉得很神奇问“你有什么用?”南张说“北张不当我是同族,肆意践踏我家坟墓,侮辱我的先人。我活着没能力与他们争这口气,死后我要变为厉鬼,吃了他的脑子。我将来会变成蛇,爬出棺材找北张算这笔账。” 木工按照南张的要求作棺材,可他越想越不对劲,于是找北张问情况,北张听木工说了情况,大吃一惊,急忙叫来儿子,叱责儿子。然后脱去衣服负荆到南张家,叩门说“我那不肖子得罪宗族,得罪先人,是我教导无方,这是大罪过。您现在扑倒我,拿鞭子抽我。” 南张在里面听到北张的话,从床上坐起,叹息说“我过分了,我过分了。你儿子这么不贤、这么嚣张,我不知道您竟然不知道这件事,今天听你这么说,您是长者,我岂敢因这区区小事,失了宗族和气,伤了祖先的心。” 尔时南张心情舒畅,病也好了,想吃饭了;于是他留北张吃饭喝酒,北张再三抚慰南张。南张如今实在饥饿,便强行让自己吞食,吞到一半忽然大噎而吐,先是吐出浓稠的痰涎,之后吐出一条尺许的赤蛇。南张断了病根,身体逐渐恢复,南北两张经历此事后更和睦了,如亲支昆弟。 南皋居士说“同姓同族之间的关系,自然与别姓有差异。南张因无法报复北张,而一直想着变成厉鬼吃北张的脑,说明这怨恨已经很深了。可他一听到北张的解释,马上放开心结,这就是亲族的力量啊!现在我隔壁家,亲兄弟正忙着操戈灭掉对方,实在是太出类了。” 矿异记 嘉定五渡溪有座铁矿,这铁矿产量丰富,清光绪初年有位姓陈的矿师来此矿开采。 某天夜里,陈某梦见一痀瘘的老头前来,他拄着拐杖走到陈某的跟前,作揖说“我是这矿山的山神,为丁公守护一东西很多年了,明天我会将东西交给您,麻烦您转交给丁公,千万珍重,十分小心,不要把东西弄坏了,要不将受到谴责。”陈某从梦中醒来,觉得这个梦特别怪异,但实在不知道丁公是哪位? 第二天,陈某在矿山中获得一高约八寸的九层塔,此塔鬼工峥嵘,玲珑万状,塔四角的风铃还在,真是个宝物。第二年二月,陈某又在矿山中获得一渔夫雕塑,此雕塑约五寸多点,渔夫的须眉毕肖,头戴蒻笠,足着麻鞋,腰悬竹篓,手中握着钓竿,轻举抛线状,神采如生,精致不可言。 矿山有位辨矿人,是灌县人,叫董南熏,矿师会将挖到的东西交给他,陈某上交了塔和渔夫雕塑。后来,塔被丁篁宫收藏,渔夫雕塑被王介卿收藏。 这件事是董南熏来我家做客,亲口对我说的。 南皋居士说“凡是挖掘到东西,是你的或者不是你的,都有定数,不是靠智力取巧便能获得。看这痀瘘老头所说的话,更加让我相信定数之说。” 奇石合记 清道光、咸丰年间,导江住着一位叫陈晓山的人,是个见多识广的君子。 有回他在江边散步,看见江中有块浮石漂流到岸边,于是他找来一网,将此浮石拉到岸上。命人去找凿石工匠来现场,工匠到的时候,他让工匠将石头凿开,此石头里面有一条鱼,工匠不知道石头里面有鱼,在凿石的时候不小心凿到鱼,鱼被凿死。 陈晓山很惋惜,急忙取了石头里面的水,将水点在自己的眼睛中。从此,陈晓山的眼睛看东西非常的清晰透彻,看小的东西能自然放大,再微小的东西他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到老眼睛都没出过什么问题。九十岁那年,还能在芝麻上写数行小楷。 导江还有位姓高的书生,某天他在江边散步,见江中有一块长二寸左右的石头,顺着江水漂浮而至江边。 高生忽然想到陈晓山的奇遇,心想这块石头不简单,说不定还是块宝石;他急忙叫来工人,将石头捞来,刚开始的时候石头很小而且轻,但渐渐石头越来越大,而且也越来越重,距离岸边石头才大到四、五尺,到拖上岸的时候,石头已经大如磐石了,工人怎么都拉不动了。高生又去找来有大力气的人,把石头抬到岸上。 高生令工匠凿开石头,石头被凿开后,里面没任何东西,居然是块顽石。高生很失望,费了这么大工夫,花钱请人捞石头、凿石头,竟然最后是块顽石。现在这块石头还遗留在路旁。 高生发生这件事的同时,此县城内有一位妇女姓苟,丈夫已经离世,家中贫困,和一女儿住在一起,平时帮人洗衣服赚点钱。某天她在江边洗衣服,见一石头漂浮到面前,便将此石头捡回家,并将石头放在水缸中。 某天夜间,她拿着火烛经过水缸时,发现那块石头象河蚌一般张开,石头里面有一条五色金龙,此龙光华灿然,头角峥嵘,扬须吐沫,鳞甲森然,在水缸中绕行。妇人很是惊异,大叫女儿出来,此石头即时复合,俨然是一块一般的石头。 当天夜里,妇人的女儿睡觉时,梦见一穿五色衣服的人对她说“刚我出来游行,不小心被你母亲看见了,形象被你们识破,实在惭愧。希望你们可怜我修行到如此,实在是不容易,将我投回江中,改天我必定报答。”女儿答应此人的请求。 第二天,她将此梦告诉母亲,并恳求将石头投回江中,母亲不答应,女儿说“蛟龙怎么会安心让您在池中养着呢,这东西不放回去,久了怕不是什么好事,要是给我们带来祸患怎么办?”母亲说“这是个宝贝啊,既然我已经知道它是宝贝了,我怎么舍得丢弃呢。” 最终石头没有被投回江中,某天石头上忽然显现两行生辰八字,其中一行是女儿的生辰八字,一行是女儿表弟的生辰八字。之后,女儿和她的表弟同时生病,妇人才发觉这事儿可不好玩,急忙将石头投回江中,二人的病也随即痊愈。 南皋居士说“陈晓山得到的石头,高生得到的石头,苟氏妇人得到的石头,虽然三块同样是石头,但所现的灵异不同。以前留候认石头为师,米颠拜石头,苏东坡供石头,海雪收藏石头,跟这三块比起来,便属于很平常的石头了。由此可了解天地之大,真是无奇不有。” 桃关水灾记 汶川的南边有个四面环山的桃关,山有一危崖,外形像桃子,阻止通行。后来人们在此处凿了一条小径,大家由此小径通行,官府在此小径设置守关,所以称为桃关。桃关无深潭,所以也没有所谓激湍这样的事,只有阻山背陵之险。 山区住着数十户人家,经常有商人结伙从山区经过,久而久之,山区便成为一个小交易市场;因而此山区经济极为发达。 可是,天地间沧海桑田之变异无常。清朝光绪中期的辛卯年的某一天夜里,忽然山洪暴发,山区竟然被数十丈的大水淹没,这次水灾淹死了一千多居民。 一位叫陈德懋的人,来贩卖货物,傍晚到达桃关,原本想就地住一晚,但他儿子坚决不肯,劝父亲继续前行,父亲觉得很奇怪,但儿子的坚持,只好顺从,父子二人继续前行到澈底关才停脚借宿,陈德懋问儿子怎么回事,儿子说“我看见桃关人,每个人身边都有一只鬼,鬼用铁链系住所跟的那人的脖子,我很害怕。”他们因此避过水灾。 同时,还有位贩布的商人叫胡从兴,在水灾发生的前一夜,在桃关住宿,第二天准备动身到汶川,临出门忽然肚子痛,而无法前行,当天夜里被水淹死。 我很好奇,去调查这二人,发现陈德懋平时是位善良的人,对他母亲很孝顺;胡从兴和自己嫂子偷情。 南皋居士说“山崩海啸,属于奇灾;每发生一次,便有千万人丧命,但往往有一、二人幸运逃脱,而且过程往往很神奇,似乎有神仙呵护一般。善良的人获得福报,淫恶的人引来祸患,这是天道。每次灾难发生,天道会向人指引向善之道。看陈德懋和胡从兴的生平与遭遇,这一生一死,难道是单纯的偶然吗?” 余某 青城山中住着一位姓余的人家,某天余某锄地,锄中一土穴,穴中有一土凝结而成像是狮子的东西,高约八尺多,数围大。余某见了很惊奇,便往庄中招呼土人来观看,有一些小孩也跟着过来,见此东西,冲前去争相夺取。也就一会儿工夫,这土狮子被小孩子破坏了。 当天夜里,余某听到空中有人对他说“我是典守,守护这东西有好些年了,今天被你挖掘到我的宝库,让我失去了我守护的宝物。上帝将会怪罪于我,你也无法幸免。” 余某听了,很害怕说“到底是失去了什么宝物?” 空中人回答“非龙非郦,非熊非羆,非虎非貔,它是由土气的精髓凝结而成形,此乃霸王的地基,现在被你给破坏了。” 余某说“我实在不知道,我当初也没心破坏那宝物。” 空中人说“如果有意破坏,那罪更大,我也不会来和你废话;就是因为你不知道而罪小,你破坏的缘由,是因为你多嘴。怎么可能无任何罪?” 余某无辞以对,空中再也不出声。此时天空皓月,寂静无声。余某回想起刚才所听到的话,不觉惶恐,急忙取来香案,焚香祈祷,对着空中忏悔。 第二天夜里,空中又出现声音说“上帝因为我守护不谨慎,谪我到峨眉山普贤真人座下接受惩罚,我即将前往。你也因无端破坏,将瞎眼并失去一手臂,减一纪(十二年)寿命,这是对你肆意破坏的惩罚。”说完,空中再无声音。 第二天,余某忽然得了风疾(突发脑血管病),半身不遂,双目失明,两年后离世。 南皋居士说“余某出于无知而破坏地里宝物,也受到相应的惩罚。那些明知而肆意破坏的人,该怎么定罪呢。” 王育岩 金川住着一位叫王育岩的人,家中种着一棃树。今年,棃树一蒂结了二十五枚果实,但还未成熟便自己掉了下来。 王育岩请人卜卦,卜卦的人卜后说“不吉利。棃,离。还未成熟便落下,有分离的意思。理由:一是天数的最初,二十五是天数的最终。蒂,果实都是从蒂而生,所以这一卦应验在主人身上。” 王育岩听了卜卦人的话后,心情十分郁闷。有人告诉他“西蕃有位活佛,很灵验,你可以去问问他。”王育岩斋戒前往求活佛,活佛说“来时二十五,去时二十五;问君来去时,五五二十五。”王育岩一听,更加郁闷了。 第二年,王育岩果然离世,刚好正二十五岁;离世的那天是五月二十五日。 南皋居士说“不可改变的是天意,不可逃脱的是劫数。君子知道求也没用,安静等待。”

《南皋笔记》 清 杨风辉 (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