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干货 | 西南民族大学英语笔译专业357/448考研经验分享
Hello!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Wilson学长,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
西南民族大学 英语笔译专业
备考经验帖干货!
学姐/学长
基本信息
Wilson学长
专业方向:英语笔译专业
初试分数380+,初复试均名列前茅
我为什么想读研?
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当代大学生的心声。是啊,学长我刚上大一大二那会,GPA低到可怜,基本是60多分刚过线的样子。好在我在江苏读的大学,周围都是从江苏高考中卷出的卷王,蛊王(我的同学都是什么北外,上外,西安外国语,四川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爱丁堡大学这些名校研究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很难心安理得地躺平。即便学校不如人家,学历上总不能低人家一等吧?而且那时感觉自己的大学生活还没过够呢,这就要我去社会上板砖?不,我才不。这样的心态下,我就选择了考研。大四毕业,GPA3.0,就是80分(江大老师真的非常严格,学生很难拿高分,很容易挂科),大三大四我的课程全是85分以上,考研会带给我灵魂的升华。
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
我的择校原来是一所山西的211,其实我的实力还是很有机会上岸的。那所学校翻硕还考语言学,还有张汉熙的高级英语1、2册。这些我都早早地自学了,而且那个学校的翻硕参考书很不明确,不知道翻译从哪出,于是我就和研友把黄皮书来来回回看了七遍。早早地准备好了,预报名都填好了,结果就在正式报名的日子前不久,我分手了。那个时候真的很痛苦,一方面来自于感情上的不甘心,一方面来自于学习的压力。连着摆烂了一个月,在黄金时节,别人都在前进而我停滞不前。还好,在我好朋友的劝告下,正式报名为了求稳,我选择了西南民族大学。首先我本科江大的英语学科排名是C,西南民大是C-,实际上差不了太多。而且民大位于成都,我也原意来这里生活,体验一下成都的风土人情。在翻硕越来越卷的一年又一年里,我觉得选择大于努力。最后,我定了下来,但是关于真题什么的,我并没有放在心上,就是一边备考专八,一边继续用黄皮书,政治上就跟着肖秀荣走。最后如愿以偿,上岸了。
但是以我现在的目光,审视过去,发现自己还能考的更高,更省力气。因此我想以自己所感所想以经验贴的方式分享给大家。
初试
复习时间线安排
整体复习规划 👀
4—6月 基础
基英:英语能力的好坏有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也是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的基础,即词汇量。每个人记单词的方式不同,我用的是百词斩,坚持下来差不多有两年,反反复复记单词有8万遍那么多。我巅峰的词汇量测试时1.8w。词汇的积累很有助于我英语能力的提升。词汇学习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不要等到特定的时间段去记单词,而是从看到这份帖子的那刻,打开手机,日复一日背单词。顺序大概是四级、六级、专四、考研、专八、GRE、雅思、托福。很多单词都是变体,单词会越背越轻松的。在词汇量完成量变后,阅读也会提高,因为我本身是英语专业的,所以直接用每天三篇专八阅读来进行练习。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可以先从六级难度练习。关于语法,主要就是专四讲的那些,比如主谓一致,虚拟语气,倒装神略,从句,情态动词等等。把专四语法真正搞懂了,万变不离其宗,原理懂了剩下的交给积累与时间。
翻译:首先就是把句子的逻辑搞清楚,翻译就是基于对原文的理解上进行语言转化。理解错了又怎么能进行对的转化呢?然后,用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的方式进行信息对应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总是需要一定技巧的,也是需要一定词汇量的。技巧的学习可以从公众号或者B站,慕课里学到。自己再多加练习,就能很好掌握了。实际上,如果语法好的话,可以学习机翻的材料,改掉机翻里的误译,再加以完善。在翻硕的考试中这样质量的译文是够格的。
7—8月 进阶(重点在基英和翻译)
基英:背单词,坚持外刊输入,偶尔刷专八阅读培养题感
翻译:加大练习量,多复盘总结
百科:过知识点+刷选择背答案(参考书)
政治:1刷1000题,把错的记下来。
9—10月 强化
基英:继续坚持背单词,外刊输入,偶尔刷阅读,稍微看看大作文写作逻辑,积累高级词汇和句型
翻译:背魏老师参考书的词条,大部分题从里面出,再关注一下常用的热点词条,不用背特别难的,民大不考!!!
百科:继续刷选择题,大小作文其实到11月也不着急
政治:过完知识点+2刷1000题
11—12月 冲刺(重点放在百科和政治)
基英:单词/外刊是我整个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开始一周一次大作文练习。
翻译:可以适当缩减量,这个时候差不多定型了,保持手感
百科:刷选择,大作文逻辑整理 + 一周一练 + 积累名人事例,小作文整理模板+多看范文
政治:3刷1000题,做肖八选择题,背肖四!!!背肖四!!!背肖四!!!
备考建议
翻译硕士英语
单选(词汇+语法):
词汇需要背四六级,专四,考研,专八。(GRE能背尽量背)12000词汇量绝对够,最低8000词汇量。
语法需要专四语法做得很熟。
阅读:
5月之前三篇6级(每三天)
6-7月两篇专四一篇6级(每三天)
7-8月三篇专四(每两天)
8-9月两篇专四一篇专八(每两天)
9-10月两篇专八一篇专四(每天)
10-12月三篇专八(每天)
作文:10月开始练,一周一篇不急。作文就是写好字,不要有语法错误,作文按照模板填词就行,作文真的不难!
英语翻译基础
考试题型:词条+EC篇章翻译+CE篇章翻译
所用资料:魏老师的参考书,考试就从里面出词条,谁敢不背?另外就是常见的热词,很常见的那种。
篇章翻译:EC从魏老师参考书里出原题,CE就是拼的是英语翻译能力了,平时参考书里的译文要好好练习考试也不会有太大问题。总之认真对待,每一次练习都竭力完成,翻译完要复盘,看看人家是怎么进行英汉转化的,而且咨询别人后要善于自己吸收消化。我就记得给我的学生讲过虚拟语气,If should +would形式要倒装且省略if,做翻译的时候我就问TA,这个给TA怎么翻译呢?TA用If+will。前者当然比后者要显得高级了,而事实上虚拟语气我讲了不到三天,TA只会做题,却不会用,所以那些好句子都是需要去理解并真正掌握的。如果真的记住老师讲的翻译技巧或者他给出的例句,翻硕考试不会太差。
我觉得翻译的提升还是需要来源于练习量的堆积,以及自己每次的反思与总结,只有自己认真思考过,这些内容才能真正被记住。(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上课时收获的反思灵魂拷问:1.我的英译汉和汉译英哪个更好?不好的该如何去弥补?2.我出错的类型都是什么?语法/句子结构/翻译技巧/用此不精准 3.通过这次练习,我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如何运用到我的译文中?)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考试题型:单选+名词解释+小作文+大作文
百科有20个选择题,前几个关于翻译家的,还有几个陌生的,跟你平时知识面有关,比如问你亚洲博鳌论坛在广西哪里举行的,柳州,桂林,南宁,让你选,这样子。另外十几个都是参考书上的原题。
名词解释来自百科书本原题给的名词解释,从里面选,反正总共好像是8个。
附上参考书:3.《MIT(翻译硕士)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分类专项练习》丁富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年版
4.《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上册、下册)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小作文:
资料:黄皮书+各大公众号总结
主要在12月看看不同应用文的模板,记一下格式,内容其实比较好写。
大作文:
资料:黄皮书+各大公众号总结
11月开始积累素材,看看读读。11月中下旬整理大作文写作思路,知道大致逻辑。11月末-12月,练习,作文就是平时你对人生,世界有思考,善于表达,可能就容易一些,没有思考就多读书,多上知乎看看大家的思想怎么展现的。实在不会写就去求求高中语文老师,让TA再给你上上课。
其他建议
一些公众号推荐
外刊:LearnAndRecord/China Daily/一天一篇经济学人/Shelly时事英语精读
翻译:EC会跟上面一些公众号的外刊(自己翻译一段,再看译文,对比分析总结)/CE跟XXLIN1987/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闫玉亮就是颜如玉(政工文精解)
百科:关于议论文,因为我自己平时就喜欢看一些时评,看的时候会思考一下写作思路,我觉得对于锻炼自己写作思路还挺不错的。
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孙立平社会观察/小媛译站(会有应用文模板)
补充说明
1. 我到了中后期对于翻译练习已经非常疲倦了,主要就是通读参考书,动脑子,不动手。毕竟这时大家应该都练的差不多了。
2.我的懒人备考法,不爱写作文,或者想节省时间,就脑子动得比手多。不管是基英大作文,百科大作文,还是应用文,虽然完整写完的篇数不多,但是看见作文题目我会多去想自己碰到这样的题会怎么写,然后整理出一个写作思路的逻辑框架。这个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参考。
3.翻译批改我是比较喜欢翻译完立马批改的,这样我记得自己当时翻译时的思路,也能更好对照参考译文对比自己的思路和译者思路的差异,从而更准确提升。但是也有小伙伴说自己立马修改看不出自己的错误的,需要放一天再修改。这个大家可以看自己更适合哪种方法。
4.备考过程其实更多比拼心态,积极稳定的心态对于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助。面对未知,大家都会有恐惧,有焦虑情绪,但正因为是未知,游戏才刺激,不到最后,你怎么知道自己不会是最终赢家呢?
5.备考过程也是不断了解自己的过程,更了解自己适合哪种学习方式,什么时间段效率最高,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学长学姐的经验都是参考,需要结合你对自己的了解去借鉴,都是准备考研的人了,这个能力是需要拥有的。
6.焦虑的时候,多看看自己已经做了什么,想想自己已经学到了什么,收获了哪些知识,培养了自己的哪些能力,接下来还需要做些什么,理性分析,查漏补缺,把情绪化为具体行动,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焦虑,不要比进度,不要比进度,不要比进度。
FINALLY:我记得当年在图书馆背肖四,还有两天就考试。晚上突然听到有一个女生哭。我想,她原来是心态崩了啊,也没必要,认认真真准备就好了。结果我考完最后那场百科就知道我有98%的几率上岸了,不是我多自负,而是所有的题你发现都不难,那是一种来自于内心最真实的自信。另外,最后说一点,最重要,我吃了好大的亏:政治答题一定要写①②③的小标题,不然分真的不高!我选择题对很多,大题那年肖秀荣全押中了,但为什么59分?因为没写小标题,政治大题写了一片,阅卷老师没心情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