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虚假式繁荣”(下)

人工智能的“虚假式繁荣”(下)
拒绝“卡脖子”,精准发展核心算法
据报道,浙江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的孔德兴教授发言到,“如果缺少核心算法,当碰到关键性问题时,还是会被人“卡脖子””。诚然,当前我国在源代码的开发以及数学模型算法的建立起上,并没有如宣传般有着改头换面的创新,如今市场上所谓的人工智能的创新,大多是以已有的算法为基础,而开发出的新的只能模型,而真正属于国人自己的算法开发创新技术,并没有很大的进步。

那么究竟什么导致“卡脖子”的事情发生呢?众所周知的中兴事件便是给我们打了一剂警醒针,“中国高科技企业不可能一两年就能“翻身”,就能解决核心技术的研发。因为,芯片的研发和生产水平反映的是国家整体的科技水平。”有人这样评价中兴事件。如此看来,没有属于自己的算法科技,那么中国突破高科技之旅还是有非常大的阻力的。前边已经提到,可以使用开源代码,但不妨想一下,其专业性,针对性是否能够完全满足开发产品的具体效果需要要求?就拿图像识别来讲,开源代码所开发的AI技术在人脸识别功能上有着显著的效果,但当将其应用到医学影像识别中时,的确是不能实现临床的要求,甚至会出现误导现象。

当需要研发专业技能专业需求高的技术时,开源算法根本是不能达到要求的,因此面对这类“卡脖子”的阻碍,我们必然是需要开发属于自己的算法。在未来几十年中国家的AI智能竞比中,掌握核心代码将会大大增加胜算。这也因此需要以数学为基础,进而开发原始核心模型,代码,以及框架创新。
以数学之力稳固算法之根,发展算法
从专业性数学算法的角度来讲,基础算法可以作为研究多种问题的基本,涉及到基础数学理论,高性能数值计算等专业数学知识。还有就是数学建模,算法设计,模拟运行等,这都归结于基础数学。

那么对于发展基础数学,让数学家积极投入到算法的开发中,需要做出哪些改变努力呢?在国家政府方面,需要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对算法开发企业进行政策帮助等。对企业社会来说,在算法的开发中,企业应该意识到数学对于算法的重要性,积极引入数学知识以及吸纳数学人才,来加入对算法的开发中。同时,全社会要增强数学的氛围意识,尤其是对基础数学等的科研项目的知识保护。再有就是数学家自身的问题,在这个全民人工智能的时代,而我国又处于弱算法技术的“虚”人工智能局面,底层算法基础算法的发展对于AI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这要求数学家不能在这个大数据智能时代的浪潮中置身事外,还有非常多的基础数学问题都需要数学家的解决。

如今,华为的科技实力有目共睹,也代表着中国的智能科技实力,逐渐走向世界,5G已经来临,中国的IT产业正在不断的发展,我们需要脚踏实地,潜心研究属于自己的算法科技,让中国成为真正的人工智能国家,让中国的科技成为时间科技的领头羊!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