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路上

2023-02-19 13:08 作者:始夏雪  | 我要投稿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往事历历在目,十年前(2013年),踏上了历时半年之久的旅程,遇见了一些人和事,当时既迷惘又无奈的选择,才有了难得、难忘的这段经历。    南下。    在鼓浪屿。上岛不久一个人背着包溜达着,一个江苏南通的女生问我自己一个人吗?于是两个人结伴同游。拿着她的单反拍照,哪怕我回头离开她视线之外拍风景,她似乎也不担心我跑了,这种被陌生人信任的感觉真好。从第一站南京出来后只知道住连锁快捷酒店,鼓浪屿游完回到厦门岛,她介绍并带我到她入住的民宿,晚上两个人借了民宿的两辆自行车,骑过厦门大学芙蓉隧道来到校园里,坐在湖边看着灯火,望着星空点点聊天,就像是朋友一样,简简单单。结束厦门的旅程,我给她留下了邮箱,让她回去后把单反里我拍的风景照片发给我,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弄丢了邮箱,始终没有发给我……     在南靖。本来想直接去广州的,在苏州的朋友带我高铁逃票到上海的经历,我想尝试另一种方式逃票,只买了距离出发和目的地最近一站的两张票(厦门漳州,东莞——广州),结果尴尬的是,上车以后整个车厢加上列车员一共只有我们三个人,就这样尴尬的在漳州站下了车。当时已经晚上,也没有其他车次,无奈扒扒地图,坐客车去了南靖,打算到云水谣看看福建土楼。第二天坐小客车出发,下车时已经看到了前方的土楼,经过路边岗亭还在纳闷怎么不收费?景区里有年轻人在素描写生,单独一株非常大非常美的榕树。游览完从另一头岗亭出来,没想到这里才是入口,很无语的补了门票。其实,很多开放式的景区,完全可以不用买门票溜进去。     在丽江。和一个武汉哥们骑行去拉市海,从他那里了解了什么是“过早”等方言。离开丽江之前去了一趟玉龙雪山,4月雪封山未开放全程,下山后赶去了客运高速站去香格里拉。临发车点一路小跑,车门口待上车的东北小哥看见我,说道“快跑,快跑”,这位小张哥和妻子度蜜月,他们之前结识了两个湖北姑娘,在车上和小张哥聊了起来,就这样被他们“捡”到了一起。随后同行游玩了香格里拉、大理。一起玩耍,一块吃饭,拍逗比合影,每个人都很开心。离别前在洱海边的饭店里,喝酒聊天,来自三个不同省份的人在彩云之南收获了欢乐和友谊,真是奇妙的缘分。此前来大理时,王姓姑娘不够支付回武汉的回程机票,她的朋友却不愿借给她钱,出于好心我临时借了,没多久她妈妈转来及时还给了我,以后再出发时我也遇到过很多友善的人,尽管彼此都是陌生人。虽然不了解、不理解,但她朋友的这种做法,当下心里有了看法。提到丽江,往往总会伴随着“艳遇丽江”,无论是指这座城,一个人,还是一分寂寞,我想在旅途中不如纯粹一点,相逢已是上上签。更多时候,是一个人的独行,与他人无关,有些路,也只能你自己走。    在万州等火车,全部晚点,因为遇上了雅安地震,从下午等到晚上才坐上迟来的火车得以“逃离”重庆去了湖北。当时想去雅安做一个救灾志愿者,经过考虑,还是别去给当地拖后腿了。每到一个地方,并不只选择去逛景区景点,多了解一个地方的人文历史和风俗习惯,才更有意义,这也是旅行和旅游的区别吧,并不需要你多深入,比如去一趟博物馆。bilibili有一名叫“捞点历史”的Up主原话大意是,喜欢历史的人不是枯燥的,而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人,喜欢他这种说法。在湖北去了荆州和赤壁,随后北上漯河临颖小商桥,到民族英雄岳飞麾下猛将杨再兴战死沙场的埋骨之处看一看,最后去新乡和一群年轻人儿去了北京草莓音乐节,甩断头狂欢一通然后回家,旅程告一段落。     休息了一个多月,也许是心跑野了,也许是……想着既然从沿海周游了一圈,南方的省份已去过,为何不周游完祖国大陆呢,带着新的冲动和勇气,再出发。     在华山。火车一路向西,第一站华山,上下爬了十个小时,次日背上背包来到华阴310国道,伸出手臂竖起大拇指——准备搭车,开始未曾有过的经历,还好,一切顺利。有那么一会,有车停下载上了我,司机问东问西,让人感觉不舒服,尬聊不多,只顺路把我捎到了华州。重新搭车,一个大叔看到我,热情的欢迎我上车,并告诉我中间水壶里有热水,从他的笑容里,我感受到了善意和温暖,每一次看到他笑容满面的照片,他就像代表了中国人骨子里的温良。     在咸阳。大叔一路把我送到西安灞桥后,对他感谢再三告了别。做城际公交车直接去了咸阳市待了两天,到兴平镇瞻仰大汉帝国双臂卫青和霍去病墓,以及汉武帝茂陵后回了咸阳。本着能徒步不打车的原则,临走时告诉旅店阿姨准备走着去火车站,她以为我不舍的花钱,退了五元房费给我……     在西宁。经过兰州来到入藏前的最后一站,第一次住青年旅社,在这里遇到了许多一样的年轻人,旅社空白墙上或贴或画满了旅行的照片,表白的、纪念的、逗比的充满二手文艺气息属于所有青年的句子,还遇见了丹爷(一位好姐姐)。另外不得不说,西宁的酸奶可能是最好喝的。     在林芝。从拉萨到林芝已经晚上12点了,到了一家客栈,前台老哥看到我的身份证的一刹那,神情激动,充满感情的看着我,没别的,异地他乡遇见我这个河南老乡了,他来这里两个多月。他让我一个人住了个三人间,还给减了房费。第二天住进林芝一家青旅,在这家打工的哥们,后来好像去了青海玉树支教,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路去走,佩服他。     在拉萨。初见布达拉宫,和想象的不太一样。在散客中心拼车一路去后藏、珠峰5200米大本营,珠峰地区的夜空,就像银河般,星星多到数不清。回到拉萨离开的前一天,我去找丹爷,在她所在的青旅,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外地本地的区别,都是躁动的年轻人。那个下午和晚上,一群人喝西藏啤酒,抽印度烟,游戏娱乐。凌晨丹爷安排我住在这家青旅,在拉萨最快乐的一天。虽然一分钱也没花,可是没回去的青旅床是空着的。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    在喀什。沿着219新藏线从西藏阿里地区来到新疆叶城,在出租车去往客运站的路上,忽然看到一袭大红色,点缀着装饰的维吾尔民族衣袍的身材高挑维吾尔族女孩,尽管只目睹了她的背影,却就此深深烙印在了脑海里,初见新疆,即惊艳了远方人。去往喀什的大巴上,一对维吾尔族小情侣在座位上嬉闹,另一側一位老者突然用维吾尔语呵斥,瞬间安静。在喀什一家饭馆,从阿里一路来的男生拿相机拍摄一名抱着孩子的维吾尔族妇女,她遮着说道:“不要拍。”他这样冒失的举动非常不尊重人,也会旁人的反感。说直白点,容易挨打。所处经度原因新疆晚上十点后天才黑,所以凌晨两点左右才会睡,早上老城青旅宿舍对面床上一个兄弟打电话声音很大,上铺外国友人对他亲切地问早:“Fuck you”,笑死人。喀什古城,是阿富汗背景小说《追风筝的人》美国电影版就是在这里取景拍摄,是因为这里相比阿富汗,安定。喀什的羊肉串和烤包子真心好吃。     在伊宁。红色的晚霞,遮蔽了半边天。在小时光青年旅社独自在宿舍里啃西瓜,进来两名入住的女孩,我站起来向她们打招呼。其中一个吐鲁番女孩,走到我面前在我肚皮上捏着肉拧了一下……WTF?瞬间懵了,为啥有这样让人摸不著头脑的举动。她俩是石河子大学同学,结伴出游,另一位是河南周口老乡,她们下一站去昭苏看油菜花,我要一路向北,留了微信,就此别过。    在布尔津。新疆除了没有海洋,几乎拥有所有的地貌,布尔津这座西北小镇,在我心里太美了:有精致的房子,有大片的向日葵,有蜿蜒流转的河流,有郁郁苍苍的树林,有戈壁五彩滩,有各色各样的花儿,有鸣叫的精灵,有藏在石头下面蛰人的胡蜂,共同汇成了一幅总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美丽画卷。    在禾木。我信了他的鬼。从喀纳斯返回贾登峪,第二天启程徒步约30公里来到深山里的禾木村,住进一家小木屋,房东女人是哈萨克族人,当天晚上她儿子来房间问我能不能提前把房费都给了,因为欠别人钱。当时没有多想也就给了,然后说好的用餐标准变成了简单的马奶酪、饼子一类的,提出来也不管你,很无奈。禾木行政全称禾木哈纳斯蒙古族民族乡,原是蒙古族图瓦人聚居地,但当时他们已经迁往了大山更深处,幸运的是在村里超市见到了一位图瓦人父亲骑着摩托车带着女儿来购物,他的女儿白种人肤色,黄色头发,瞳孔颜色也不是黑色,和他父亲一样东亚蒙古高原人种的脸庞,让人印象深刻。从禾木返回贾登峪,翻越最后的山坡时,身后赶来了驮着几名游人的马队,马队上的当地人领队得知我从禾木又徒步走回来,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在敦煌。在客栈和一个维吾尔族大叔同屋,他应该是个生意人。天还黑,晚上睡觉突然醒了,发现大叔跪在他的床上,猛地吓我一跳,在黑暗中观察他。后来发觉他应该在做祷告,他是位穆斯林。为了逃票去鸣沙山,早上四五点钟就出门跳墙头翻了进去,直到现在仍然清醒的记得沙漠里传来的田震“月牙泉”的歌声,让人流连忘返。    在银川。见到了许多年未得一见的小姑姑和未曾谋面的大姑表哥一家。就像回到了自己家里,这一路的风尘仆仆,可以放松了。几年后表哥公差带着姑姑来河南,我去郑州接他们,又来到家里。一天夜里我和表哥住在酒店,亲戚吃饭时他明显喝多了,拉着我的手,哭的撕心裂肺,诉说着和前女友的无果而终,第二天他忘了,我也闭口不提没有和任何人谈起过。在银川时,我想去西北影视城,他开车带我去,在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最后取景的土楼上,摆放着紫霞仙子和夕阳武士的模板,就像电影中紫霞仙子看到孙悟空的背景后,问武士的那句台词:“他好像一条狗”,道尽了,一个人的无可奈何。    在乌兰布统。红山军马场草原转回的路上,不知不觉走累了。再往前十年左右,网上结识过一名在读大学的赤峰哥们韦x,误打误撞换的网名“虫儿飞”,是她女朋友最喜欢的歌,他女朋友是海南人,罹患癌症。他告诉我看草原最好的时间,当时已经过去了,9月牧民已经打草了。军马场班车很少,路过的好心人搭了我一百多公里到克什克腾,路上还买了西瓜一起吃,谢谢你们。    在满归。呼伦贝尔不只有草原。深山老林里,循环着阿兰的《呼唤》《大江东去》,走着走着,遇见一个正在铺检松子,头发些许花白的大姨,随口聊了几句,她得知我从河南来,突然抓起一把松子就往我兜里装。原来,她也是河南人,那一刻她装给我的,不是松子,是乡情。    敲字累了,有些事情就像消逝的时光一样也想不清、记不全了。也许如今我也仍有勇气去旅行,只是再也没有当时的心境了,守望泰山日出东归后,整个人看上去跟乞丐没甚区别。    还记得再出发时,躺在前往华山的火车卧铺上,怀揣着复杂的心情,听着许巍的《旅行》。渐渐习惯了听着火车“咣当咣当”入睡的感觉,习惯了心如止水般坐在客车上注目远方,不知不觉,就这样,把青春留给了祖国的山川河岳。    一路上遇见的那些可爱的陌生人,相比沿途风光,更让人值得怀念,有了人,才能有故事。    敲下这些回忆,已相距十年,其实一段旅行,并不能立马改变多少东西,只能随着岁月颠颠撞撞选择继续像《怦然心动》男女主一样,才有意义。    借用丹爷企鹅个性签名引用三毛在《送你一匹马》中的一句话来呼应开头和结束吧:    “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2023年2月

在路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