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族·吧|夏夜彝族火把,照亮毕摩文化

每年的彝族火把节
都少不了毕摩的身影
📩🔍
今天彝族娃娃发来邀请
与你从火把节出发
探索彝族文化的核心“毕摩文化”
1️⃣毕摩是谁?
“毕”是“念经”的意思,“摩”是“有知识的长者”之意。“毕摩”,即专司祈祷、祭祀的祭司。毕摩吟诵《火把节祭经》开启火把节的帷幕,人们以这样的方式祈福消灾、人神共乐,从而达到节日祭祀的目的。


2️⃣火把节为什么也叫“星回节”?
火把节在古代也被称为“星回节”。彝族毕摩创造的十月太阳历中人们以观测太阳运动定冬夏,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定寒暑。“星回于天”在腊月岁终,彝族以北斗星斗柄下指与上指来划分伏腊,且有以伏为腊之俗,所以对于彝族来说一年中有两个新年,“火把节”便是其一。

3️⃣三天三夜的火把节有哪些仪式?
🔥祭火
夜幕降临毕摩击石取火点燃圣火,吹响牛角法号呼唤火神,手持法器诵经祭火。人们从毕摩手里接过蒿草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以火色占农,祈求丰收。
🎵传火
人们相聚祭台圣火旁,小伙子们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撑起黄油伞的姑娘们身着美丽的衣裳,边唱“朵洛荷”边跳达体舞。
✨送火
夜幕降临尾声到来,人人手持火把竞相奔走。大家齐聚祭火台点燃篝火,歌舞相伴送火神。



📸@Zilu Huang、@石以曲里、@卡莎莎·CASASA、云南楚雄网、搜狐网、封面新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