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天皇不成功而又最成功的“御谋反”——“元弘之乱”

2020-04-02 11:18 作者:御鬼人  | 我要投稿

本鬼在前文《三皇御谋反:日本天皇的第一次大规模造反——“承久之乱”》为大家介绍了日本的第一次天皇御谋反——承久之乱。本文则要介绍日本历史上不成功而又最成功的天皇御谋反——“元弘之乱”。


天皇朝廷在承久之乱后实力大损,基本成为镰仓幕府的傀儡。皇族此后出现了严重分裂,形成了以后深草天皇为祖的“持明院统”和以龟山天皇、后宇多天皇为祖的“大觉寺统”,两个统围绕皇位展开激烈争夺。


“持明院统”与“大觉寺统”经过幕府调解决定“两统迭立”,即由两统的子弟轮流继承天皇。文保二年(1318年),持明院统的花园天皇将皇位让给三十一岁的东宫尊治亲王,尊治亲王就是后醍醐天皇。


二百五十年以来,后醍醐天皇是第一位壮年登基的天皇。登基三年之后,后醍醐天皇之父后宇多天皇(大觉寺统)去世,而“持明院统”的上皇无法对“大觉寺统”的后醍醐天皇开设院政,此后朝廷便没有院政。


于是后醍醐天皇成为几百年以来第一位头上没有院政的天皇,在朝廷内实现了集权。年富力强的年龄与“大权独揽”让后醍醐天皇雄心万丈,觉得自己有机会和能力复兴天皇权威,成为日本实际上的主人。


当时后醍醐天皇最想干的事就是推翻镰仓幕府,夺回全日本的最高大权。另外,后醍醐天皇想要打破“两统迭立”的限制,将天皇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两统迭立”受镰仓幕府的保护,只有倒幕才能传子。


元弘元年(1331年),后醍醐天皇携带象征天皇的三神器前往比睿山,宣布起兵倒幕。后醍醐天皇随后在儿子护良亲王的接应下进入了地势险要的笠置山,而以楠木正成为首的部分豪族也起兵响应天皇。


后醍醐天皇这次起兵倒幕就是日本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天皇御谋反——元弘之乱。不过后醍醐天皇这次起兵的时机并不正确,除了楠木正成之外,当时日本绝大部分武士豪族都不支持后醍醐天皇推翻幕府。


于是面对幕府优势兵力的进攻,笠置山在坚守二十天后陷落,后醍醐天皇也被幕府生擒并被流放到了隐歧岛,这次天皇御谋反宣告失败。楠木正成也在坚守近一年后放弃了主要城堡,退到金刚山里打游击。


“元弘之乱”虽然被幕府平定,但与“承久之乱”不同的是,镰仓幕府此时已经因为“恩赏奉公制”的解体而大失人心。“元弘之乱”这场天皇御谋反虽然失败,倒幕的火种却已散布四方,即将在日本掀起燎原之火。


元弘二年(1332年),护良亲王再次起兵,楠木正成也达出金刚山。镰仓幕府派大军进攻护良亲王驻守的吉野城和楠木正成驻守的千早城。吉野城很快失守,千早城却在楠木正成的指挥下坚守了三个月。


由于楠木正成的坚守牵制了幕府军主力,各地的武士豪族趁机起兵倒幕,倒幕风潮迅速在全日本蔓延。后醍醐天皇也抓住机会逃出了隐歧岛,在船上山建立了割据地。镰仓幕府只得派出预备队进攻船上山。


没想到的是,进攻船上山的幕府大将足利高氏(室町幕府初代将军足利尊氏)却在进军途中突然宣布倒幕,与其他倒幕军合兵一处攻占了京都。而足利高氏的同族新田义贞也在关东起兵倒幕,攻占了镰仓。


新田义贞攻占镰仓标志着镰仓幕府的灭亡,身为倒幕军总盟主的后醍醐天皇就此成为幕府时代唯一掌控全日本最高实权的天皇,也是唯一御谋反成功的天皇。


日本天皇不成功而又最成功的“御谋反”——“元弘之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