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生命因你而动听

2022-12-31 14:29 作者:无站之车  | 我要投稿


Mr.Holland's Opus,Movie 1995

下含该电影的严重剧透

电影讲述了格兰·霍兰离开了自己的乐队,转而来到一所学校担任音乐教师。他本以为定时上下班的生活既能够帮他挣到生活费,也能让他利用空余时间去创作。但渐渐地,他把生活与工作的重心都转移到音乐教学当中,致力于通过自己的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非停留在知识学习与技能掌握的层面。为此,他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创作,甚至牺牲了和自己妻子、孩子相处的时间。

多年以后,因为所在学校运营环境的变化,包括音乐和戏剧等科目的教学经费都被砍掉了,他走向了退休。在离别之际,不同学年毕业的学生回到了母校组成了管弦乐队,在他的指挥下,奏响了他那首尚未完成的作品。

影片原名 Mr.Holland's Opus,直译应为《霍兰先生的乐章》,但这部影片更为大众所熟悉的中文译名是《生命因你而动听》。霍兰先生本想创作出值得流传的作品,但他最终将自己的后半生投入到音乐教学当中,帮助一批批的学生获得参与音乐的兴趣和素养。

这不是一个圆满的故事,也不是一个超出观众预期的故事。现实最终打败了霍兰先生的梦想,不管是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本愿,还是通过音乐教学帮助学生们实现音乐规则中的成长。但当历届学生回归,让老师从未面世的作品第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呈现在听众之前,我才真正理解了「生命因你而动听」的含义。

音乐本身并不直接服务于物质生产,所以它很难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所以即便拥有丰富的演出经历和创作才能,霍兰先生也需要教师的职业,并且通过学校放假期间教人驾驶来挣取生活费。他执着于创作,去分享音乐带给他的力量与热情,却发现校园里的学生们缺乏对于音乐的兴趣。生活的压力以及自身对于音乐的坚持,在这两项因素的叠加下,他开始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音乐教学当中。

这并不是一所专门的艺术学校,学生们出于不同的理由在学习音乐,影片重点呈现了霍兰先生与三位学生之间开展的音乐教学:家里年龄较小的孩子希望通过习得一项乐器,证明自己的价值;不善学习并且不懂音乐的橄榄球队员,希望通过参与管弦乐队的活动,获得加分从而重返球场;不想重复家里长辈生活的女生,希望通过音乐和歌剧,走出一条不同的人生道路。通过音乐的实践,以上三位分别收获了自信(多年之后她当上了州长),达到了学校对于综合素质的要求,打下了音乐基础并激发了自身逐梦的勇气。他们的故事展现了音乐作为一种强调公开展示和人际交互的认知活动,在帮助个体成长上的独特可能性。

通过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音乐创作水平,用写有自身印记的作品去让世人见识到源于他的人生之音,这是霍兰先生的本来愿望。在他并不圆满的人生旅程里,他把成就自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成就他人成长的音乐教学中,他用自己的热情、耐心、知识与关爱,与学生们分享音乐的情景,去引导学生们发出自己人生路上的动听之声。学生们的求学之路因他而多了音乐的陪伴,而他的人生也因为学生们成就自我的人生之音变得动听。中文译名取为《生命因你而动听》,真的很妙!

也来谈谈金币和安团

一个与音乐、与教学相关的故事,无疑会让我想到金币和安团。

就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来说,音乐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金币和安团这套体系真的很给力,通过「面向创作的金币儿歌赛,面向传播的电视与线上渠道,提供音乐教学的合唱团」这三驾马车的合力,让孩子们在获得充分舞台和教学支持的情况下成为音乐实践的主体。来自成年人的关注与创意,持续吸引着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参与热情,双方携起手来,共创音乐之美,分享她们的活力和成长的喜悦。


生命因你而动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